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与先知

启示与先知0%

启示与先知 作者:
制作团队: 教义学
页: 1

启示与先知

作者: 穆尔特扎·穆塔赫里 著
制作团队:

页: 1
访问: 7403
下载: 327

补充说明:

书籍内搜索
  • 开始
  • 前一个
  • 1 /
  • 下一个
  • 结束
  •  
  • 访问: 7403 / 下载: 327
大小 大小 大小
启示与先知

启示与先知

作者:
中国的
启示与先知
 




穆尔特扎·穆塔赫里 著
候赛因·马生贵
阿米娜·刘 丽 译
马智雄 校
普遍性引导
信仰启示与先知是对世界和人的一种认识。也就是说引导的普遍原则,充满于整个存在之中,同时也是伊斯兰一神论世界观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真主是本体上必然存在的,本体上必然存在指的是从一切方面来论都是必须存在的,整个宇宙中的一切存在物,无不领受着真主的恩泽与关怀,同时在它们走向完美的道路中均得到真主的引导。这一引导是包括宇宙中的每一样存在物的。从微小的原子到巨大的星体,从最低贱的生物到万物之灵的人类。《古兰经》在谈到对人类,以及对植物、矿物和动物的引导时,均使用了启示一词。
在这个世界中没有一样事务是固定静止不变的,而是每时每刻都发生着变化和产生着运动,均在向着一个目的前进。
从另一方面,所有迹象均显示,在所有存在物中均存在着向其目的地前进的愿望和努力,也就是说,存在物依赖它自身所具有的神奇的力量向着它们的目的地前进。这一力量正就是我们所说的真主的引导。《古兰经》第二十章第٥٠节经文借先知穆萨之口对当时的法老说道:“我们的主,把天性赋予万物,而加以引导。”
我们的世界是具有目的的世界,也就是说,在存在物内部存在着追求完美目标的潜力。启示一词在《古兰经》中多次被重复使用。对该词使用的形式和在不同的地点对该词的使用均说明,《古兰经》并没有把启示局限于人类,而是针对所有事物,尤其是针对有生命的动物,《古兰经》中还讲到了真主对蜜蜂的启示。问题的根本是,启示和引导的层次和等级因存在物的完美程度各异而不同。
最高级的启示就是众先知所受的启示,这些启示是根据各时代人类的不同需求而降示的。它引导人类冲破物质界的障碍而向着形而上的目标前进。从另一方面,也为人类制订了使其社会生活得到保障的法制。
众先知犹如存在于人类中的接收台,他们是人类中的精华和最杰出的人。因此,他们才具有接收来自于幽玄世界的这一讯息——启示——的资格和能力。这一资格只有真主知道,因此《古兰经》第六章第124节经文中说道,“真主最知道应该把启示安置在什么地方。”
尽管启示是超出人的感觉和经验的范围之外的,但是,这一力量与其它许多力量一样完全可以通过它所产生的迹象来认识它。真主的启示对于接受启示者——先知的人格产生极大的影响。也就是说,将会赋予他力量,并在他的思想内部产生一场巨大的革命,这场革命是旨在使人向善,进步和获得人的资格而爆发的。因此,先知们从来都是用现实的眼光看待问题,完成工作,并遇事果断刚毅。在历史中,绝不曾有象众先知那样果断刚毅的人存在过。
众先知的特性
众先知通过启示而与存在的本源(真主)相联系,因此他们均具有许多特性。
一、 奇迹
任何一位得到真主派遣的先知都具有一种超常能力。他通过自己所拥有的一种或几种超常的能力而向人们显示,他拥有非凡的能力,这些能力证明,他(先知)所带来的是天启,他的宣教是完全正确的。
《古兰经》是伊斯兰的先知穆罕默德在真主的允许下证实他的宣传是完全正确的非凡凭证。阿耶提是先知的迹象和标志。鉴于这些迹象和标志是常人所鞭长莫及和力所不能的,因此,伊斯兰的教义学家们均称其为奇迹。《古兰经》转引道,每一个时代的人们均向其当时的先知提出要求,让他拿出自己的奇迹来,而众先知均对人们提出的这一合理要求给予了积极的回答。因为人们始终是在追求真理,如果没有奇迹的话,人们就无法辨清先知的真伪。在这之中,如果要求先知拿出奇迹并不是为了追求真理,而是做为一种交易,比如说,如果你能做某件事情,我们就接受你的宣教,那么,众先知是从来不接受这种要求的。《古兰经》中关于众先知的奇迹讲述了很多,如,复活死人,治愈疑难杂症,使手杖变成大蟒,预言未来将要发生的事件等。
二、 无罪
众先知的另一特性就是无罪。无罪在此指的是不犯错误也不犯罪。也就是说,众先知既不会受到自己私欲的影响,也不犯罪,同时在完成自己的工作中,也绝不会犯错误。由于他们既不会犯罪,也不会犯错误,因此,他们是最值得信赖和最可靠的人。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下众先知的这一特性是以哪一种形式出现的?是不是当他们将要犯罪或犯错误时,就会有一个无形的使者来象一个父亲在自己的孩子走路快要滑倒时扶他一把,不要使他滑倒那样,阻止先知们犯罪?还是先知们从根本上就不具有犯罪和犯错误的可能和因素,犹如天仙们之所以不奸淫是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欲望,或象一台计算机一样,它之所以不犯错误,是因为计算机没有思维的能力?还是众先知不犯错误不犯罪,是因为他们有着坚强的信念和信仰所致?在此需要肯定的是,众先知之所以不犯错误不犯罪,是因为他们拥有坚强的信念和信仰所致,这才是唯一正确的。
首先,我们给大家讲述一下众先知不犯罪这一问题。众所周知,人是一个可自由选择的存在物,在辨别了利与弊的基础上才从事每样工作的。因此,辨别在选择工作中起到着重要的作用。鉴于此,一个正常的有理智的人是不会做无益且有损于自己利益的事情的。比如一个有理智,热爱自己生活的人,是绝不会从悬崖上往下跳的,同时也不会去喝毒药的。
从信仰和警惕罪恶迹象的这个角度来说,人们是完全不同的,凡是信仰越坚定,越警惕犯罪的迹象的人,其犯罪和犯错误的可能性就越小。如果一个人的信仰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当他触到犯罪的边缘时,他立即就会意识到自己如果这样做了就等于是在玩火自焚,自己使自己往火坑里跳,因此就尽快地逃离犯罪的边缘。象这样的人犯罪的可能性几乎等于零。也就是说,他绝不会越雷池半步。这就是所谓的“无罪”或“不犯罪”。所以说,一个人之所以不犯罪和不犯错误,是因为他具有完美的信仰和强烈的敬畏感。
如果一个人是由于外部因素而迫使他远离罪恶,或是一个人从根本上来说,他不具有犯罪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他不犯罪就不能说具有完美的信仰。因为他仿佛一个被关在监狱里的人,他根本就没有犯罪的可能和机会。
现在我们再讲述一下众先知不犯错误这一问题。众先知之所以不犯错误,同样也是由于他们具有坚强的信念所致。人一生中在做任何一件事情时,时时都有犯错误的可能,如果人感情用事,或不理智地去对待工作的话,他马上就会犯错误,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小不慎则乱大谋。如果一个人在做某项工作之前,三思而后行,或充分利用自己的理智来完成这项工作的话,那出现错误的可能性就比较小。但是,如果一个人在完成工作中,既充分地运用自己的理智,同时与万事万物的创造者——真主——保持有联系,随时都得到真主的指导,那末,错误对于他来说,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在这种情况下,对于这样的人来说,根本就不存在犯错误的可能,更谈不上会有犯错误的事发生了。众先知就是这样的人,他们在做每一件事情时,不但充分地运用他们超常的理智,而且时刻得到着真主的指引。
三、众先知与天才之间的区别
顾名思义,所谓天才就是具有卓越的思考,理解和计算分析能力的人。也就是说,他是通过自己的感官来与事物联系,并运用自己的理智进行快速分析并推论出结果的。但即使是天才往往也会犯错误。先知除了运用自己的理智与思维能力之外,还拥有另一强大的力量——启示。而天才则不拥有这一力量。因此,天才与先知是无法比拟和不可同日而语的。因为只有在两种相同或相等的事物之间进行比较,这种比较才是正确的,否则就是错误的。天才与人的理智和思维能力有关,而先知们的超常能力则是与天启和存在的本源——真主——有关。因此,在天才与先知们之间作比较是一种错误的做法。
四、 先知们的领导
先知通过精神途径而倾向和接近真主。众先知首先培养和陶冶自己的情操,然后才以身作则教育和引导他人,并改造人们的生活,引导其向正确的方向前进。
在阿拉伯语中先知一词指的是带来信息的人,而使者一词指的是携带信息的人。
众先知把真主的信息传达给真主的仆人们,并唤醒和组织人类,使他们向着真主和取悦于真主的方向前进,先知们号召人类向着获得和平,纯洁,改良,推翻压迫,自由,正义,友爱,公正等美德的方向前进。同时他们还领导人们砸碎私欲的枷锁,推翻专政残暴的统治。因此,众先知领导人类,并组织和引导他们向着获得真主的喜悦,符合人类自身利益的方向前进。
五、 众先知的真诚目的
由于众先知的坚强后盾和靠山是真主,因此,众先知时刻也不会忽视真主交给他们的使命。他们均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也就是说,他们除了真主所要求他们引导世人的崇高目标之外,绝不会有其它任何私心杂念。他们在完成自己使命的过程中绝不会向人们索取丝毫报酬。《古兰经》众诗人章中概括地讲述了许多先知对待自己的民众所采取的行为方式。但是,每一位先知在向其民众传达真主的信息时,均面临到各种不同的和特殊的困难。《古兰经》曾多次重复提到众先知在传达自己的使命中向人们阐明的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我绝不向你们收取丝毫报酬”。因此,众先知们所传达的信息一直是果断的,铿锵有力和无以伦比的。
由于众先知深深地懂得自己是被派遣的先知,因此,他们对自己的使命,使命的重要性,和其产生的结果绝不会有丝毫的怀疑。他们从来都是理直气壮地向人们宣传自己的使命,同时也坚定不移地维护着自己的使命的。
先知穆萨和他的兄弟哈伦二人,身穿羊毛制外衣,拿着木杖,就这样简单朴素地来到法老面前,斩钉截铁地向法老宣布,如果你不接受我们的号召,那你的统治就到了尽头。如果你接受我们的号召,走我们所倡导的道路,我们将会保障你的尊严和荣耀。法老非常惊奇地说:“瞧,只要我追随他们,他们将保障我的尊严,否则竟扬言要推翻我!”
