人与信仰

人与信仰0%

人与信仰 作者:
制作团队: 信仰概念
页: 13

人与信仰

作者: 穆尔特扎·穆塔赫里 著
制作团队:

页: 13
访问: 4333
下载: 173

补充说明:

书籍内搜索
  • 开始
  • 前一个
  • 13 /
  • 下一个
  • 结束
  •  
  • 访问: 4333 / 下载: 173
大小 大小 大小
人与信仰

人与信仰

作者:
中国的
 
 



第一 人与动物
人类本身是一种动物,从这一意义来说,人与其他动物有着许多共同之处。但是,人与动物之间也有着一系列的区别,正是这一系列的区别使人有别于其他动物,并使人获得了万物之灵和无与伦比的地位。

人与其他动物之间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拥有人性和知识,这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即信念和追求。

  动物普遍都具有理解和认识自身与适应外部世界的特性。在此基础上,为获得自己的需求而拼斗。

人与其他动物一样也有一系列的需求和爱好。他也是在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为获得这些需求和爱好而努力奋斗。人与其他动物在此的区别是,人的视野比较宽广,而且,人的需求与爱好的档次也比较高。这就是人与动物之间质的区别,是它使

 
1
 
 

第二 动物的需求水平和认识能力

动物只是通过它的感观来认识世界的,因此,动物对世界的认识是肤浅和表面的。

它对事物的本质没有丝毫的认识。另外,它对事物的认识是局部的单一的,是不全面的。同时,动物对事物的认识是受其生活环境的局限和时间制约的。也就是说动物只能认识眼前的事物,对于过去和未来一无所知。动物既不懂得自己的历史和世界的历史,也不思考自己的未来,更不为未来而奋斗。

从认识角度来讲,动物无论如何也超不出表面、局部、受环境限制和时间制约这四个方面。动物永远被囚禁在这一牢笼中,即使偶尔从这四个牢笼中超脱出来,那也不是由于自觉的认识和选择所致,而是由于它的本能受到了自然的控制和影响,是一种被迫和非理智性的行为。

动物的需求与爱好,只局限于一个非常有限的范围之内。首先,它是纯物质的,超不出吃、喝、睡、玩乐、筑巢、与异性交配这些范围。对于动物来说,精神的需求和道德价值是没有任何概念和意义的。其次,动物的需求是单一和自私的。它只局限于自己,最多也超不出它的配偶和子女。除此之外,它是受环境和时间的制约的。也就是说,动物的这一切需求是受它的认识的局限性所限制的。从需求和爱好的角度来讲,动物是没有选择的自由的。

但是有些动物却追寻这一目标,为着这个目标而辛勤工作,从而超出了以上所说的那些范围。例如:它是为了自己的同类而并不是为了自己;它为未来而工作,而并不是为了现在……,所有的这些,我们都能从诸如蜜蜂这样的群体性的动物中观察到,它们的所做所为都是出于本能。创造了它们的造物主直接统制着它们。

 
2
 
 

第三 人类的需求水平和认识能力

 
人类无论是在认识方面还是在需求方面都是比较远大和崇高的。人类的认识是超越于事物的外表和现象的,它一直深入到那些事物的本质、关系和附属于那些事物的东西的本质之中。人的认识既不受空间的限制,也不受时间的限制。因此,人冲出了自己的生活环境而去努力认识其它的星球。同时,人既认识着过去,也认识着未来。他在极力地追溯过去的历史,也就是地球的历史,天空、山岳、大海、草木和其它生物的历史。认识未来就是为了掌握更加遥远的天际。而比这更高一层的是,人在极力的思索着永存,并认识一些永存的事物。人通过认识一些单一的、局部的事物,而发现了总的规律和普遍的事实,从而控制利用大自然。人的爱好和需求的水平很高。人是一个追求价值、理想和完美的存在物,并不是只追求纯物质和利益的动物。他的理想并不只局限于他的妻子儿女,而是包括整个人类的。人并不受特殊的空间和环境的约束,也不受时间的制约。由于人是追求理想的,所以,人往往会使自己的信仰价值和理想高于其他一切价值。人往往为了他人的利益和安危而把个人的利益和安危置之度外。人具有一种助人为乐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精神。人会因为他人的痛苦而痛苦,为他人的欢乐而欢乐。人为了自己的信仰和崇高的理想,会轻而易举地将自己的利益、生命全部奉献出去。人的人性即是人类的文明,也是文明的灵魂,而人性则产生于人的这些感觉和追求之中。

 
3
 
 

第四 人类优越的标准

 
人类对世界的深刻认识是人类许多个世纪以来共同努力的结果。这一认识被称为科学,是建立在特殊的规律和逻辑之上的。科学从广义的角度讲是人类对世界,(包括哲学在内)的整体思想认识。它是人类共同努力的结晶,也是人类所发现的符合逻辑的特殊规律。
人的精神倾向是他对这个世界上的一些存在物坚信不疑的结果。这些存在物不但超越于个人与物质,而且,还是普遍的。也就是说,这些存在物与利益是无关紧要的。而人的这种信仰要么是产生于某种世界观,要么是众先知传播的,要么是产生于某种哲学。因为这种哲学倡导人们通过思考来获得自己的信仰和理想。无论如何,只有在信仰和思考的基础上才能够产生人超越于动物的崇高倾向。
因此,我们得出的结论就是人与其他动物之间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具有人性。而人的人性则附属于人的知识和信仰。
关于人优越于一切动物则众说纷纭,有的人否认人与其他所有动物之间具有根本性的区别,他们把人与其他动物在认识上的不同称作是量上的不同,最多也只是质上的不同。这些人没有重视东西方的哲学泰斗们对人的认识这一问题所得出的结论中的最精彩部分。
他们认为:从爱好和需求方面来讲,人与其他动物之间没有任何区别。
而另一些人则认为:人与其他动物之间的区别在于人具有智慧生命,他们认为,只有人才是有智慧生命的。其他动物既没有感觉也没有爱好和苦乐。因此,只有人才是具有智慧生命的存在物。在这些人看来,人的真正定义就是具有智慧生命的存在物。
而另外一些学者则认为,人并不是世界上唯一具有智慧生命的存在物,而是从根本上就优越于其他动物。综上所述,任何一派都对人的特性给予了重视。鉴于此,对人所下的定义也就众说纷纭。人被下的各种定义有:能说话的动物,追求绝对的,追求永恒的,追求理想的,追求价值的,追求形而上的,不固定的,信守诺言的,负责的,有远见的,自由的,放肆的,社会性的,热爱纪律的,爱美的,爱好公正的,两面三刀的,追求爱情的,履行职责的,具有良心的,创造者,捣乱者,追求信仰的,制造工具者,爱好幻想者,追求精神者…。
显而易见,这其中的任何一个优越性都是正确的。然而,如果我们关于人与其他动物之间所具有的根本区别下一个全面性的定义,那么我们应该说:人是一个因具有知识和信仰才优越于其他动物的高级动物。

 
4
 
 

第五 人性是上层建筑吗?