伊斯兰伟大的先知穆罕默德在他正式受命传达使命的最初几年,信仰伊斯兰的穆斯林人数可以说是屈指可数的几个人。在历史上称之为“警告日”那天召开的会议中,他邀请了白尼.哈希姆家族的达官贵族们来作客,在席间他向来宾们传达了他所肩负的使命,他坦率地向人们宣布,“你们的幸福与不幸,与你们跟随我、接受我的宣教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的这一讲话可谓语惊四座,在座的人们面面相觑,哑口无言地四散而去。
先知的叔叔艾布塔里布告诉先知,古莱什人让我转告你,如果你是为了地位权力而传教,那他们将拥戴你为国王,如果你是为了享受,他们将选最美丽的女子做你的妻子,如果你是为了钱财而传教,那他们将使你成为他们中最富有的人,只要你放弃你的宣教。先知听了这番话后说道:“指真主起誓,那怕是把太阳放到我的右肩,把月亮放在我的左肩上,我也绝不放弃我的宣教。”
正如在领导人类中的有依靠启示的力量与真主保持联系,才可避免犯罪和犯错误一样,坚定不移,果断,刚毅也是先知不可缺少的特性。
六、 先知们的建设性努力
众先知为造就个人和社会而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换句话说,众先知是为了人类的幸福而努力奋斗的。众先知绝不可能、也绝不会做腐蚀个人,毁坏社会的事。如果某人宣称自己是先知,他的宣传是旨在使人类步入腐败,淫荡,坠落和使整个社会走向毁坏和灭亡,那他的这种宣教方式就充分地说明他是一个伪先知,他所说的一切都是谎言。
七、 众先知进行的斗争
可以证明和鉴别先知的真伪的另一标志就是,众先知一直与多神崇拜,迷信,愚昧,压迫,专制和犯罪做坚决的斗争。一个由真主派遣的使者在他所传达的使命和信息中,绝不会带有多神崇拜的色彩或助纣为虐的倾向,或是面对多神崇拜、愚昧、迷信、压迫、剥削、专制残暴而保持沉默,袖手旁观,置若罔闻。
一神论,理性,公正这些均是所有先知宣教的原则。只有建立在这种原则基础之上的宣教,才是奇迹,才值得研究和求证。如果某人在其宣教中要求人们信仰反一神论,反理性和反公正的信仰和思想,并支持残暴专制的话,那他的宣教和使命就不值得研究和求证,也不是奇迹。同样,如果是一个犯罪做恶,无能力领导人类的人,而且他的宣教不具有建设性,然而却宣称他是先知,那他的使命和传达的信息就更不值得研究和求证,更不是奇迹了,即使这样的人能玩弄一些奇迹,但理智绝不允许人们去追随这样的人。
八、 众先知所具有的人的特性
尽管众先知具有许多超常之处,如奇迹,不犯罪和不犯错误,是一个英明的领导者,卓越的建设者,敢于和多神崇拜,迷信和专制残暴做斗争者。但是众先知在许多方面也完全与普通人一样,与普通人一样需要吃饭,需要喝水,得用自己的脚走路,需要娶妻生子,最终也会和普通人一样死去。总而言之,凡是常人们所需要的,先知们同样需要,他们与普通人一样肩负自己的职责和义务。这些职责和义务则通过他们传达给人们,而他们自己本身毫无例外也是人们中的一员。对于其他人来说是合法或非法的事务对于他们来说也毫不例外,有时候,先知需要完成多于他人好几倍的义务。比如说,做夜功拜,对于先知来说是义务,而对于普通人来说则是嘉行,而不是义务。
众先知在履行义务和职责方面责无旁贷,他们要比普通人更加害怕真主,他们要比他人更多地崇拜真主。他们做礼拜,把斋,交纳天课,对人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他们从来都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先知和普通人之间的区别,就在于先知有接受启示和传达启示的必备条件。但启示绝不会使先知超出人的范围,而是使先知成为人类的表率和学习的最优秀榜样。
九、 拥有法典的先知们
众先知共分两类:
第一类是《古兰经》称其为具有决心和意志的先知们。这类先知们的确切情况人类是不太了解的,尤其是《古兰经》中只讲述了一部分先知们的故事,如果《古兰经》明确指出,在《古兰经》中讲述了所有先知的经历和故事,那我们可以根据《古兰经》所讲到的先知来定他们的人数。但是,我们从《古兰经》中所了解到的是:先知努哈、伊卜拉欣、穆萨、尔萨和最后一位先知穆罕默德属于拥有法典的先知。这几位先知分别接到了一系列法规,他们把这些法规传达给人类,根据这些法规来教育和引导人类。
第二类先知是那些不拥有法典的先知。他们只奉命传播和推行当时所存在的法规,绝大多数先知均属于这一类。如,先知呼德、萨里哈、鲁特、伊斯哈格、叶尔孤白,尤素夫、尤希尔、舒埃布、哈尤泽凯里亚和叶哈雅等。
众先知的历史性作用
众先知在整个历史的长河中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呢?还是起到了消极作用?还是根本就没有起到作用?如果他们起了作用的话,请问他们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值得肯定的是,众先知在整个历史的长河中起了具有重大影响的作用,他们并不是些碌碌无为的人,这一点甚至连反宗教的人们也无法否认。众先知在历史上是民族的一股强大的力量的表现。在过去,一个民族的力量分两种,一种是一个民族骁勇,能征善战;而另一种力量则是产生于这个民族的先知和宗教领袖们所倡导的信仰。在此我们谈论的并不是众先知依靠宗教的力量而成为一股力量,我们谈论的是对这一力量的运用。就此产生有不同的观点。
一、 有一部分人在他们的作品中通过一个简单的推理就断言,众先知在历史上只起了消极作用。他们扬言,众先知的倾向是注重精神和反对尘世的。众先知教导的核心问题就是让人们抛弃尘世而注重后世,即通常所说的让人们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之类的思想。鉴于此,众先知和宗教一直是这种思想的体现,宗教一直在倡导人看破红尘,这一思想就等于是阻止人类向前发展和向上。因此,他们说众先知在历史上的作用是消极的。一般来说那些佯装思想开明的人爱发表这样的观点。
二、 另一部分人则以另一种方式称众先知的作用是消极的,这些人与以上那些人的观点正好相反。他们认为众先知的倾向是注重尘世的,众先知所倡导的,让人们注重精神和后世,只是一种欺骗性手段,是他们对自己注重尘世倾向的掩盖。众先知只所以这样做,只是为了维护自身的现状和为富豪贵族阶级服务,这也是有损于下层阶级利益的,是旨在与社会完美进行斗争。这伙人宣称,历史犹如任何辩证运动的另一种现象,也就是说,运动产生于矛盾,随着财产的出现,社会分成了两个对立的阶级,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统治阶级始终在尽力地维护自己的现状和特权,尽管生产工具在不可避免地得到完善,但他们仍希望使社会尽量保持原有的状况。但是随着生产工具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被统治阶级希望改变自己的状况,使一种更为完美的状况来取代他们现有的状况。统治阶级在三个方面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宗教、政府和财产。换句话说,是权力因素、财富因素、欺骗因素。宗教领袖的作用就是为了统治者和剥削者们的利益而欺骗和麻痹被统治者们。宗教领袖们所倡导的重后世思想并不是真实的,只是一种欺骗手段。他们掩盖注重尘世的倾向,只是为了麻痹被统治阶级和革命者而已。众先知在历史上起的作用是消极的,因为他们一直站在统治阶级的一边,为达官贵族们的利益服务。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就是这样的。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宗教、政府、财富这三个因素是财产的产物,在整个历史中一直是与劳动人民作对的因素。
三、 另一部分人与前面我们讲到的那两种人的观点也完全不同,他们用另一种方式来解释历史。与此同时,他们也认为,众先知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是消极的。这些人宣称,自然和历史完美的规律是建立在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基础之上。强大是历史向前发展的因素,软弱是停滞和倒退的因素。宗教是弱者为对付强者而发明的工具,宗教领袖们所倡导的公正,自由,正直,正确,合理,仁爱,怜悯,互助合作等等,这种奴役性伦理道德是为弱者,也就是为倒退阶级的利益服务的,这是一种反完美的,有损于强者阶层利益的思想,它将会使强者们的良心受到影响,将会成为弱者消亡和优化人种的进程中的一大障碍。鉴于此,由于众先知是“奴役性伦理道德”的倡导者,同时也是“统治权道德”的反对者,他们是阻止历史与社会走向完美的因素。因此,他们在历史中所起的作用是消极的。德国著名唯物主义哲学家尼采就主张这种观点。
四、 还有一部分人,他们中甚至有些人否认宗教,但他们认为,众先知在历史上,在社会完美的进程中起了积极有益的作用。这些人一方面很重视众先知的道德与社会教育内容;另一方面,他们也非常重视历史的现实性。他们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即:众先知在历史上在改良和推动社会向前发展中起到了根本性作用。人类文明分为两部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谓物质文明指的是工业和技术文明,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而完美。直至今日,精神文明与人类的人道主义关系息息相联,物质文明也可归功于众先知的教导。在精神文明的抚育下物质文明也在得到发展。因此,众先知在精神文明得以完美的进程中起了直接作用,而在物质文明的完美进程中只起了间接的作用。
在这些人看来,众先知的教导在历史上所起的积极作用是不值一提的。但其中的一部分人却认为,众先知的教导所起的积极作用已成为过去,今天这样的教导其使命已宣告结束。他们宣称,随着科学的发展、宗教教导已失去了其作用。但另有一部分人则宣称,宗教信仰和意识形态的作用是科学进步所绝对无法替代的,同样哲学流派也无法取代宗教信仰的作用。历史上众先知所起的不同作用中往往会有这样的问题出现,即:人类社会感情的完美会导致宗教教导的后盾失去需要。但是,值得肯定的是,众先知在历史上所起的最根本作用无论是在过去还是在将来,都将一如继往地富有其生命力。下面我们再给大家讲述众先知的教导在历史完美的进程中发挥的巨大影响。
一、 教育
在过去教育一直是宗教的动因,宗教动因一直是老师和父母的伙伴和帮手。这就使社会感情的完美对宗教动因的需要被消除。
二、 树立实践诺言,信守盟约的标准
人类的社会生活是建立在遵守盟约,实践诺言,恪守信用的基础之上的,守约是人类文明中人性的一个支柱,宗教一直起到着这一作用,至今无法替代。
从整体上来说,宗教是道德和人道主义价值的坚实后盾。道德价值如果没有宗教作后盾,马上就会变成一文不值的钞票。
三、 把人从社会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众先知在与专制、世袭、暴虐进行的斗争中起了根本性的作用。《古兰经》中关于众先知的这一作用多次做了强调。第一、建立公正是派遣众先知的目的。第二、在《古兰经》讲述的故事中重复讲述了众先知与专政暴虐势力进行斗争的经过。部分《古兰经》经文明确指出,与众先知对立和斗争的阶级一直都是残暴的统治阶级。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者们宣称,宗教,政府和财富是统治阶级的三个不同的面孔,同时也是反对劳动人民和受压迫者的工具,这种观点与历史铁的事实是背道而驰的。然而比这种观点更荒谬的仍大有人在,与马克思的观点正好相反,尼采认为,唯一使社会得以完善和向前发展的阶级是有钱有势力的上层阶级。由于宗教支持受压迫的弱小贫民,因此成为导致社会停滞和倒退的因素。社会在其走向完美的道路中在不断地飞速发展,难道说是原始人的法律一直统治着人类不成?在马克思看来,社会得以完美的因素是劳动人民,众先知是反对这一贫民阶级的。马克思说,宗教是统治者和资产阶级发明的东西,而尼采却说,宗教是受压迫的贫民百姓发明的东西,马克思的错误在于,第一、他认为历史纯粹是建立在阶级利益矛盾的基础之上,他忽视了历史的人道主义的一面,第二、他认为,使得社会走向完美的唯一因素是受压迫的人民,第三、是他把众先知列入了统治阶级的行列。而尼采的错误在于,他认为只有拥有权力的阶级才是历史得以完美的因素,也就是说,最优越的人是最有权势的人,只有有权有势者,才是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的因素。
派遣先知的目的
众先知在人类完美的进程中所起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明确。如今又提出了另一个问题,即:派遣众先知、使者、降示天经的根本和最终目的是什么?众先知所强调的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
也许有人会说,派遣众先知的根本原因就是引导人类,使人类获得幸福,得到拯救,引人向善,使人类获得成功。
无疑,众先知是为了引导人类走上正道,使人类获得拯救,幸福,成功而被派遣的。但这并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问题的关键是,这一正道的最终目的是哪里?试问在这个学派看来,人类的幸福在哪里?这一学派为人类明确了什么样的身份,以使人类从各种困扰和痛苦中得到拯救?请问在这一学派看来最终的成功又指的是什么样的成功?
在《古兰经》中,不但谈到了所有这些问题,而且还明确地声明,只有两个问题是众先知被派遣的根本目的,众先知的所有教导均是这两个问题的前奏与阐述。这两个问题就是,第一、认识和接近真主,第二、是在人类社会中建立公正。
《古兰经》第三十三章第45-46节经文讲道:
“先知啊!我确已派遣你为见证者,为报喜者,为警告者,为奉真主之命而召人于真主者,为灿烂的明灯。”
本节经文中所讲的“召人于真主者”就是派遣先知的根本目的。另外,关于所有先知,《古兰经》第五十七章第25节经文讲道:
“我确已派遣我的众使者,去传达我的许多明证,并降示天经和公平,以便众人谨守公道。”
这一段经文明确地指出,派遣众先知的根本目的就是在人类社会中建立公正,号召人们倾向真主。接近真主指的是号召人们在理论和行动中均信仰独一的真主。在社会中建立公正指的是在社会行动中建立信仰独一真主的一神论世界观。
一种宗教还是多种宗教
宗教学家和历史学家们一般都把宗教以多种宗教的形式来进行研究。比如,伊卜拉欣的宗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凡是拥有自己教律教典的先知都是那一宗教的创立者。
但是《古兰经》关于宗教则有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术语。在《古兰经》看来,真主的宗教从人祖阿丹(亚当)到封印万圣的使者——先知穆罕默德均是同一个宗教。所有先知,无论是拥有教典,还是不拥有教典的先知全部宣传的是同一思想和世界观。全部走的是同一路线。众先知在原则性问题上完全相同,他们只是在一系列次要的细节问题上有所不同。这是由于时代,地理环境和人们的特性不同之故。也就是说,众先知的目标一致,只是达到目标的方法和形式各异罢了。另外,从各先知的教导的水平来论,后辈先知的教导是对前辈的补充和完善,也就是说众先知教导的基础相同,但究其水平有高有低,这是由于人类在不断地完美,社会在不断地向前发展所致。比如说伊斯兰教关于世界的起源,后世和世界所具有的认识和理论,从问题的水平上来论与前辈先知们的认识和理论有着天地之差。换句话说,人类面对众先知提出的学说和教导犹如一个学生一样,他必须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一步一步地升级,这是宗教在得以逐步完美中所需的正常现象,而不是宗教之间的分歧。《古兰经》中关于宗教一词从来都用的是单数,绝没有用过宗教一词的复数。在《古兰经》看来,在整个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所出现的均是一种宗教而不是多种宗教。先知与天才和哲学家之间的区别在于,哲学有各自专门的学派,因此,在世界上经常存在着各种各样不同的哲学,它们并不是统一的。但是众先知从来都是承前启后,相互肯定,他们从来不相互否定。如果某一先知与另一先知是同时代的人,那他们俩所奉行的法律和教规则完全相同。