 
我们大家都知道,人是一种动物,因此,人与其他所有动物之间有着共同之处。但是,一系列的根本特性使人又有别于其他所有动物。
人与其他动物之间所具有的共同之处和使人有别于其他动物的特性使得人享有两种生活。一种是动物式的生活,一种是人性社会式的生活。换句话说,就是物质生活与文化生活。
在此,有一个问题,即:人的动物式的生活与人的人性的生活之间,以及人的物质生活与人的文化与精神生活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请问,这两者一个是根本,另一个是其派生出来的吗?或者一个是根本另一个是其反映;或者一个是下层建筑,另一个是否是上层建筑?请问,物质生活是否是下层建筑,而文化生活是否是上层建筑?人的动物性生活是否是下层建筑,而人的人性生活是上层建筑?
今天,我们所提到的都是与社会学有关,与心理学无关的问题。鉴于此,我们所讨论的方式是:在社会的各个机构中,与生产和生产有关的经济基础是否是根本,是下层建筑,而其它社会基础则是上层建筑?特别是充分体现着人的人性的机制是否全部是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反映?请问:科学、哲学、文学、宗教、法律学、伦理、艺术等在任何时侯都只是经济的表象,而其本身却不是根本性的吗?
是的,上述提出的所有问题均是通过这一方式进行的。但是,无论愿意与否,这种社会学所得出的结果与心理学所得出的结果是一样的。同时,哲学也开始了关于人、现实的研究,并以人性或人道为名对人进行根本性的研究。其观点是:人的人性是没有根本可言的,只有人的动物性才具有基础。以人性为名的人,面对人的动物性是不具有任何基础的。也就是说,这些人就是那些肯定人与动物之间没有根本区别的人们。根据这一观点,人追求真理、乐善、爱美、认识真主的倾向不但被否认,而且,人类认识世界和真理的真实性也被否认。因为任何观点都不可能是一种中立的观点。其实,任何观点都反映着一个特殊的物质倾向。令人惊奇的是,在他人大讲人性和人道主义的同时,却有一些宗派主义仍然持这样的观点。
事实上,人从动物性开始,走向人性的完美,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基础,在这一基础之上,个人和社会都可以实现这一目标。人在其生命之初,只不过是一个物质的躯体,随着人的本质的不断完美,人的本质就变成了追求精神的东西。人的精神是在人的躯体之内不断地得到完美,并最终获得了独立。人的人性无论是在个人还是在社会中,都是在向着各个方面不断地得到完美,同时,它也不断地向着独立前进,并在各个方面约束自己。一个得到完美的人,就是一个能够控制自己周围环境、并具有信仰的人。
社会也是以同样的形式得到完美。人的精神是在人的躯体中得到完美的,而人的人性则是在人的动物性的基础之上得以发展的。人类社会更多的是与经济结合在一起。社会的文化与精神尤如社会的灵魂。正如精神和身体相互影响的那样。因此在社会的精神和躯体之间,也就是在社会的精神结构和物质结构之间也存在着这一关系。正如人向着自由、独立、和精神境界完美所经历的历程那样,社会完美的历程也是如此。也就是说,人类社会越是完美,独立的文化生活就越是会控制物质生活。未来的人是文化型的动物,而不是经济型的动物。未来的人是具有信仰的人,而不是只知道吃喝玩乐的人。
当然,此话的意思并不是说人类社会只是机械的在一条直线上一步步地向着人性价值的完美前进。人类社会在任何一个阶段对于他过去的那个阶段来说无疑是向前迈进了一步。但是,也有可能,人类在他度过的社会生活中,从科学技术方面来讲已达到了高峰,而从人的精神方面来讲与过去相比则倒退了很多。这一点在我们当今时代已很清楚地体现了出来。也就是说,人类在其总的运动中,无论是从物质方面来讲,还是从精神方面来讲都是在向前发展,人类完美的运动从精神方面来说并不是清一色地运动在一条直线上的。这一运动有时会偏左,有时会偏右,有时会停滞不前,有时会倒退。但是,从整体上来说,它是在一直向前和不断完美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未来的人类是文化型的,而不是经济型的。未来的人是有信仰的,而不是只知道吃喝玩乐的。
根据这一观点,人类的人性因其本质而在其发明使用生产工具之前就已得到了发展。在这一完美的基础上,他对自然和社会环境的依附以及他受到自然和社会的影响就逐渐地减少,这样,人的自由就不断地得以扩大,而他的这一自由与信仰、理想、意识形态以及对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是相等的。在未来,人的精神越自由,人越独立,人将更多的依附于信仰和意识形态。过去的人由于很少利用自然和自己的天赋,因此就更多的受制于自然和自己的动物性。未来的人由于更多的利用自然和自己的天赋,而受到自然和自己动物性的制约也就相对减少,同时也会更自由并能更多的控制自己和自然。
鉴于此,尽管人性的实在与人的动物和物质性是共同完美的,但是,它决不是受制于物质的完美,也不是物质完美的反映或附属于物质的完美,而是一种独立和获得完美的实在,它在受到物质方面的影响的同时,也在影响着人的物质方面。因此决定人最终命运的是人的文化的完美,和人不断向前发展的人性的完美。是人的人性在使人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生活资料共同走向完美,而不是生产工具自己走向完美。人的人性犹如生产机制的指导工具一样,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它有一个完美的名称,那就是:生产工具的制造和使用者是更为完美的。

 
5
 
 