《古兰经》明确指出,众先知是由一个根上产生出的不同的枝杈,前辈的先知以将要出现的后辈先知向人们报喜讯,而后辈的先知则肯定和证实前辈的先知。就此《古兰经》第三章第81节经文讲道:
“当时,真主与众先知缔约说:‘我已赏赐你们经典,你们必须确信他,必须辅助他。’他说:‘你们承认吗?你们愿意为此事而与我缔约吗?’他们说:‘我们承认了。’他说:‘那末,你们作证吧!我也和你们一同作证。’”
《古兰经》告诉我们,从人类的始祖阿丹起到最后一位先知穆罕默德,真主的宗教始终是一个,而不是若干个,《古兰经》把这一宗教统称为伊斯兰教。当然,并不是说在每一个时代均把其时代的宗教称作伊斯兰教,而是说宗教最优美和完美的名称是伊斯兰,正如《古兰经》第三章第19节经文和第68节经文所说:
“真主最喜悦的宗教是伊斯兰教。”
“易卜拉欣既不是犹太教徒,也不是基督教徒,他是一个崇信正教的穆斯林。”
最后一位先知
我们说过,众先知所传达的信息是一个,他们均同出一辙,他们之间只是在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上有异议。众先知均出于同一宗教,这一宗教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完美和发展而循序渐进地完整展现给人类,最终达到了它的顶峰。因此,众先知的使命也随着宗教达到了完美而宣告结束。使得宗教完全达到完美的顶峰,并正式宣布众先知的使命已完全告终的是最后一位先知——伊斯兰伟大的先知穆罕默德.本.阿卜杜拉。他是真主的宗教的集大成者和完美者,也是真主向人类派遣的所有先知中的最后一位先知,他为人类带来了最完美的天启——《古兰经》,正如《古兰经》第六章第115节经文讲道:
“你的主的言辞是最诚实、最公正的,绝没有人能变更他的言辞。他确是全聪的,确是全知的。”
现在让我们看一下,为什么在古时候不时地有新的先知接踵而来。尽管其中大多数先知并不是拥有教律的先知,他们大多只是为了执行现有的教律而被派遣的。然而,为什么在先知穆罕默德之后这一进程却宣告结束,不仅任何一位拥有教律的先知不会再出现,而且连传教的先知也没有,也将不会出现?为什么?!在此我们为大家概括地讲述一下古时候不断地派遣先知的原因。
不断地派遣先知的原
鉴于派遣先知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进程,宗教只是一个事实。因此,在古时候要不断地派遣携带教律和宣教的先知。然而继先知穆罕默德之后派遣先知的进程终于宣告结束的原因如下:
第一、 古时候人们的思想和文化均不成熟,不具备完整地背记天经的能力。因此古时候的天经均遭到了歪曲和篡改,或全部消失。鉴于此,这些启示必须经常更新。《古兰经》是在十四世纪前下降的,这时人类可以说已基本上渡过了自己的童年期,人类已具备了背记科学和宗教语录的能力。因此,最后一部天启——《古兰经》被完整无缺地保存下来而未遭到丝毫歪曲和篡改。每当下降《古兰经》经文之后,广大穆斯林立即把它牢记在自己心中,并记录在树皮或羊皮上。因此,《古兰经》丝毫没有遭到歪曲,篡改或删减。这就是在古时候不断地派遣先知的原因之一。
第二、 在古时候,人类由于在思想上还不太成熟,无能接受为自己的前途绘制出的完整的蓝图。因此,他们必须一步步在他人的指导下循序渐进地向前进。但是在最后一位先知穆罕默德的时代,人类则已具备了接受为自己的前途而绘制出的蓝图的能力。所以不断派遣先知的时代也宣告结束。之所以要给他们不断地一个接一个地派遣先知和更新启示,是由于他们无能一次性接受完整的“生活计划”。随着人类的能力不断壮大,人们完全具备了接受完整的方案——《古兰经》的能力,因此在《古兰经》全部下降后最后一位先知的使命也宣告结束,人类在伊斯兰教的法典——《古兰经》的指引下向自己既定的目标前进。
第三、 绝大多数先知只是传教的先知,而不是携带经典的先知。携带经典的先知是屈指可数的几位。因此,负有传教使命的先知们则只是负责推广、传播、执行和解释其时代的教律与法规。而末代先知的时代是科学与知识的时代,因此,先知穆罕默德教民中的学者们通过认识和掌握伊斯兰的总的原则和认识时代的状况与条件,使宗教的原则与时代的需求结合在一起,他们根据时代的需求和人类所面临的各种新问题,从伊斯兰的总的原则中演绎出新的判断与法规,这项工作被称之为“创制”(依治提哈德)。伊斯兰杰出的学者们即肩负着传播宗教的先知们所肩负的传教职责,同时也肩负着携带教典和法规的先知们的部分职责。即:伊斯兰学者中具有演绎和创造能力的杰出学者(穆治太希德),可根据伊斯兰总的原则就一些时代新出现的问题而制订法规,以此在伊斯兰总的原则的框架内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地向前发展。
综上所述,我们已经明白,人类社会思想的成熟在结束先知使命中起着根本性作用,这一作用是几个方面的:
一、 保护天经不受歪曲。
二、 人类已达到了可一次性接受和运用完美的计划——《古兰经》的水平。
三、 思想的成熟和社会的发展使得伊斯兰的学者们有能力肩负起古时候的众先知们所肩负的推广、传播、执行宗教法规、命人行善、止人做恶的职责。因此继最后一位先知穆罕默德之后,人类不再需要新的先知出现,这一空缺完全被伊斯兰杰出的学者们所填补。
四、 从思想发育和成熟的角度来说,人类已达到了可以在“创制”的框架内正确解释和概括启示的应有水平,可以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区针对某一新出现的问题而从伊斯兰总的原则中找出与之相关的条款或原则,这也是伊斯兰的学者们所肩负的一大使命。
综上所述,我们已经明确,所谓最后一位先知或封印万圣的先知指的是,人类已不象古时候的人只通过启示的途径来获得宗教学说和教导,而是通过自己发达的思维能力和成熟的思想在伊斯兰总的原则的指导下获得教导和学说,因此人类不再需要有新的先知出现或新的启示下降。这就是先知穆罕默德是人类最后一位使者的根本原因。
最后一位先知的奇迹
《古兰经》是最后一位先知穆罕默德的永久性奇迹。以前的先知,如: 伊卜拉欣、穆萨、耶苏等,他们所拥有的奇迹并不是天经,而是其它方面的,如:使大火变的温凉而不伤人,使木杖变成大蟒,使死者复活等,显而易见,这样的奇迹只是暂时性的,是昙花一现的。但是最后一位先知的奇迹是他所带来的经典—《古兰经》。因此,最后一位先知的奇迹与其它先知的奇迹完全不同,是永久性的,而不是暂时的。
先知穆罕默德的奇迹《古兰经》,是适合于每一个时代和地区的,更适合于科技和文化高度发达的时代。科技越发展,越能发现《古兰经》中前人所没有发现的奇迹。同样,《古兰经》的永恒性与其使命的永恒性是相吻合的,也就是说,《古兰经》的使命是不会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也不会被时代发展的潮流所淘汰。
《古兰经》有许多节经文明确地宣布了《古兰经》的奇迹和非人类的杰作。如《古兰经》第二章节٢٣节经文讲道:“如果你们怀疑我所降示给我的仆人的经典,那末,你们试拟作一章。”同时,《古兰经》中也讲到了先知穆罕默德除《古兰经》之外所拥有的其它奇迹。
在《古兰经》中讲道了有关奇迹的许多问题,比如:众先知的使命必须伴随有奇迹。众先知的奇迹具有说服力,也是铁的证据。同时也须征得真主的允许。众先知带来奇迹是为了证实自己所宣传的使命是真实的。众先知从来都不因为人们的要求和建议而拿来奇迹,也就是说他们不会因为任何人的要求而随时随地就带来奇迹。
《古兰经》中同样还转引了以前的先知,如伊卜拉欣、努哈、鲁特、萨立哈、呼德、穆萨、耶苏等先知的奇迹,并证实其正确性是无可非议的。
有许多东方学家和基督教牧师们引证《古兰经》说,先知穆罕默德面对多神教徒提出拿来奇迹的要求作出了否定的答复。他们宣称,伊斯兰的先知对人们说:“我除了《古兰经》之外再没有奇迹。如果你们接受《古兰经》是奇迹,你们就接受,如果不接受,我也无能为力。”穆斯林当中有些思想开明人士也接受这样的观点,他们这样辩解,即:奇迹是证据,但对于那些天才和好奇心极强的儿童来说是一种具有说服性的证据,但已经成熟的人则对这种事情不屑一顾,他们所追求的是符合逻辑的东西。由于先知的时代是一个崇尚理性和逻辑的时代,而不是充满了幻想的时代,因此,先知穆罕默德在真主的准承下只以《古兰经》回答所有提出让他拿出奇迹的要求。这些人所引证的就是,《古兰经》第十七章第٩٠-٩٣节经文讲道:
“他们说:‘我们绝不信你,直到你为我们而使一道源泉从地下涌出,或者你有一座园圃,种植着椰枣和葡萄,你使河流贯穿其间,或者你使天如你所说的那样,一块块地落在我们的头上,或者你请真主和众天神来保证,或者你有一所黄金屋,或者你升上天去,我们绝不信你升天,直到你降示我们所能阅读的经典。’你说:‘赞颂我的主超绝万物!我只是一个曾奉使命的凡人。’”他们声称,这几节《古兰经》文证明,多神教徒们曾向先知穆罕默德索要除《古兰经》之外的奇迹,但先知拒绝了他们。
我们不同意这种观点,我们将对下列几个问题做出必要的阐述:
一、 伊斯兰的先知除了《古兰经》之外,再没有过奇迹,面对多神教徒提出的让他拿出除《古兰经》之外的奇迹的要求,他一口拒绝,《古兰经》第十七章第٩٠-٩٣节经文就证明了这一点。
二、 奇迹的价值和作用有多大?请问,奇迹是人类远古时期的产物,它与理智和逻辑是水火不相溶的。难道那些哲人们和皇帝国王们也对此做出这样的辩解?众先知被迫对此做出这样的辩解,使人们诚服于他们,而伊斯兰的先知穆罕默德则例外,他的奇迹是符合人类理智与逻辑的经典。
三、 伊斯兰的先知穆罕默德力求使人们抛弃那些不正常之事和奇迹,而转向符合理智与逻辑的问题,并使他们把自己对奇异和古怪之事所具有的热情用在符合现实与事实的事上。
《古兰经》之外的奇迹
伊斯兰的先知穆罕默德除了《古兰经》之外是不是再没有过其它奇迹?除了历史和连续不断的圣训之外,这一问题是违背《古兰经》明文的。在《古兰经》中明确的讲道,先知穆罕默德曾经使月亮一分为二,《古兰经》还讲述了先知一晚上从麦加到圣城耶路撒冷,并在黎明前返回,以及先知登宵的问题。《古兰经》第十七章第一节经文讲道:“赞美真主超绝万物,他在一夜之间使他的仆人,从禁寺行到远寺,他在远寺的四周降福,以便我昭示他我的一部分迹象。”
正如《古兰经》第六十六章第三节经文讲的那样,先知曾把一个秘密告诉了他的一位妻子,然而,这位妻子马上把这一秘密告诉了另外一个妻子,先知去问他的妻子,你为什么把我告诉你的秘密告诉了其他人?同时他还告诉他的这位妻子,把他的秘密中的哪一部分泄露了出去,哪一部分没有泄露出去,因此他的妻子极为惊奇地问,这事你是怎么知道的?先知告诉她,是真主让我知道的。
一些人引证《古兰经》第十七章第٩٠-٩٣节经文说先知拒绝向人们出示其它奇迹,这是由于他们对《古兰经》没有透彻的理解所致,在这几节经文中所讲的,那些索要奇迹的人们只所以遭到先知的果断回绝,是因为他们纯粹是在无理取闹。同时,他们并不是真心实意的信仰先知穆罕默德的宗教而向先知索取奇迹,而是拿信仰先知的宗教来与先知做一笔交易。比如在第十七章第٩٠-٩٣节经文中他们讲道:“我们绝不信你,直到你为我们而使一道源泉从地下涌出……。”也就是说,他们信仰先知的宗教的前题与条件就是先知要为他们带来利益,使麦加这个不毛之地中流出许多源泉,或是,拥有一个其中有小河流过的椰枣园,或是能拥有一座用黄金铸成的住宅,这一切均是顽固的多神教徒们所提出的一种交易。他们还提出,要么你让石头从天上落下,正如你所讲的,在后世来临时将出现的刑法那样,要么你让真主和众天仙出现在我们的眼前,要么你拿来一本里面写有我们名字,我们可以以其引以为荣的天经,否则我们绝不信仰你的宗教。因此先知面对多神教徒们提出的这一系列交易式的要求,给予了果断的回绝。因为他们提出的要求并不是为了追求真理,而是为了做一笔交易和获得自身的利益。
这些多神教徒们以为,先知拥有带来奇迹的能力,因此,他可以随心所欲地带来任何奇迹,他们就提出了诸如冒出源泉,拥有黄金屋,在做一项生意之前告诉他们生意的成败等的荒唐要求。然而,奇迹犹如启示一样,启示并不是先知可以随心所欲就能得到的,先知只是从真主那里接受启示,下降什么启示完全在于真主,并不在于先知,所以奇迹也是如此。正如《古兰经》第二十九章第٥٠节经文讲道:“他们说:‘怎么没有一种迹象从他的主降临他呢?’你说:‘迹象只在真主那里,我只是一个坦率的警告者。’”
《古兰经》第六章第٥٠节经文讲道:
“你说:‘我不对你们说:我有真主的一切宝藏。我也不对你们说:我能知幽玄。我也不对你们说:我是一个天仙。我只是遵从我所受的启示。’”
《古兰经》第七章第١٨٨节经文讲道:
“你说:“除真主所意欲的外,我不能掌握自己的祸福。假若我能知幽玄,我必已获得了很多的福利,不遭灾殃了。”
这几节经文是让先知告诉那些唯利是图的多神教徒们,如果我知道幽玄的话,那我通过这一途径早已获得了许多财富。这是在告诉他们,知道幽玄只是在奇迹的水平上,是为了特定的目的和通过启示而获得的,如果我可以随心所欲想知道什么就知道什么,那我在使你们富有前首先早已使我自己富有了。
《古兰经》第七十二章第٢٦-٢٧节经文讲道:
“他是全知幽玄的,他不让任何人窥见他的幽玄,除非是他所喜悦的使者。”
在《古兰经》中多次讲述了使者们的奇迹,比如,伊卜拉欣圣人的奇迹,穆萨,耶苏,等先知的奇迹。鉴于此,为什么人们向前辈的这些先知们索要奇迹时,那些先知们满足了人们的要求,为什么人们要求先知穆罕默德拿出奇迹时,他就说:“荣耀归于真主,我只不过是象你们一样的人,被真主派遣为使者而已”。难道人们就不会问他,难道你自己没有说前辈的先知们都拿来了什么样的奇迹,难道说他们不是人和使者?难道说在《古兰经》中会出现这样的矛盾?难道那些多神教徒们就明白这一矛盾?
如果这一逻辑是正确的,那先知穆罕默德就应该说:荣耀归于真主,我是所有被派遣的使者中的最后一位使者,因此,我是有别于其他所有先知的,你们不要要求我拿出象其他使者们所拿出的奇迹。然而先知穆罕默德却说,我也是与其他使者一样的使者。
因此,显而易见,多神教徒们要求先知拿出的奇迹并不是为了揭示和追求真理。因为这样的无理要求是会遭到所有先知的拒绝的。先知穆罕默德只所以说,荣耀归于真主,我只是一个被派遣的凡人使者,其意思是说,你们所提出的要求并不是为了从先知和使者上寻求真理,因此,使者们也就没有必要对其作出肯定的回答,因为他们所提出的要求只是一种交易而已。
一般来说,人们都比较热衷于创造奇迹,但是,这是否会使我们否认除《古兰经》之外,先知的其它奇迹?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奇迹(MO’JEZ)和特异功能(KARAMAT)之间是具有区别的。奇迹(MO’JEZ)指的是神圣的奇迹,是专门用来肯定某一神圣的使命,是为了阐明神圣的意旨,同时也是局限于特殊的条件的。而特异功能(KARAMAT)则是一件超常的事,它产生于人的精神和一个完美或半完美的人的“意念”,它并不是为了证实神圣的意旨。特异功能是非常常见的,普通人只要通过一段时间的修练就可以获得某一特异的功能。但是先知所拥有的奇迹则是真主赋予他的“大印”,是专门用来证实先知的真伪的,而特异功能则完全不具有这一点。
从《古兰经》的角度来说,奇迹的价值与作用是什么?
《古兰经》认为,万事万物均是真主的迹象和证明,是真主存在的果断证据,并认为,众先知的奇迹也是迹象和明证,是证明先知身份的果断证据和附合理性的证据。
《古兰经》非常详细地讨论了奇迹这一问题。人们向先知提出的要求,只要它是符合理性和逻辑的,都得到了先知的积极的回答。但是,如果人们向先知提出的要求并不是为了证明先知及其使命的正确性,而是为了从中获得利益或从中取乐的话,先知绝不会答应,《古兰经》中有很多经文讲述了奇迹的问题,《古兰经》中丝毫也没有说奇迹是为了说服那些头脑简单,或比较幼稚的普通人,而是将《古兰经》称为“明证”。
先知的引导
由于最后一位先知的奇迹是经典,因此是永恒性的。这部经典的奇迹性随着时间的流逝会更加明确地显露出来。今天,《古兰经》的美妙和精彩绝伦对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来说要比过去的人更加明确,也就是说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从《古兰经》中所发现的新的东西过去的人却没有这种殊荣。有知识有头脑的学者要比普通人更能深刻地理解《古兰经》的奇迹所在。最后一位先知的奇迹是具有符合最后一位先知所生活的时代的特点的经典。但是,这部经典式的奇迹是否把人类从一些虚幻的东西引向具体实在,从非理性引向理性和逻辑,从形而上学引向自然?先知穆罕默德做出努力,是否让人们从一些超常的事情和特异功能转向理性、科学、自然、社会和道德的问题,并使他们抛弃那些奇异的问题而重视起现实的问题?