第六 知识与信仰之间的关系
人的人性与人的动物性之间的关系,尤如人的文化与精神生活和人的物质生活。显而易见,人的人性是具有其本质和独立性的,而不是人的动物性生活的反映。众所周知,知识与信仰是人性的一个根本支柱。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下,人性的这两个支柱相互间是否具有联系?
令人遗憾的是,在基督教世界,由于新约中的许多内容被篡改,因此在人的脑海中留下了一种思想,这一思想使知识付出了很大的代价,而且使信仰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一思想就是:科学与信仰之间是相互矛盾的。产生这一思想的根源是圣经(新约)。
在新约第二章,第十六节和第十七节经文中是这样描述亚当、乐园和禁树的:
“上帝向亚当发出命令说:你可以享用乐园中所有果树上的果实,但是你不能吃辨别善恶树上的果实。你偷吃禁果的那一天,你将会死亡。”
在第三章第一节至第八节经文中写到:蛇是沙漠中上帝所创造的动物中最聪明的一个动物。它对夏娃说:“难道上帝确实告诉你们不要吃乐园中任何树上的果实吗?”夏娃对蛇说道:“我们可以享用乐园中所有树上的果实,但是,上帝说了,乐园中间的那棵树上的果实不能吃,连摸也不能摸,在我们吃了树上的果实的那一天我们就会死亡。”蛇对她说:“你们绝对不会死亡,而是真主知道,在你们吃了(那棵树的果实的)那一天,你们的眼睛会明亮,你们会象上帝一样明辨是非。 ”由于女人认为,那棵树上的果实是善果,看上去即好看又迷人,且能给人增长知识,于是她就摘下了果实,在她吃的时侯,她也给了他的丈夫,她的丈夫也吃了。那时,他们两个人的眼睛都变明亮了。于是,他们才明白,他们两个是裸体的。然后,他们把无花果的叶子缝了起来,把他们各自的阴部遮了起来。
在第三章第二十三节经文中写到:由于人和我一样知道了善恶,因此,绝不能再让他们去采摘生命树上的果实吃,那样,他们就会长生不老。
根据这一思想和学说,人既不应该成为明辨善恶是非的人,也不应该成为有知识的人,而禁树则是智慧树,人只有违反上帝的命令才能获得知识,因此,人被从上帝的乐园中赶了出来。
根据这一思想,所有的教唆都是知识在做崇,而教唆者恶魔正就是理智。
对于我们穆斯林来讲,《古兰经》告诉我们,真主把所有存在物的名称全部教授给了亚当,那时他命令所有的天使给亚当叩头,只有恶魔没有给真主的代理者 ──那一精通各种名称的人叩头。从伟大的先知上传来的圣训说:禁树是一种贪婪和与人的动物性有关的东西,与人的人性并无关系。教唆者恶魔是反理智的,它是迎合动物的欲望的。人所具有的恶魔的本性是人那放肆的欲望,并不是人的理智。我们所受到的教育都是这样的,而那些记载在新约里的东西是非常令人惊奇的。
正就是这种思想使得欧洲文明在近1500年里分成了信仰的时代和科学的时代。并使信仰和科学对立了起来。然而,伊斯兰教的文明史则划分为鼎盛时期(信仰与科学的时代)和衰退时期(信仰和科学共同衰退时期)。我们穆斯林必须谨防这种给我们的信仰、科学和人性带来了无法弥补之过失的错误思想。切莫盲目地把科学和信仰视做是相互对立的东西。
现在我们用科学的观点来讨论一下人的这两个根本是否有各自的阶段?难道人注定就要成为残缺的人?在这两个旅程中人注定只具有半个人性吗?难道人注定就要遭受两种不幸之一吗?即:来自于愚昧无知的不幸和来自于没有信仰的不幸。
以后,大家就会明白:任何一种信仰都是建立在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和独特的世界观上的。无疑,关于世界的解释和思想尽管是建立在一种信仰之上,但是,确实与逻辑和科学的原则不相符合。因此,而被迫抛弃。这并不是我们要讲的话题,我们所要讲的是:是否存在一种思维方式、世界观、或是对存在的解释,即受到了科学和哲学以及逻辑的维护,而且也建立在能给人带来幸福的信仰之上呢?
如果这样的思维方式和世界观是存在的话,那么,人就不会遭受那两种不幸之中的一种不幸了。
关于科学和信仰,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讨论,一:是否存在有既符合信仰与理想又得到逻辑肯定的解释与观点?是否科学和哲学赋予我们的所有思想均与信仰、希望和乐观相矛盾?我们将在后面以世界观为题来讨论这一问题。
另一方面是人既受到科学和知识的影响,又受到信仰的影响。难道科学希望的是一种东西,而信仰却反其道而行之?难道科学想把我们塑造成一种形式而信仰则要把我们变成另一种形式?是否科学塑造着我们的一半,而信仰则塑造着我们的另一半?既然如此,就让我们看一下知识赋予我们什么,而信仰又赋予我们什么?
知识赋予我们光明与力量,而信仰则赋予我们以爱、希望、信心。知识制造着工具,信仰确定着目标。科学是加速器,信仰是方向盘,科学是力量,信仰是仁爱,科学追求的是什么,而信仰则启示人应该作什么。科学是外部的革命,信仰是内部的革命。科学使世界成为人类的世界,信仰则创造着人的精神。科学使人的存在横向发展,而信仰则使人的存在竖向发展。科学创造着自然,而信仰则创造着人。科学和信仰两者都赋予人以力量。但是,科学赋予人的是分散的力量,而信仰则赋予人的是集中的力量。科学和信仰都是美好的,但是,科学是理智的美,信仰是精神的美,科学是思想美,信仰是感情美。信仰和科学都赋予人以安宁,但是,科学赋予人的是外在的安宁。而信仰赋予人的则是内在的安宁。科学能保护人免遭疾病、洪灾、震灾和暴风的袭击,而信仰则能使人消除恐慌、孤独、无依无靠和空虚。科学能使世界被人所掌管,而信仰则能掌握人。人不但需要知识而且还需要信仰,这一点已经引起了宗教和非宗教思想家们的极大关注。巴基斯坦著名思想家伊格巴尔·拉合尔说道:“今天的人类需要三种东西,即:对世界作出精神的解释、个人的精神自由和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基本原则(这一世界性的影响说明人类社会的完美是建立在精神的基础之上的)。无疑,新的欧洲在这一领域建立了典型的思想体系。但是,经验证明,仅仅只通过理性所获得的真理是不可能产生具有生命力的信仰的,因为信仰只有通过启示才能得到。因此,纯粹的理性对人类没有产生多大的影响,而宗教则是提高个人和改变人类社会的根本因素,然而西方人的宗教从没有在他们的生活中产生积极的影响。这一结果使我茫然不知所措,即:在不协调的民主主义者之间弱肉强食。请相信我的话吧!今天的欧洲是人类道德前进道路中最大的障碍。另外,穆斯林是思想和完美道德的拥有者,这些思想和道德是建立在启示的基础上的。因为天启阐明着最深层的生活。只看其外表就能透其内里,穆斯林之所以精神愉快、生活幸福是由于他们拥有着信仰所致。他们为了捍卫这一信仰会轻而易举地把自己的生命贡献出去。”
西方著名历史学家、《文明史》的作者威廉·杜朗特说道:“旧时代与新的机器时代之间的区别只在于工具之上,而不在与目的之上。如果我们的一切进步只在于改革生产方式和生产工具而不在于改善目标上,您将会说什么呢?”
他还说道:“物质使人疲劳。理智与智慧是冷弱的光。但是仁慈的爱则是无以言表的,它可以使一颗心沸腾起来。”
今天人们基本上已经明白,纯科学和纯科学教育所培育出来的人是一个有能力的人而不是一个有美德的人。今天所有的人都已经明白,纯科学的时代已经走到了尽头,精神空虚威胁着人类社会。有些人企图用纯哲学来填补这一空虚,而有另外一些人则想以文学、艺术和人文学来解决这一问题。在我们的国家也有一些人提议,以文化尤其是神秘主义文学诸如毛拉维、萨迪、哈费兹的诗歌来填补人们的精神空虚,然而,他们却忘了这些文学的精神和魅力完全产生于宗教。这些文学的精神正就是伊斯兰教的精神。否则,为什么今天的一些新的文学作品尽管其表面上看来词藻华丽,但是,却没有精神和魅力。我们的神秘主义文学是产生于对世界和人本身进行思考的一种思想,即:伊斯兰教思想。但是,如果我们从今天的一些文学名著中寻找伊斯兰教精神的话,所找到的也只能是一些糟粕而已。
西方著名的学者威廉·杜朗特就感觉到了这一空虚。因此,他提议用文学、哲学和艺术来填补这一空虚,他说道:“我们的学校所面临的损失最主要是由于斯宾赛的教育学理论。他的教育理论称:教育就是使人与自己的环境相适应。他的这一定义是没有生命的是机械式的。是产生于机械优越论哲学的。任何具有创造性精神和有头脑者都会对其感到憎恶的。其结果就是我们的大学充满了理论和机械学,而文学和哲学以及艺术则被他们视作是毫无意义的,因此而成为一片空白。教育如果是纯科学式的,那么教育的结果就只是工具而已。会使人远离美丽,并使人与智慧分道扬镖。如果斯宾赛没有写书,那么对世界来讲会更好。”
真令人感到奇怪,尽管威廉·杜朗特承认:所存在的这种空虚首先是渺茫,即:没有目标和希望,最终导致人感到极度的空虚。(虽然他肯定,这种空虚是由于思想空虚和对人的归宿与目标的渺茫)但是,他认为任何精神,只要没有超出幻想力量的范围就是可以接受的。他还认为只要人投身于历史、艺术、美、诗歌和音乐之中就可以填补这种源于人追求理想和完美的天性中的空虚。
 
6
 
 

第七 科学和信仰的替身

 
我们认为,科学和信仰不但不是相互矛盾的而且是相辅相成、相互完美的。现在,也许会提出另一个问题,即:科学与信仰是否会相互代替?
在我们认识了科学的作用是什么,信仰的作用又是什么之后,就没有多大的必要提出和回答这一问题了。显而易见,科学是无能代替信仰的,信仰除了赋予我们光明和力量外,还赋予我们爱和希望。同时,也会使我们的愿望水平提高。信仰除了使我们达到目标并把我们引导上达到那一目标的道路之外,还会将产生于我们的自私自力的天性中的目标、希望和爱好消除掉,而取而代之的则是赋予我们以精神爱好为中心的目标与理想。除此之外,信仰还是我们手中所掌握的工具,它能使我们的本质发生根本性变化。与此同时,信仰也无能代替科学,而使我们认识大自然,或使我们发现各种规律或使我们认识自我。
历史经验证明,科学与信仰分离,将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沉重损失。信仰必须在科学的框架内得到认识,只能在科学的光亮下才能使信仰远离迷信。远离科学的信仰将会变成各种僵死的、盲目的宗派主义,并会使人走上毫无结果的道路。由于没有知识和认识,因此,无知的信士们的信仰就变成了那些别有用心的伪信士们手中的工具。其典型事例就是伊斯兰教初期的哈瓦理基(分离派)和后来的形形色色的派别。
同样,没有信仰的知识尤如杀人犯手中的利刀和盗贼半夜手中拿的灯,因为有了这盏灯他可以随心所欲的偷盗最值钱的东西。因此,今天没有信仰的科学家与昔日没有信仰的无知者在行为的本质上没有丝毫的区别。试问,当代的丘吉尔、约翰逊、尼克松、斯大林式的人物们与昔日的法老们有什么区别呢?也许有人会说难道知识不是光明与力量吗?知识放射出的光芒不但能够照亮我们的内部世界而且还赋予我们以巨大的力量。最终使得我们不但改变了自己的内部世界而且还赋予我们以改造世界的力量,因此,知识不但能够创造世界而且还能创造人。所以,知识不仅履行了自己的义务,(创造了世界,)而且还履行了信仰的义务(创造了人)。我们对此的回答是:所有这些都是正确的。但是,最根本点则在于,知识的力量只是一种工具的能力,也就是说,知识的利用在于人的意志。只要人意欲他就可以用知识的工具来尽善尽美的完成这项工作。因此我们才说,知识是人完成工作的最好工具,人为实现自己的目标,在实现自己的目标的道路中才选择了知识这一有利的工具。
但是,在此我们讨论的是另一个问题,即:在我们使用工具之前,首先应该明确我们的目标,我们把工具应该始终应用在实现自己目标的道路中,然而怎样才能找到自己的目标和归宿?人从其根本和本性上来说是动物,人因其潜能才逐渐的在信仰的影响下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人如果任其本性发展,他会向着追求物质、自私自利动物式的自然目标前进。同时,他会把自己的一切能力均应用在这一道路中。因此,人需要不是人的工具和目标的力量,以便使人尤如一个工具一样向前发展,人需要使人的内部发生变革的力量,并使人的一切潜能均调动起来。人需要能够使人的良心产生革命的这么一股力量,以便使人向新的方向前进。这一艰巨的工作并不是知识和发展控制着自然和人的规律所能办的到的。这一具有神圣和崇高价值的产物的影响只能存在于人的精神之中,而那又是人的一系列崇高愿望的产物,而这些愿望则依次又产生于关于世界和人的特殊思考的特殊结果和方式之中。这即不是在实验室中所能得到的,也不是通过演绎和推理所能得出的。这些结果并不是知识所能得到的,我们将在后面给大家就此做专门的阐述。
过去和现在的历史说明:科学和信仰分离将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由于具有信仰而不具有知识,从而使得那些热爱人类的人们所付出的努力没能获得多大的和良好的结果。时而,他们被思想僵化和宗派主义所困扰,时而,他们陷入无休止的争吵之中。人类过去的历史均充满了这种现象。与此同时,由于具有知识而不具有信仰,就尤如我们当今的一些国家,把自己的全部科学力量用在了自私自利、自我崇拜、霸道、强权、剥削、殖民和掠夺上了。
过去的两三个世纪完全可以视作是崇尚科学而憎恶信仰的时代。许多科学家认为,人类的一切问题可以用科学得到解决。但是,经验肯定,恰恰与之相反。今天,思想家们已经明白人是需要信仰的,哪怕这种信仰是非宗教的信仰。尽管布尔·图朗特·拉斯里具有唯物主义的倾向,但是他也承认:
“只为了获得工资的工作是不会产生有效结果的。要想使工作产生有效的影响,就必须要使其目的带有一种信仰的色彩。”
今天唯物主义者们也被迫声称:从哲学的角度我们应该成为唯物主义者,而从道德的角度我们应该成为唯心主义者。也就是说,从理论方面来说是唯物主义,而从实践的角度来讲,则应该成为唯心主义。这也许能使一个人在理论上成为一个唯物主义,而在实践中却成为一个唯心主义。但是,这也是唯物主义者们必须要做出答复的一个问题。
世界著名科学家,《科学史》一书的作者乔治·萨士里在其著作《六根羽毛》一书中关于科学无能建立人类的关系,以及人类急需信仰的力量而这样写道:“科学在一些领域创造了辉煌,但是在另一些领域,如国家或国际性的政策这些与人们相互之间的关系有关的问题上却显得无能为力。”
乔治·萨士里承认人类所需要的信仰是宗教信仰。他关于人对(艺术、宗教、科学)的需求是这样说的:“艺术能够塑造美,同时也是给人的生活增添乐趣的根本所在。宗教能使人产生仁爱感,同时也是生活的旋律。知识与真理,诚实和理智有关。它能够使人变得更加聪明。这三种事物都是我们所需求的。科学绝对是人类生活所必须的。但是,仅仅只有科学是不够的。”

 
7
 
 

第八 宗教信仰

 
通过以上讨论,我们已经明白:人没有思想、希望和信仰就不会有健康的生活,也不可能为人类和人类文明作贡献。没有任何思想和信仰的人,和一味的沉缅于自私自利之中的人是不会超出个人利益的小圈子的。他就象一个不懂得自己的生活、道德、和社会职责的流浪汉一样,彷徨而不知所措。人经常会遇到各种道德和社会问题,他面对这些问题,不得不作出反应。人如果追随一种信仰或主义的话,他的职责就会明确。假如没有一个主义或宗教来明确他的职责的话,他就会象一只无头的苍蝇一样东一头,西一头的到处乱闯。因此,追随一种主义、一种思想的必要性是无庸置疑的。
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只有宗教信仰才能够使人成为一个真正的信士,这不但会使人的自私自利、高傲自大的思想被信仰所征服。而且也会使人成为一个顺从者,对于宗教所提出的最微小的事物他也不会有丝毫的怀疑,同时他会非常珍惜和热爱这一事物,以至如果失去了这一事物,他就会感到生活毫无意义。
宗教信仰会使人奋不顾身,信士往往会把自己的生命乃至一切均奉献在信仰这一条道路上。当然,这也只有人的信仰达到了非常高的境界,以至完全控制了自己的存在时才能够作到。只有宗教信仰才能够使人达到信仰的崇高境界,才能控制人的一切力量。
有时有的人也会做出一些奉献,奉献出自己的生命和财产甚至自己的一切。这种现象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到处都可以见到。但是,这种奉献并不是因为宗教信仰和某种意识形态,而是由于受到契约、仇恨、复仇的压力,或是面对某种压力和罪恶感而做出的强烈反映。
宗教信仰与非宗教信仰之间的区别是,第一由于宗教是建立在神圣思想的基础之上,因此,奉献是完全自愿的。区别在于,出自自愿和信仰的奉献是自由选择的,而受契约或因人内心痛苦所作的奉献只是一种发泄而已。第二,如果人的世界观完全是唯物主义和建立在完全感觉到的具体事物的基础上,那么,社会和人的任何意识和所追求的理想就是违背所感觉到的具体实物的。在那时,人就会感觉到自己与世界的关系。
经验主义的世界观所造成的结果就是自我崇拜,而不是崇尚意识形态。也就是说,人需要给自己创造一个世界,(这一世界超出人的内在的存在物和人的幻想)。但是,如果这种意识形态是产生于宗教的话,它就会依靠一种世界观--其逻辑结果是符合社会理想的。宗教信仰是人与世界之间友谊的锁链。换句话说就是人与整个世界的理想之间的协调。但是,非宗教信仰则是一种与世界的断绝,是为自己创造的一个幻想的世界。
宗教不但会为人制定一系列的义务,而且,改变了世界在人眼中的面貌。除了可以感觉到的元素之外,它还把世界机制中的其他元素展现出来。同时,它会把一个枯燥、机械、物质的世界变成一个生机勃勃、具有感情的世界。宗教信仰可以使人对世界和创造的理解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美国二十世纪初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宗教思想向我们所展现的世界,不但改变了其物质的面貌。而且,远远超出一个唯物主义者所拥有的一切。”
综上所述,在人类的天性中就存在着向往真理、向往神圣的实在、和向往值得崇拜的倾向。人是一个具有崇尚精神的存在物。他为接受教育而作好了准备。人的倾向并不只是局限于物质倾向中。而人的精神倾向也不是能教会的。这一事实已经得到了科学的肯定。
威廉·詹姆斯说过:“尽管我们的动机和倾向是来源于这个世界的,但是,我们的大部分倾向和希望是来自于形而上的世界的。因为,其大部分是与物质所不相容的。” 由于这些倾向的存在,因此,必须对其进行培育。如果没有正确地给予培育,或不正确的利用它的话,它将会步入歧途。这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正如那些偶像崇拜者、崇拜人者、崇拜自然者、以及崇拜其他形形色色的事物者那样,其根源就在于此。著名学者艾利克·甫罗姆说过:“没有不需要宗教的人,有的人作一件事情是为了使自己的内心安定,也许他并不知道他的所作所为是一种宗教信仰——而这一宗教信仰要比非宗教信仰优越的多。也许,他会认为,使得他的内心安定的只是一些表面上的非宗教的东西,如:名利、地位、金钱。这里我们要讲的不是人是否具有宗教,而是人具有哪一种宗教。”
这位心理学家的目的在于,人没有信仰是无法生活的。假设他并不知道崇拜独一的真主,但是,他会把其他的东西当成是神圣的,而加以崇拜。
因此,人必须具有思想、信仰和希望。但是,只有宗教和信仰才能使人受到真正的影响。从另一方面来说,人的天性促使人去寻找一个可崇拜物,这也只有加强宗教信仰才能够达到。
 《古兰经》是第一部非常坦率的把宗教信仰称作是人与其养主之间进行联系的锁链的经典。《古兰经》第三章第83节经文说道:“难道他们舍真主而去寻求别的宗教吗?天地万物无论愿意与否都将归顺于他。”
宗教信仰还被称作是一种天性,《古兰经》第三十章第三十节经文讲道:“你们当走向正教--真主所赋予人的一种本性。”