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们必须要说的是,所有先知均号召人们信仰幽玄的东西,只有先知穆罕默德号召人们信仰一些具体可见的东西,既然如此,那为什么《古兰经》中有几百段经文专门讲述了奇异的东西?毋庸置疑,《古兰经》的一大根本特性就是号召人们研究大自然,因为大自然是真主的各种迹象。但是,号召人们研究和观察大自然并不意谓着,不让人们重视一些超自然的现象。恰恰相反,《古兰经》号召人们观察和研究大自然,是为了让人们穿越大自然而达到形而上学的世界。从《古兰经》的角度来看,幽玄的世界的道路是从具体可见的事物开始,形而上学是从自然开始,理性认识是从感性认识开始。先知穆罕默德的最重要工作就是号召那些曾经只接受非自然事务的人们接受理性,逻辑和科学,同时他也号召那些只接受自然和感性事务的人们接受和认识更具有逻辑性和更加崇高的事务。
宗教,尤其是伊斯兰教所展现出的世界,与纯科学和哲学所展现出的世界之间的根本区别用威廉·吉姆斯的话来说就是:在宗教的世界机制中除了物质因素之外,还存在着其它因素,除了人类已经认识的法律之外,还存在着一系列法律。
《古兰经》并不愿意使对自然和感性事物的重视取代对形而上学和非感性事物的重视。《古兰经》在此方面的重要性就是,它在号召人们重视自然界的同时,还号召人们信仰幽玄和形而上学的东西。比如《古兰经》第二章第٢-٣节经文讲道:“那部经典其中毫无怀疑,是敬畏者们的向导,那些敬畏者们他们相信幽玄。”
《古兰经》与其它天启经典和神圣的圣训之间的区别就是,《古兰经》并不是人类的杰作,而是天启,它并非是人类的话语,而是人类所望尘莫及的。因此《古兰经》第十七章第٨٨节经文讲道:“你说:‘如果人类和精灵联合起来,创造一部象这样的《《古兰经》》,那末,他们即使互相帮助,也必不能创造象这样的妙文。’”
德黑兰大学文学院大学生出版的名为《法拉格》的刊物,刊登了一篇题为《《古兰经》与电脑》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建议把《古兰经》的词语转换成电脑符号,利用这一人类文明的伟大象征来发现《古兰经》的真缔。这一建议是非常适宜的。这篇文章首先讲到了部分埃及学者和部分伊朗学者在此方面所做的工作,然后又以题为“怎样才能肯定《古兰经》的奇迹性”开展了一场精彩的讨论,在这篇文章中证实,在整个二十三年中降示给先知穆罕默德的《古兰经》文,其降示过程是一个极为有规律和精确的线索,在这篇文章中讲道:《古兰经》的语言是那样的精妙绝伦,凭人的能力在一年中是作不出其中的一段的,尤其是,它并不象科学或文学作品,其作者可以在某一固定的时间写出,《古兰经》是先知在二十三年颠泊流离的生活中传达给人类的,它并不象一本其作者可以在一个固定的时间和固定的领域或针对某一固定的问题而创作出的书籍。《古兰经》是一部包罗万象的经典,它是根据社会的需求和为对各种问题作出回答而逐步降示的。
《古兰经》
《古兰经》是世界亿万穆斯林的天经,是伊斯兰伟大先知穆罕默德的永恒性奇迹。这部经典是在二十三年的时间内逐渐降示给真主的使者的。《古兰经》既是先知穆罕默德的经典,同时,也是他的奇迹所在。先知穆罕默德向人们宣读了《古兰经》后,《古兰经》经文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人们,致使他们纷纷地加入了伊斯兰教。关于这一问题的历史书籍是不胜枚举的。《古兰经》共有١١٤章,大约六千二百零五节经文,约有七万八千个词。广大穆斯林从伊斯兰教初期,至今对《古兰经》有着特殊的重视。《古兰经》在先知穆罕默德时期,经他任命的被称为天启的记录者们,记录了下来,除此之外,穆斯林不分男女老少均对诵读和背记全部或部分《古兰经》章节具有着特殊的爱好。他们不但在礼拜中诵读《古兰经》,就是在其它时间也同样诵读《古兰经》,他们从《古兰经》中获得了特殊的精神享受和心灵上的安宁。
广大穆斯林对《古兰经》的重视
每一个时代的穆斯林因受自己对这部天经所具有的特殊的爱的影响,并利用当时代的思想和工作条件而对《古兰经》进行深入的理解和研究。比如学习《古兰经》的诵读方法、《古兰经》注解、解释《古兰经》的词意、统计《古兰经》文、词语、字母,以及研究《古兰经》的意义,并把其运用于法律、伦理、社会、哲学、玄学、科学之中等等。因广大穆斯林对《古兰经》所具有的特殊的爱,从而使得一系列文学和理性学科得以诞生。如果不是《古兰经》,那些学科也就不会诞生。
《古兰经》的奇迹性
《古兰经》是最后一位先知穆罕默德的永久性奇迹。自从《古兰经》在麦加降示的第一天起先知穆罕默德就告诉人们,《古兰经》并不是我的杰作,而是真主的杰作,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人类均休想创作出类似《古兰经》的一段经文。如果你们不相信,那你们完全可以做一下实验,你们也可以请任何人帮忙,但是,你们必须要知道,即便是人类与精灵联合起来,也无能创作出象《古兰经》一样的经典。 先知穆罕默德的反对者们从伊斯兰初期起到今天已经经历了整整十四个世纪,但他们均无能应付这一挑战。先知时代的反对者们在无能为力时,只能说这是一种“魔术”。
这一指控本身就说明了《古兰经》是人所望尘莫及的,同时也表明了他们面对《古兰经》所显示出的无能。
先知穆罕默德的死敌们为了削弱先知和伊斯兰而不择手段,他们用尽一切手段但最终全部遭到了失败。先知本人也曾反复地向他的反对者们提出,《古兰经》本身也明确宣布:如果你们有能力,你们就拿来象《古兰经》中最短的章节那样的经文!
  《古兰经》奇迹的方面
《古兰经》从不同的方面来论均是奇迹,也就是说它是超人力之外的。在此我们只是概括地讲一下。从整体上来论《古兰经》的奇迹性可分为两个部分:修辞的和精神的。
《古兰经》修辞的奇迹与其流畅优美的语音有关,其精神性奇迹与其科学性有关。因此,《古兰经》不但有优美押韵和艺术的方面,而且,还有着思想与科学的一面,这二者之一,尤其是科学的一面具有着几个方面。
《古兰经》的修辞
《古兰经》的风格既不是诗歌,也不是散文。它不是诗歌是因为,诗歌有格律和押韵。另外,诗歌一般被称之为诗人的幻想。诗的基础就是夸张和渲染,这可以说是一种虚假和不真实的。但《古兰经》中则根本没有丝毫虚假的东西存在,说《古兰经》不是散文是因为《古兰经》有一种音调和韵味,而散文则不具有这一特点,穆斯林一般都是用一种特殊的音调来诵读《古兰经》。
伊斯兰教也规定应用最优美的音调来诵读《古兰经》。据说先知家属中的伊玛姆们经常在自己的家中用优美动听的音调诵读《古兰经》,致使那些从他们家门前经过的人们不由自主地因那一优美悦耳的旋律而停下脚步倾听他们诵读《古兰经》。《古兰经》的音调是扣人心弦的,但它并不是通常舞厅或娱乐场所放的那种旋律和音乐。因此,从广播或录音机中放出的音乐,是无能与《古兰经》相比美的。除了伊斯兰教国家外,有许多非伊斯兰国家因《古兰经》诵读所具有的优美动听的语调而在其广播或电视节目中播放。令人奇怪的是,《古兰经》的美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而许多优美的话语则只属于某一时代,却与其它时代的情趣风尚不能溶合在一起。或是只符合某一民族的情趣,但是《古兰经》则并不局限于某一时代,某一种族或某一种文化,而是属于全人类的。凡是精通阿拉伯语的人都会发现,《古兰经》是符合他自己的情趣的。尽管时代在发生变化,认识《古兰经》的民族也越来越多和复杂,但是,《古兰经》的吸引力比已经过去更大。
顽固不化,持宗派偏见的犹太教徒,基督教徒以及其它宗教的信徒们在十四个世纪中为了削弱和贬低《古兰经》的地位而费尽了心机,他们时而企图篡改《古兰经》,时而为《古兰经》中的故事设置疑问,总之他们千方百计地想篡改《古兰经》,但是他们从来都没有得呈过,他们也无能应付《古兰经》的挑战,最起码连《古兰经》中的最短小章节也仿造不出来。同样在伊斯兰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人,他们被称之为无神论者,其中有许多人是非常杰出的学者。这些人曾向宗教,尤其是《古兰经》发动了猛烈的攻击,他们不择手段企图将《古兰经》置于死地。其中有许多人被视作是阿拉伯语的泰斗,他们不时地与《古兰经》展开争论,但是他们所付出的一切努力,最终只能更加显示出他们自己的渺小与无能,并使《古兰经》的伟大更加显示出来。另外,还有许多人冒充先知,胡说八道的编造出一些东西,妄称他们的说语也与《古兰经》一样是来自于真主,这其中最典型的人物就是图莱赫、穆赛利麦、和赛加赫这样的败类。这些人的所作所为最终使得人们更加看清了他们无能与渺小的本质,同时也更加认识到了《古兰经》的博大与精深。更为奇特的是,先知穆罕默德本人是接受和亲口传达天启的人,但是如果拿先知自己的话语和《古兰经》文比较就会发现,二者之间是皆然不同的两种风格。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训录中有讲演、祈祷、箴言,先知的讲话可以说是阿拉伯人中阿拉伯语讲的最正统、最规范、最优美的人,但是如果拿先知的讲话与《古兰经》文比较,可以说先知的讲话根本不具有《古兰经》的风格和特色。
伊玛姆阿里十岁时,也就是在《古兰经》文第一次下降时就认识了《古兰经》,从那时起到阿里去世,他一直如饥似渴地背诵《古兰经》,同时他也是先知任命的《古兰经》记录员中的组长。阿里不但能够将《古兰经》一字不漏地背诵出来,而且只要有空就马上拿起《古兰经》诵读,即使这样,阿里也没能学到《古兰经》的语言风格,阿里具有着他人所不具有的天份,阿里留下的《修辞之冠》可谓是继《古兰经》之后修辞性最强的典籍,但是如果将其与《古兰经》相比,二者之间的区别可以说象太阳与月亮一样明显。
《古兰经》的词句安排是无与伦比的,任何人也休想在不妨碍《古兰经》原有的美的基础上调换某一个词的位置,任何人也无能为《古兰经》中的某一个词找到一个比其更贴切和优美的词来替换。因此,《古兰经》就犹如一座优美的建筑物,任何人也无能调换其中某一部位的材料,以期使其变得更加美观。《古兰经》的风格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无人能作出象《古兰经》这样极优美且包罗万象的经典式的著作的。
《古兰经》在十四个世纪前就向世人提出挑战,今天十四个世纪已经过去了,但仍然没有人能够应付这一挑战,当然也绝对不会有人能应付得了这一挑战。今天世界十多亿穆斯林信心十足地相信,如果有人能应付这一挑战,能够拿出类似与《古兰经》一样的经典,那么,全体穆斯林将抛弃自己原有的信仰。但是世界十多亿穆斯林坚信,在今生今世绝对不会有人能够做到这一点。
《古兰经》的意义
从意义的角度来说,《古兰经》的奇迹性需要大书特写,和深入广泛地讨论。但是,我们在此只能简单概括地做一阐述。首先我们应该明白《古兰经》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经典?它是不是一部哲学典著?还是科学,文学,历史或艺术典著?