 
8
 
 

第九 信仰的特征和益处

 
通过以上讨论,宗教信仰的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得到明确。为了能更好地认识这一充满生活价值的资本和精神的王国,我们就对这一问题进行专门的讨论。
俄国伟大的思想家、作家托尔斯泰说道:“信仰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东西。”宗教信仰有许多好的东西,如它能令人心情舒畅、可以改善社会关系、减少和消除痛苦。在此,我们从这三个方面来讨论一下宗教信仰的特征。
从这方面来讲,宗教信仰所具有的第一个特征就是使人感到乐观,对世界、创造和存在感到乐观。宗教信仰能把世界以一种特殊的形式展现在人的眼前。以此使人懂得世界的创造是有目的的。其目的就是达到至善、至美和幸福。因此,它会使人对整个存在的机制以及统制着存在界的规律均感到乐观。一个有信仰的人在这个存在界就好象是一个人生活在一个法制健全、公正的国家一样。他会善意的认为国家的领导人也具有信仰。因此在他看来使自己和其他所有的人得以发展和提高的环境和条件是具备的。他认为,他们之所以落后是由于自己和与自己一样的人太懒惰和没有经验所致。
在这样的人看来,自己落后的原因应该归咎于自己,不能怪国家的政体和制度。所有的缺点和不足均是由于自己以及与其一样的人们没有尽到责任所致。
这一思想会使他精神奋发、信心倍增,并非常乐观和满怀信心与希望地去努力奋斗。然而,如果一个没有信仰的人生活在这个存在界就好象是一个人生活在一个没有王法、弱肉强食、腐败、专制的国家里一样。他对所面临的一切只有忍耐,再没有别的办法。这样的人任何时侯都是愁肠百结、心事重重、悲观失望。他根本不会去思考如何向前发展和奋斗,而是认为,天下的乌鸦一般黑。整个世界都充满了黑暗和邪恶,唯我一个人正直清白又有何用。象这样的人永远都不会从世界中感到乐趣,世界对于他来说仿佛是一座监狱一样。正如《《古兰经》》二十章第124节经文所讲的那样:“谁违背我的教诲,谁必过窘迫的生活。”
是的,正就是信仰使得我们生命的内部世界变得更加广阔。同时,也消除了一些精神的压力。
 从令人心情舒畅的角度来讲,宗教信仰所具有的第二个特征就是使人内心发亮。在一个具有宗教信仰的人看来,世界在他的眼中充满了真理之光,这一明确的认识尤如一盏明灯一样会照亮他的精神世界。与之相反,世界在一个没有信仰的人看来,是一片的混乱和黑暗,是不可理解和无法认识的,因此,他的心灵的殿堂在这一他自己所假设的黑暗世界中也是处于一片黑暗和混乱之中。
从令人心情舒畅的角度来讲,宗教信仰的第三个特征就是对自己辛勤的劳动成果充满希望。
从唯物主义的逻辑来讲,世界对于一个无论是在正道上还是在斜道上、无论是在公正还是在残暴的道路上行驶的人来说,都是完全一样的,他的劳动的结果只取决于他们的努力。
但是,在一个有信仰的人看来,世界对这两种努力不会一视同仁,对这两种努力所作出的反应也是不同的。不但如此,真主一直号召人们应在正确、公正、向善的道路中奋斗。真主说道:“只要你们援助真主,真主就会援助你们。真主确不亏妄行善者们的报酬。”
在此,宗教信仰的第四个特征是使人心安理得。人天生就是追求幸福的,人在幻想着达到幸福之时会处于一片欢喜之中。但是,当人想到不幸的未来时就会颤抖不已,并处于一片惊慌和渺茫之中。但是,使人获得幸福的原因有两点。第一:努力奋斗。第二:对环境条件具有信心。
一个学生取得成功的原因在于自己的刻苦努力、学校的良好环境和老师的精心培养与鼓励。如果一个努力学习的学生对他所学习的环境和老师没有信任感和信心,他对老师的行为感到忧虑,那么,他在整个一年中都会恍惚不安、忧心忡忡。
人对自己所承担的义务与职责是明确的,从这一方面来说人是不会有恐慌的,因为恐慌是产生于怀疑和忧郁。人对与自己有关的东西是不会怀疑的。使人感到恐慌、忧郁、茫然若失和不知所措的是这个世界。
做好事是否有益处?诚实和忠诚是否是徒劳的?努力奋斗、履行自己的职责是否可以消除贫困、这些都是使人感到茫然和怀疑的问题。有信仰的人认为,人是交易的一方,而世界则是另一方。因此,对于世界对待人的行为不但不感到忧虑,而且还心安理得。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宗教信仰的特征之一,就是使人心情舒畅。从这一角度来讲,宗教信仰的另一个特征就是人可以从一系列的精神享受中获得乐趣。人有两种享受,一种是通过自己的感观、肢体与外部事物的接触而获得的。如: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所获得的快感和享受。另一种是与人的精神和良心有关的享受。这一享受不受肢体的影响,也不会因为与外部的事物建立关系而受到影响。如:人从行善、作好事、被爱、被尊重或是自己或自己的儿女所取得的成功上所获得的乐趣与享受。
人的精神享受要强于人的物质享受,同时所延续的时间也比较长。对于一个虔诚崇拜真主的人,他从崇拜真主上所获得的乐趣与享受在宗教的语言中被称为“信仰的甜蜜”。信仰所具有的甜蜜是有别于其他所有的甜蜜的。人的精神享受会因为不断地求知、行善、服务、成功、胜利而不断的加强。因为他的这一切均是出自一种宗教感情和为了真主而做的。也是一种功修。
B:信仰在改善社会关系中所起的作用:
人与其他一些动物一样,是属于集体性的,独自一个人是无法满足自己所有需求的。生活应该象是一个公司一样,大家在其中分工尽职。在这一方面,人与其他的动物之间有着区别。如蜜蜂之间就有着分工的不同,它们各自只按照本能和自然法则而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它们是不会自己犯错误的。人则完全相反,人是自由的和具有自由选择权的。他可以任意履行自己的职责。换句话说就是正如动物的各种需求是集体性的一样,它们的集体本能是没有自由选择权的,是宿命的。人的需求也是集体性的,但是,人并不受集体的本能所控制。人的社会本能尤如人的本体内的一系列要求一样,通过教育和培养而成长。
健康的社会生活是,人们尊重法律和相互间的权利。把公正视为是神圣的东西,相互尊重,相互热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相互信任,人人都成为社会的主人翁而承担起社会的职责。无论是在有人的场合还是在无人的场合都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互不欺骗,不贪图他人的钱财,不亏待他人,不骄奢淫荡,尊重道德价值观,相互间应该团结一致。只有宗教才最尊重和倡导力行公正,相互疼爱,相互信任,使虔诚和贞洁深入人心,尊重道德价值观,不畏强暴,使人们相互之间相敬如宾,团结一致。人类历史上那些杰出的人,正就是那些具有高度宗教感情的人。
C:减少烦恼
无论人愿意与否,人类的生活均充满了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和悲欢离合。当然,只要人做出努力,这其中的许多事情是完全可以预防和避免的。显而易见的是,人有义务改变自然,使其能够被人所控制。人也有义务把一些辛酸苦辣的事变成甜美的事。但是,世界上还有许多事情是人所无法预料和避免的。如:老迈,无论人原意与否都会变老,生命的灯最终会熄灭。老迈后的无能会给生活增添许多阴影。另外,老迈、死亡、和人所遇到的一些烦恼会在人的面容上刻上岁月的阴影。当人想到死、从这个世界上消失、把这个世界交给别人时,人会受到另外一种折磨。
宗教信仰可以使人产生抵抗的能力,能化痛苦为力量。有信仰的人知道,在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事务都将得到清算。如果一个人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和沉重的代价,却没有获得预期的结果,那么,真主一定会补偿他和加倍地回报他。鉴于此,一个人的工作并不是终结。除此之外,一个有信仰的人会通过纪念真主和崇拜真主来渡过自己的业余时间。因此对于那些崇拜真主的人来说其老年时期的生活要比自己青年时代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有信仰的人和没有信仰的人会用截然不同的两种观点来对待死亡。对于那些没有信仰的人来说,谈起死亡就尤如谈虎变色,会有一种恐惧感和象千斤巨石一样压在他的心头。但是,对于那些有信仰的人来说,死亡并不是消失和灭亡,死亡只是人从一个小的世界过渡到一个大的世界,从一个辛勤劳动的世界奔向收获和享受自己辛勤劳动成果的世界。因此,有信仰的人对于死亡是不会有任何忧虑和不安的,而是在死亡来到之前加倍的拼搏努力,多作善事,以便为自己未来的世界,更多的储蓄“财产”。在心理学家们看来,大多数精神病患者,其病因都是由于精神烦恼、痛苦和生活不幸所致。精神病患者大多数都是没有信仰的人。人的信仰越是坚定,患精神病的可能性就越小。在当今时代,由于人们的宗教信仰薄弱,因此社会生活中所存在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精神病的不断增多。