对这一问题做出的回答是:《古兰经》不是其中的任何一种。包括先知穆罕默德在内的所有先知也一样,他们既不是哲学家,也不是科学家、文学家、历史学家或艺术家,然而,他们却都具有这些家们各自的特点。《古兰经》也如此,它是一部天经,而并不是哲学、科学、历史、文学、艺术典籍,但是,它除了本身所具有的一系列特性之外,它还具有上述学科的特点。
《古兰经》是引导人类的经典,事实上它是人的经典,是真主所创造了的原来的人,先知被派遣来就是为了使人认识自我,并指引他幸福之路。由于它是一部人的经典,所以它也是真主的经典。因为人是真主创造整个世界之前就已创造好的存在物,并将离开这个世界而返回到原初的所在地。也就是说,从《古兰经》的角度来说,人是神圣的灵魂的一口气而已,无论愿意于否都将返回到自己的真主那里。从这一点上来说,认识真主和认识人相互之间是不可分割的,如果人没有认识自己,那他也就无能正确地认识自己的真主。另外,人只有在认识了真主的情况下,才能认识到自己的真实所在。
宗教所讲述和介绍的人与通过科学的途径而认识的人是皆然不同的。也就是说,人是一个浩翰的世界,然而通过科学所认识的人,只是在两点一线上运动的存在物,即:生死之间活动的存在物,在这两点一线之外则是一片黑暗,是人的科学与知识所未知的。
《古兰经》告诉人,他应该知道:
自己来自何方?
将何去何从?
他现在在哪里?
将成为怎样的一个人?
应该做些什么?
只要人能为上述五个问题作出正确的回答,他在现在所生存的这个世界与他将要前往并在其中永存的世界里的幸福都将完全得到保障。
人要想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是从什么本源开始的,首先必须认识自己的养主,而人认识自己养主的前题则是把世界和自己当作一种迹象来进行研究,并深入到存在的深层中去进行研究。人要想认识和知道自己将何去何从,就必须对后世,死之后的复活,复生日的恐惧,永恒的享受,残酷的刑罚,等进行认真深入的思考,并了解和思考人的未来人生历程,正如人相信真主是万事万物的起源那样,相信真主是人和万物的最终归宿。
人要想知道自己身居何方,就必须认识世界的规律,并认识自己在一切存在物中所占有的地位。
人要想知道自己应成为什么?就必须认识自己所具有的人的属性,并使自己保持人的本质。
人要想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就必须遵守一系列个人和社会契约和法规。
《古兰经》所讲述的人,同时还要求信仰一系列无法看得见的存在物,也就是《古兰经》所说的幽玄,同时也必须知道,真主时刻都不会忽视,需要得到引导的人类,因此真主为了慈悯人类而为人类派遣了人类的引导者——众先知,以便让他们把真主的旨意,传达给人类。
《古兰经》所说的人应该把自然当作一种迹象,历史当作一个实验室来看待。
《古兰经》的内容
《古兰经》所涉及到的内容很多,不是凭片言只语就能讲完的,在此我们只对以下这些问题进行概括的讲述:
一、 真主,本体,属性,真主的独一性以及与真主无关和有关的属性(消极与积极的属性)。
二、 后世,清算,复生死者,死亡后到复生日来临这段时间(即:中世)。
三、 执行真主的命令的天使。
四、 接受并向人类传达天启的人——先知。
五、 鼓励人们信仰真主、后世、天使、先知和天经。
六、 真主对天地、山岳、海洋、花草、动物、风云、雨雪等的创造。
七、 号召人们敬畏独一的真主,不要崇拜除真主之外的任何人或物。
八、 记念真主在世界中赋予人类的恩惠。
九、 廉洁善良,乐善好施者将获得永恒的恩惠,无恶不作者将遭受永恒的惩罚。
十、 关于真主、复生日、先知等所做的论证,在论证的同时讲述了许多关于幽玄世界的消息。
十一、 历史和故事,即是世人借鉴的经验和教训,同时也是证明先知使命正确性的明证。另外也告诉人们,那些接受和遵守了众先知教导的善人们将得到的好报,那些否认且反对先知教导的人们要受到的恶果。
十二、 谦虚,敬畏和陶冶情操。
十三、 控制自己放纵的私欲,重视教唆的危险性以及私欲和恶魔的欺骗性。
十四、 个人所具有的优良品德如,勇敢、坚强、坚忍不拔、公正、行善、友爱、记念真主、热爱真主、感谢真主、敬畏和信托真主、喜真主所喜、遵从真主的命令、深思熟虑、学习知识、以敬畏来点缀自己的心灵、具有诚实和忠诚的品德。
十五、 社会道德,如团结统一、以真理和坚忍相勉,在行善和敬畏的道路中互相帮助、行善戒恶,并在真主的道路上用自己的财产和能力而奋斗。
十六、 关于礼拜、出纳天课、把斋、交纳五一税、朝觐、圣战、许愿、贸易、租借、婚姻、夫妇之间的权力、父母的义务、子女的义务、离婚、继承权、杀人偿命、对违法乱纪者的处罚、司法、财产、政府、议会等所做的规定。
十七、 先知传教的二十三年中发生的各种事件。
十八、 先知穆罕默德的特点及其优良品德。
十九、 对每个时代的三类人,即:信士,无信仰者和伪信士做出的总的阐述。
二十、 讲述先知时代的那些信士,不信教者和伪信士。
二十一、 讲述除天使,精灵和恶魔之外看不见的被造物。
二十二、 世界万物都在赞美创造主,并对创造主有深刻的认识。
二十三、 《古兰经》的自我阐述。
二十四、 世界及其规律,今世生活的短暂性,人不应该把今世生活当作自己的目标与理想。只有真主和永恒的世界——后世才是人最理想和真正的目标。
二十五、 众先知的奇迹。
二十六、 肯定以前的天经,尤其是新约和旧约,并纠正这两部经典中被篡改和歪曲的地方。
《古兰经》意义的博大精深
以上所讲述的那些只是非常概括地讲述了一下《古兰经》中的内容,但实际上,连概括也谈不上。
如果我们单就《古兰经》关于人、真主、世界和人的义务所讲述的各种内容与人关于人所写的著作进行比较,尤其是《古兰经》是通过一位既没有上过学,也不懂任何一位思想家的思想的这样一位文盲先知之口而降示的,而他所生活的那个社会在当时来说是最原始和最愚昧的一个社会,这个社会的人对于文明和文化来说普遍都是一无所知的,我们就会明白《古兰经》绝非人的作品,而是真主的启示。
由于《古兰经》的内容和意义是如此的博大精深,因此而成为后来各时代的思想家们的思想泉源和启迪。另外,从《古兰经》降示的那天起至今,任何一位哲学家、思想家、法学家、伦理学家、历史学家等,无论他有多么高的聪明和才智,他也无能把世界上所有学者的思想全部汇聚在一起。然而《古兰经》不但包罗了所有人类的学者们所讲述了的问题,而且在大部分问题上,《古兰经》有自己独特新颖的见解。
《古兰经》中的真主
我们在此只就以前讲述过的各种问题中的一个问题作出简单的阐述,那就是真主以及真主与世界和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我们只审视一下提出这一问题的形式,然后再将其与人类的思想进行对比,那么《古兰经》的超凡和奇迹性就会昭然若揭。
《古兰经》中描述了真主,但这一描述是真主自己做的。也就是说,那些不与真主相符的属性,真主将其排斥了出去,并与之划清了界线。凡那些属于真主本体完美优美的名称,真主对其给予了肯定。大约有十五节经文是讲述与真主不相符的属性的,大约有五十多节经文是讲述真主的崇高属性和美名的。《古兰经》在这些描述中使用的词是如此的适当,这些词对于最有思想的神学家来说也是无能为力的。因此这就是一个没有上过学的文盲的最明确奇迹。
《古兰经》通过各种方式来向人们展示了认识真主的途径,研究和观察宇宙天空和自身,净化和陶治自己的情操与心灵,对存在进行深入的思考。伊斯兰哲学家中的精英们自己承认,他们所用的最有力的证据,均是从《古兰经》中得到的启迪。
《古兰经》认为,真主与世界和所创造物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承认真主的独一性之上。也就是说,真主在自己的一切行为和意志中,绝没有匹敌。一切活动、意志和自由选择均在按照真主的判断与前定行事。
人与真主之间的联系
关于人与真主之间的联系,《古兰经》做了最精彩的阐述。与哲学家们所讲述的真主完全相反,哲学家笔下的真主是无情,没有精神和人所无法接近的,而《古兰经》则告诉人们,真主要比人的脖颈更接近于人,真主与人之间具有着交易,真主会因人的虔诚和善行而感到喜悦,并使人的内心感到安宁,正如《古兰经》第十三章第٢٨节经文讲道:“他们信道,他们的心因记念真主而安静,真的,一切心境因记念真主而安静。”
天地宇宙间的一切均离不开真主,同时也都在用不同的方式赞颂和记念真主。正如《古兰经》第十七章第٤٤节经文所讲述的那样:
“七层天和大地,以及万物,都赞美他超绝万物,无一物不赞颂他超绝万物,但你们不了解他们的赞颂。”
哲学家所讲述的真主只是世界的第一推动者和必须存在者,从哲学家的观点看来,真主只是人类的创造者而已,真主与人之间有一道深不可及的鸿沟和屏障。然而,《古兰经》中所讲述的真主则是一个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接受人们的祈求,使人得到安慰的主宰。
伊斯兰的哲学家们,因他们对《古兰经》的了解和认识,以及他们对《古兰经》中的许多概念极为精通,因此,他们在神学方面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平。
一个既没有到学校上过学,又没有在任何一位学者或老师的门下学习过的文盲使得神学达到了如此先进和崇高的水平,甚至就连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这些哲学泰斗们延续了几千年的思想也无法与之比拟,难道这不算是奇迹吗?