 
9
 
 

第十 意识形态

 
什么是意识形态,其定义是什么?人作为一个个体,一个社会成员,为什么非要追随某种意识形态呢?为什么人非要有一种信仰呢?请问,一种意识形态的存在对于个人或社会来说是否是必需的?在此需要做出必要的阐述。
人的活动分两种,即:享受性的和思考性的。享受性的活动是比较简单的活动,是人受本能或习惯的直接影响,为了获得一种享受或逃避一种痛苦而进行的。如:人口渴了就会去寻找水喝,当遇到危险时就会逃走,当烟瘾上来时就会吸烟。
这样的行为与人的向往相协调,并且与人的享受和痛苦有直接的联系。能给人带来乐趣且具有吸引力的工作会吸引人去做。给人带来痛苦且使人反感的工作会使人逃避之。而思考性的工作则不具有吸引力和反感,人不会因为本能的指使去从事那一工作或者逃避那一工作。人根据自己的理智与意志、根据那一工作所具有的利弊来衡量是否该做这件事。也就是说,做与不做那件工作的原因、动力和动机完全取决于是否有利,而不是是否能得到享受。人的享受是由人的天性来作鉴别的。而人的利益则是由人的理智来作鉴别的。享受是受人的欲望驱使的,而利益是人的意志所向往的。人在完成了享受性的工作时会感到有一种乐趣。但是,在完成了利益性的工作时就不会感到乐趣。但是,当人看到自己在逐步地接近最终利益时,即:善与完美或未来的享受时,就会感到无比的喜悦和愉快。给人能带来乐趣和愉快的工作与不能给人带来乐趣且有时使人感到痛苦和烦恼的工作之间是有区别的,但是,人完全可以以喜悦的心情来对待这一问题。一项有益但是在短期内不会获得结果的工作,是不会使人从中得到享受的。但是,人会因完成了这项工作而感到满意。快乐与痛苦是人与动物之间的共同点。但是,满意和心甘情愿,讨厌和憎恶则只属于人所有。同样,具有希望也是人的特性。心甘情愿、憎恶与希望是出自于人的理智和思想,而并不是出自人的感觉和感性认识。
我们曾经说过,人是用自己的理智与意志的力量来完成自己经过思考的工作的。这正好与人的享受性的工作完全相反,它只是按照人的感觉和爱好来完成的。所谓人用自己的理智完成工作,意思是说,理智的力量所追求的是真善、完美与乐趣。因此,人为了得到这些就需要寻找途径。也许会经过一番艰辛和波折才能得到。所谓的凭人的意志完成的巨大工作,意思是说,人有一种依附于理智的力量的倾向。它使人执行理智所做出的决定。有时,它会违背人的所有倾向,吸引力和自然的努力,而切实的执行和完成理智做出的决定和思想所提出的方案。
一个大学生,由于他正处于青春期,因此。他的自然本能要求他多睡觉,尽情的吃喝玩乐。但是,他的理智则要求他要树立崇高的目标和远大的理想,要勤奋好学,不要虚度自己的黄金时光。因此,在利益的促使下,他发奋图强,不愿让一时的欢乐毁掉了自己的一生。在这种情况下,给人带来利益的理智就会战胜促使人追求享乐的天性。正如一位病人,他非常讨厌吃药,明明知道药特别的苦,对人来说是一种折磨。但是,理智和意志则战胜人的私欲促使人去吃药。无论这药有多么苦也要吃下去。因为他深深地知道良药苦口利于病的道理。
人的理智与意志越坚强,就越能战胜其私欲和感情。人在其有规律的活动中,始终是按照设计好的计划方案、蓝图而从事其工作的。人的理智和意志越完美,他的工作与活动也就越井然有序。他越是接近其动物的本性也就越感情用事。动物有的时侯可以作一些看起来具有目标和长远打算的工作,如筑巢、迁移、配偶、繁衍。但是它们的这一切工作并不是抱着即定的目标和经过深思熟虑后做的,而是完全出于一种本能。人的有步骤的活动如果能给人带来乐趣的话,只要享受能够与利益交织在一起,人就会细心地执行为利益而制定的计划。任何享受如果它伴有利益,任何自然活动如果它是响应天性的呼唤,那么,毋庸置疑它们都会服从理智的指导的。如果有步骤的活动与享受性的活动结合起来,如果享受性的活动能够成为有步骤活动整体计划的一个部分,天性、理智、爱好和意志就会吻合起来。由于有规律的活动必须要以一系列的目的和目标为轴心,因此,无论愿意与否,都需要一个方案、计划和达到目的的捷径。
如果一个人想为自己制定工作计划,那么制定计划、选择途径和方法的则是这个人的理智。当然,他的理智与他所掌握的知识、阅历、所受的教育和判断力紧密相联。
人的有步骤的活动即便是达到最完美的地步,也不能使人的活动完全人性化。人有步骤的活动是人性所必需的条件,因为人性的一半是由人的理智、觉悟和思考所组成的。但是,它还不是一个充足的条件。人的活动除了理智和意志之外,只有向着人性最崇高的愿望前进才是附合人性的,最起码也不与人性最崇高的愿望发生冲突。因为人类所犯的许多滔天的罪行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精心策划和安排后才实施的。在此,殖民主义者们所制定的邪恶计划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在伊斯兰术语中,把使人的愿望与信仰分离,并使之服务于纯物质目标的活动称为是没有信仰和玩弄阴谋。人有步骤的活动并不都是符合人性的,如果它的目标只是追求物质,那么,它要比动物式的享受性的活动更为阴险和可怕。比如一个野兽为填饱自己的肚子要追猎动物或人,但是,一个老谋深算的人为了达到同一个目标会将一座城市或千百万个无辜者的生命付之一炬。是的,理智的目标只仅仅是为了获得个人的利益吗?也就是说,人为了获得个人的利益会多大限度的运用自己的理智。人在生活中会遇到种种问题,如:选择朋友、选择所学的专业、选择配偶、选择职业、旅行、与人交往、游览、做好事、与邪恶势力作斗争等,无疑所有这些均需要思考和深思熟虑。人越是思考,他获得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有时也需要借鉴他人的经验,在所有这些细节问题上,人需要制定方案,并使这一方案得到执行。
人是否能够为个人生活中所遇到的所有问题制定一个总的方案,并使之与他的生活利益完全吻合起来呢?个人制定思想方案的能力是否只局限于局部问题的范围之内呢?理智的力量是否能完全顾及到人的整个生活的幸福利益。
我们知道,有一些哲学家们是相信人有这种能力的,并声称:我们已经找到了幸福之路和不幸的道路,我们以理智和意志来为自己谋福利。
从另一方面,我们也知道,在这个世界上绝对不可能有两位哲学家对此持有统一的观点。获得幸福是人的最终目标,初看起来它的概念显得很明确,但是,事实上确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什么是幸福?通过什么途径才能得到幸福?不幸是什么?造成不幸的因素又是什么?这一切至今仍然是未知,也没有明确的答案。这究竟是为什么呢?究其原因是因为人类连自己和自己所拥有的潜能都没有能透彻的认识。试问,连自己的潜能都不能透彻认识的人类,怎能认识幸福、知道容易地获得幸福的途径是什么呢?说的更明确一点,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存在物,而在社会生活中,人会遇到种种困难和问题。人必须一个一个地去解决这些问题。面对这些问题,人必须明确自己的职责。因为人的社会幸福、理想、善恶的标准、道路、和方法、选择工具都与他人的幸福、理想、善恶的标准、道路和方法、选择工具相连在一起。因此,人无能撇开他人而独立起来。个人的幸福必须在使社会获得完美与幸福的康庄大道中去追求。如果我们再考虑到永恒的生活、精神的永恒和对后世没有经验的理智等问题,那就更加复杂了。这就需要有一种意识形态。也就是说,需要一个总的理论。一个全面协调的方案。这一方案的根本目标就是保障人的幸福和大家的幸福。在那一方案中明确根本的路线、方式方法、应该的和不应该的、善恶、目标与途径、需求、病症和医治的方法、义务与职责等。以便使其成为明确人的所有义务与职责的源泉。
自从人被造以来,至少也是从社会生活得到提高和发展的阶段开始,人就产生了一系列的分歧。并从那时侯起就需要意识形态,以《古兰经》的术语来说就是需要法律。随着时间的推移,人越是提高和完美,这种需要就更加强烈。在过去血缘、种族、民族、部落观念均尤如一个集体性的灵魂控制着人类社会。这一灵魂依次完成一系列的集体性理想。使社会团结了起来,并引导着社会。科学和理智的完美却使得那一联系动摇了起来。科学因具有特殊的本性,所以它倾向于个人。科学会使人的感情淡漠,并使感情的纽带松散。使今天的人类团结一致,使人类具有共同理想、为人类明确善恶、应该与不应该的标准的是一种被选择的、明智的、符合逻辑的、生活的哲学。它是一种全面完美的意识形态。
今天的人类要比昨天的人类更需要这样的生活哲学。这一哲学能够使人追求超物质的形而上学的东西。今天,意识形态和思想是社会生活的必要条件。这是毋庸置疑的问题。
然而,这样的意识形态有谁能够建立呢?无疑,靠一个人的理智是绝对不可能的。但是,集体的才智可以建立吗?人是否能够利用过去和现在的一系列经验和知识而建立这样的思想?如果人对自身的认识都特别肤浅的话。那么对于社会和社会幸福来说就更无知了。既然如此,那么该怎么办呢?在此,如果我们关于存在与创造具有正确的认识,我们把存在的机制看成是一个平衡的机制并且否认存在中有虚妄的成份存在。那么,我们就必须得承认创造的伟大机制决不会忽视这一巨大的需求,它会通过超越理智的东西──启示来阐明这一根本路线。理智和知识就是这一根本路线的内部活动。
要知道,真主连最微不足道的需求也不会忽视,因此他怎么可能忽视人的最必要的需求呢?
然而,如果我们对存在和创造没有正确的观念和认识的话,那么我们就得承认,人是注定要误入歧途的,人所制定的任何方案和建立的意识形态在这个世界上只能使人茫然若失。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了一种思想和意识形态存在的必要性和一个人追随一种思想和意识形态的必要性。
但是,追随一种思想是需要有信仰做基础的。信仰是不能强迫和用利益来诱惑的。也许可以强迫人做某件事情,但是,在思想上也许他并不会屈服。思想是人自愿接受和吸引人的,同时思想也需要信仰。一种有效的思想必须要有一种世界观来作后盾。以便能够使人的理智诚服,并给人的思想以食粮。另外,根据自己的世界观建立起具有吸引力和远大的目标。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信仰的两个基本元素──爱和知足才能够携手并肩地共同创造世界。在此,我们不得不概括地提出几个问题:
一:意识形态有两种,人类的和团体的。人类的意识形态就是说其针对的对象是全人类,而不是某一个民族、种族、或某一个阶级。它是拯救整个人类的,而并不是只拯救某一个团体、某一个阶层的。它所提出的方案是包括全人类的,而并不是某一个专门的阶级。它的支持者是来自所有阶层、所有民族的,而并不是某一阶级和团体。
团体的意识形态正好相反,其对象是某一团体、阶级,其提出的方案不仅只顾及那一团体的利益,同时,其支持者也只有那一阶级或团体。
这两种意识形态都是建立在对人的认识之上的。普及的和人性的意识形态,如伊斯兰的意识形态,就是对人的一种认识。从伊斯兰教的观点看来,人在创造的里程中是先于历史和社会因素的影响的,人具有特殊的存在范围。人具有丰富的潜能。因此,不同于其它动物,而使他具有一种特性。根据这一观点所有人在天性中都具有感情和良心。
有一些意识形态对人有着另一种认识,在这些意识形态看来,人是具有感召力的,是听话的、是没有活力的。因为人的感情、良心、和倾向是受民族生活中历史因素所影响的,或是受人的阶级立场中社会因素所影响的。除了受到历史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外,没有感觉、没有良心、没有感召力。他只是一种行尸走肉,而没有本质。马克思主义以及各个民族的哲学就是建立在对人的这种观点之上的。这种哲学的起源是阶级利益和阶级与种族感情,最多也只是一种民族文化。
无疑,伊斯兰教意识形态的起源就是人的天性。因此,伊斯兰教是针对全人类的,而并不是针对某一个阶层和特殊团体的。伊斯兰教可以得到所有阶层的支持,甚至它还号召一些阶层作自我批评,如:那些奢侈富豪们。不仅如此,伊斯兰教还号召人们反对他们自身的某些利益,并号召人们与自己的腐化堕落做斗争,这样的事在伊斯兰教历史上是数不胜数的。由于伊斯兰教是一个宗教,因此,它在人的内心深处具有最大的影响力。从另一方面来讲,它使人完全居于自己的天性之上。伊斯兰教完全有能力使一个人与自己的腐化堕落作斗争。他做自我批评,而这被称为悔罪自新。然而,集团式的意识形态号召一个人与另一个人斗争,一部分人起来与另一部分人进行斗争。同样,它也无能使个人进行自我革命,使个人完全控制自己。
由于伊斯兰教是一个宗教,而且又是一个人类最终的宗教,因此,伊斯兰教比其他任何宗教都更多的对社会公正给予了强调。伊斯兰教的目标就是拯救受压迫的人民,与残暴专横做殊死的斗争。但是,伊斯兰教所号召的对象并不是受压迫和贫穷的阶层,也不是只有这一阶层中的人才支持伊斯兰教。伊斯兰教的大力支持和捍卫者甚至包括他号召人们要与其斗争的阶层。伊斯兰教一方面依靠宗教力量,而另一方面又重视人的天性。伊斯兰教有一整套理论。它使人性战胜动物性;使知识战胜愚昧;公正战胜邪恶;公平战胜歧视;高尚战胜低贱;敬畏战胜放荡不规;信仰独一的真主战胜多神崇拜;受压迫者战胜压迫者和强权主义者。
二:综上所述,有这样一个问题需要提出,即:人类纯正文化是否具有单一的本质?单一文化是否有使用性?文化是具有民族或阶级本质的,现在所具有的和将来将要出现的是各种文化而不是一种文化。
这一问题取决于人类的种类是否与人的单一的根本的天性有关?而正是那一单一根本的天性赋予了人单一的文化?还是这一单一的天性并没有发挥作用?请问创造了历史、民族、地理因素和创造了唯利是图倾向的文化具有阶级性质吗?由于伊斯兰教在其世界观中非常重视单纯的天性,因此,也是支持单一的意识形态和文化的。
三:显而易见,只有人性的意识形态,单一的和天性的意识形态才能以人性的价值观为后盾,才具有人性的本质。而团体性的意识形态和分解人并使人变得唯利是图的意识形态是不具有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观的。
意识形态是否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只要是在任何一种变化着的时间状况和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人是否将具有一个独特的意识形态?人的意识形态从团体的角度来说是单一的,而不是多样的,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来说也同样是单一的,而不是多样的。换句话说,从团体的角度来说是普遍的而并非是专有的,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来说是绝对的而并非是相对的。
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来讲意识形态是绝对的还是相对的,这一问题有赖于意识形态的世界观是什么样的世界观。是科学的、哲学的、还是宗教的世界观?由于科学的世界观是建立在一个不稳固的世界观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它是无法长久的。科学世界观与哲学和宗教的世界观不同。哲学的世界观是建立在基本原则和公理之上的,而宗教的世界观是建立在启示和圣品的基础之上的。
四:主导着意识形态的是固定的原则还是变化的原则?以上我们所说的是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地点人的意识形态也是不同的吗?在此,有一个废除和转换意识形态的问题。现在还有另外一个问题要提出,那就是改变一个意识形态的问题。问题是,意识形态无论是从普遍和特有、绝对和相对的角度来讲,还是从一种现象和各种变化着的现象的角度来讲,经常在变化与发展吗?一种意识形态的真谛在其诞生之日与其发展和达到顶峰的阶段均完全相同,没有丝毫不同吗?也就是说,它是否必须经常被其领导人和意识形态的建立者所修改、完善和改变。我们已经看到,当今时代唯物主义的意识形态很快就变得陈旧和腐朽。与之相反,那一得到周密安排,且建立在人类活动的根本路线上的意识形态其生命力是经久不衰的,这种意识形态既不需要领导者们的修改,也不会随着时代的变化和时间的推移而变的陈旧,领导人所起的作用只是对意识形态的内容做出诠释。
 

 
10
 
 

第十一 伊斯兰教是一个全面完美的宗教

 
伊斯兰教是一个全面和注重现实的宗教,伊斯兰教对人的全部需求,包括今世和后世、肉体和灵魂、思想与感情、个人与社会的需求均给予重视。
整个伊斯兰教的学说由三个部分组成:
1:信仰原理,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义务学习信仰的原理,有义务对此进行研究。
2:道德,也就是说作为一个穆斯林应该通过学习来掌握良好的道德品质的标准,同时也使自己远离那些不道德的行为。在这一方面人应尽的职责就是控制自己和树立自己。
3:法律,也就是说与人的各种活动有关的法规,它包括与人交往、生活、今世的和后世的、个人的和社会的活动等方面的法规。
伊斯兰教的信仰原理分五个部分:信仰真主独一、信仰真主的公正性、信仰先知、信仰众伊玛目的领导权和后世。
伊斯兰教认为,每一个人应该通过学习来选择自己的信仰,只凭继承和效仿是不够的。每个人应该独立自由的通过学习而掌握正确的信仰,伊斯兰教认为,功修并不只局限于肉体和钱财,如:礼拜、斋戒、交纳天课等,而且还有思想性功修,人如果在自醒和自觉的道路中进行思考和参悟的话,这种思想性功修要远远胜过肉体的功修。

 
11
 
 

第十二 《古兰经》对思想产生错误之原因的解释

 
《古兰经》倡导人们要勤于思考,并通过思考而得出结论。《古兰经》认为,思考是一种功修,不符合逻辑思考的信仰是不正确的信仰,同时,《古兰经》对一个根本性的问题给予了特殊的关注。即:人类思想产生错误的根本性的原因何在?如果人想正确地思考,但不要陷入错误之中,应该怎么办?在《《古兰经》》中讲述了一系列导致人犯错误的原因。
第一是人没有完全依靠知识和信念而只是依靠了猜测所致。
《古兰经》第六章第116节经文讲道:“如果你顺从大地上的大多数人,那么,他们会使你叛离主道。他们只凭猜测,他们尽说谎话。”《古兰经》第十七章第36节说道:“你不要追随你所不知道的言行。”今天,哲学已经肯定,导致人犯错误的一个重大的因素就是猜测。继《古兰经》下降一千年以后,西方哲学家笛卡尔才把自己的逻辑原理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他说道:“除了公理之外,任何事物都不是真实的。我在理性认识中对仓促、猜测的事是拒不接受的,我只接受明确无误的事。凡是令人置疑的东西我都拒不接受。”
第二人的个人倾向和私欲
人如果对某一问题做出正确的裁决,首先应该对这一问题进行认真的思考,并完全保持中立,也就是说,应该尽力的成为一个追求真理的人。应该使自己诚服于证据,应该完全象一个审理某一案件的法官一样,对诉讼双方两者兼顾,法官如果偏向某一方的话,这一方的证据会深深的吸引住他的注意力,他不由自主地会把另一方反对这一方的证据抛在一边,这就是导致法官犯错误的原因。
人在自己的思考中如果不保持完全中立,要么偏向积极。要么偏向消极的一面,使自己的私欲偏向一方,这无形中会不由自主地使自己的思想倒向了自己的私欲和个人倾向的一方。这就是《古兰经》所说的,私欲犹如猜测,是使人犯错误的一大因素。《古兰经》第五十三章第23节经文说道:“他们只凭猜测和私欲。”
第三草率,无论做出什么样的决策和表示,都需要必要的证据,只要是对某一问题没有拿到足够的证据,就不应该发表任何观点。否则,草率地做出决断会导致思想上犯错误。《古兰经》一再的重复人对一些重大问题是知之甚少的,因此也是不足以做出判决的,人对一些重大的问题发表观点时应当持小心谨慎的态度。《古兰经》第十七章第85节经文说道:“你们只获得了很少的知识。”先知家属的众伊玛目之一伊玛目萨迪格说道:“真主在《古兰经》中以两节经文教导人,一节是当你们没有充分地认识一件事物之前,不要轻易的相信。第二节是当你们没有掌握确凿的证据之前,你们不要随便否认。”真主在《古兰经》第七章第189节经文中说道:“难道天经中没有明文教导他们只能以真理回归于真主吗?”
《古兰经》第十章第39节经文说道:“他们否认他们所不知道的。”
第四守旧,人由于受其天性的影响,当他看到他的前辈们继承或接受一些信仰和思想时,他自己也就不加思索地去接受它们。《古兰经》教导我们,古人所接受和信仰的一些东西只要它是不符合理智的就不应该接受,而是应对前辈们的思想和信仰进行思考。《古兰经》第二章第170节经文说道:“有人劝他们说:‘你们应当遵守真主所降示的经典’,他们就说:‘不然我们要遵守我们祖先的遗教’。难道,假若他们的祖先无知无识,不遵循正道,[他们仍要遵守他们的遗教吗?]”
第五另一导致思想犯错误的因素就是崇拜伟人。历史上或当代的伟大人物因其所具有的伟大,而影响和控制了其他人的思想和意志。其他人所想的都是伟人们所想过的,其他人所做出的决定也同样是伟人们所做出的。这些人面对伟人完全失去了独立思考能力和自己的意志。《古兰经》号召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独立思考,不要盲目草率地去追随伟人而使自己陷入永久不幸的深渊之中。因此,《古兰经》引用那些误入歧途者们在后世所说的话而说道:“我们的主阿!我们确以服从了我们的领袖和我们的伟人,是他们使我们违背了正道。”

 
12
 
 

第十三 伊斯兰教所提出的思考的源泉 
《古兰经》在号召人们要深入思考的同时,也向人们启示了一些导致人的思想犯错误的途径。同时,也向人们展示了思考的源泉,即那些值得人思考的问题。使它们成为人们的知识和知识的源泉。
伊斯兰教并不主张人把自己的思想、能力投入到一些没有结果的事业之中。同时,也反对人去研究一些对人类没有利益的问题。先知穆罕默德把那些无济于事的知识称做是徒劳的,没有价值的知识。他号召人们应该投入到那些可以深入其中,并有益于人类的科学研究之中。《古兰经》一共展示出了三个有益的思想源泉:
大自然:
《古兰经》认为所有人能感觉到的大自然都是人应该思考的内容,比如,大地、天空、星星、太阳、月亮、云彩、雨、风的走向、船在大海中的航行、花草树木、动物等。《古兰经》第十章第101节经文讲道:“你当告诉人们,你们应当观察天地间的一切。”
历史:
在《古兰经》中有许许多多的经文号召人们对过去的民族进行研究,把这作为是获得知识的源泉。从《古兰经》的角度来说,人类历史和其变化均遵循着一系列规律。人类的荣辱、成功与失败、幸福与不幸均是遵循着一系列精密规律的。认识那些规律将会使当代历史受到控制。从而使其向人类幸福的方向前进。《古兰经》第三章第137节经文说道:“有许多常道在你们之前已经逝去,故你们应当在大地上旅行,以观察否认真主者的结局是怎样的。”
人的良心:
《古兰经》把人的良心称为是特殊的认识源泉。《古兰经》认为所有的创造物都是发展真理的迹象。《古兰经》把人之外的世界称作是天际,而把人的内部世界称作是自身。《古兰经》第四十一章第53节经文讲道:“我将在四方和他们的自身中,把我的许多迹象昭示他们,直到他们明白《古兰经》确是真理。” 鉴于此,人的良心具有着特殊的重要性。
德国哲学家康德留有一句世界名言。这句话写在他的墓碑上。他说道:“有两个东西使人类感到赞叹不已,一个是人头上布满了星星的天空,另一个是人的良心。”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