《古兰经》、《旧约》、《新旧》
《古兰经》证实了旧约与新约的真实性,但《古兰经》告诉我们,这两部圣经中有些内容早已被篡改。《古兰经》修正了这两部经典中关于神学,先知们的故事,以及一些法规所出现的错误。在这之中最典型的事例就是亚当和夏娃因偷吃禁果而犯错误的问题。《古兰经》严正地指正,圣经中关于上帝摔跤,众先知会做一些不道德的事之类的说法全部是错误的。从这一点上就可证明《古兰经》的真实所在。
历史与故事
《古兰经》中所讲的许多历史与故事是降示《古兰经》的时代的人们所一无所知的。就连先知穆罕默德本人对那些历史事件和故事也是一无所知的。正如《古兰经》第十一章第٤٩节经文讲道:“这是部分幽玄的消息,我把它启示你,以前,你和你的宗族都不知道它。”
在所有阿拉伯人中没有一个人声称,他知道这些故事。《古兰经》在讲述这些故事时并没有照搬旧约和新约上的东西,而是修正了这两部圣约中被篡改的地方。新时代的历史学家们对赛伯邑民族,赛德民族以及《古兰经》中所提到的其它民族进行的研究与考证完全肯定了《古兰经》的观点。
《古兰经》和未来的消息
公元٦١٥年,正当当时的波斯帝国打败罗马帝国,麦加的古莱氏人为之而高兴之时,《古兰经》果断地说,不出十年,罗马将打败波斯帝国,而后来发生的事件证明,《古兰经》中的预言是完全正确的。另外《古兰经》中还非常果断地告诉人们,那些诽谤先知穆罕默德是绝后者,即没有子孙后代者,他们自己才是绝后者,果然不出所料,那位曾经诽谤先知是绝后的人,自己的后代没有过第三代就完全断根绝后了。所有这些均是《古兰经》的奇迹,另外,《古兰经》中还具有关于科学和精神方面的其它许多奇迹,但这些奇迹与哲学,自然和历史等其它学科有关。
伊斯兰教的特征
伊斯兰教是真主唯一的一个宗教,所有的先知为传播伊斯兰教而被派遣到人类当中,由众先知中的最后一位先知穆罕默德·本·阿卜杜拉传播给世人的宗教,是真主最完美和集大成的宗教。这一宗教就是今天震撼世界的伊斯兰教。
由于先知穆罕默德传播给世人的宗教是最完美和集大成的宗教,是指引人类走向光明的灯塔,因此,伊斯兰教的学说具有着自己独特的特征,从而使伊斯兰教才成为适合于每一个时代的宗教。而这一特征在人类尚在幼儿时代,即伊斯兰教以前的时代所不具有的。伊斯兰教的每一种特征都是人们了解和认识伊斯兰教的标准。这些标准就是伊斯兰教学说的原则,通过这些标准,人们完全可以看到伊斯兰的面貌,同时也可以分清哪些学说是属于伊斯兰的,哪些学说不是伊斯兰的。我们不敢说在此能将伊斯兰的所有标准一一的全部做以阐述,但是,我们将尽最大的努力来尽可能较全面地阐述伊斯兰的标准。
我们都知道,任何一个主义,和意识形态为了拯救人类和使人类走上完美与幸福之路,都会为人类提出一个方案,同时也会为人类树立一系列价值观。告诉个人和社会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应该追循什么目标,走什么道路等。提出的这些应该与不应该完全是依靠他们所主张的特殊的哲学的。
世界观就是人对世界,社会,人而持的一系列观点和做出的分析与解释。即:世界是这样或那样的,人是否追循某一目标,是否有原初(起点),是否有目的,人的天性是否是被造的,人具有自由选择权的还是宿命的,人是被选择的,还是在偶然中产生的,控制着社会与历史的法律究竟是什么法律呢?
意识形态是建立在世界观的基础之上的,为什么要这样或那样,是因为世界,社会和人是这样或那样的,意识形态是实践性哲理,而世界观则是理论性哲理。
既然如此,为什么意识形态是形形色色完全不同的呢?这是因为世界观的不同,意识形态是附属于世界观的。
另外,为什么世界观也各不相同呢?为什么一种主义是这样看待世界,而另一种主义则用另一种眼光看待世界?
对这一问题做出回答是不太容易的。有些人在谈到这一步时,马上就结束对社会基础和阶级立场的谈论,并声称,阶级立场和阶级基础将会赋予每一个人独特的观点,并给他戴上一付用于观察世界的特殊眼镜。
根据这一观点,任何人也无能说自己的思想是对的,他人的思想是错的,因为,他的观点是相对的,是一个人与自然环境和社会之间的特殊关系的看法,对于任何人来说他所观察到的就是正确的。
但是,问题并不是这么简单的,人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受环境影响的,这是无可非议的,但人具有一个可自由思考的基地,他完全可以使自己保持独立,不要受到影响,在这之中人的天性是不可否认的。
对于哲学家和思想家们来说,今天已经完全得到了肯定,几种世界观和意识形态均须从当今被称之为认识论中寻找。
哲学家们致力于认识论研究,但有些人声称,哲学并不是世界观而是认识论。由于宇宙论是不同的,因此,认识论也是不同的。一部分人说,应通过理智来认识世界,另一部分人说,应通过感官来认识世界,而另外一部分人则说应通过修行和启迪来认识世界。关于认识的层次是众说纷纭的,关于运用理智,有些人说是有限度的,有些人说是无限度的,但是在此需提出的一个问题就是,认识的泉源和标准是什么?
因此,第一种主义的意识形态都是建立在其世界观的基础之上,其世界观则建立在其认识论的基础之上,意识形态的提高有赖于其认识论的提高。事实上任何一种主义的实践性哲理是附属于它的理论性哲理的,其理论性哲理则附属于那一主义的逻辑。因此,任何一种主义首先应明确自己的逻辑。
尽管伊斯兰教并不是一个哲学流派,也没有用哲学的语言与人们对话,伊斯兰教所采用的语言是雅俗共赏,老少皆宜的。尽管如此伊斯兰教关于所有这些问题所讲述的问题均是令人惊奇不已的。可以这样说,伊斯兰的意识形态就等于是一种实践性思想,其世界观就等于是一种理论性哲理,其认识论就等于是一种逻辑原理。
显而易见,我们仅凭这片言只语是不够的,我们要想详细地讨论和讲述伊斯兰的意识形态,世界观和认识论是需要很多时间和篇幅的,以后有时间的话我们再详细讨论。
我们在此只以“伊斯兰的特征”为题简要地讲述一个伊斯兰观点的根本路线,这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认识论的特点,第二,世界观和世界论的特点,第三,意识形态的特点。
认识论
一、 认识是可能的吗?
  这是讨论题中的第一个问题,这也是人们经常提出的一个问题。有许多学者认为,真正的认识是不可能的。人注定是无能认识到世界中的真实的,或认为,认识达到确信无疑的地步,是万万不可能的,但是《古兰经》号召人们认识真主、世界、人自己和历史,并在关于创造人类的始祖阿丹的故事中认为,人是最有资格知道世界的真蒂的,并认为,人在对一些事物的认识和了解中所具有的知识是真主的知识,真主的知识就是真实本身。《古兰经》第二章第٢٥٥节经文中讲道:“除真主意欲的外,人绝不可能获得真主的一丝毫知识。”因此,伊斯兰教认为,认识是可能的。
二、 在伊斯兰教看来,认识的泉源是,自然、宇宙中的各种迹象、人、人本身所具有的奇迹、逝去的各社会和民族的历史与结局、人的最根本的天性。在《古兰经》中有许多节经文号召人们去认识和观察大自然和天空大地。《古兰经》第十章第١٠١节经文讲道:“你说:你们应观察天地间的森罗万象。”同样真主还号召人们思考前人们的历史,以作借鉴。《古兰经》第二十二章第٤٦节经文讲道:“难道他们没有在大地上旅行,因而有心可以了解,或者有耳可以听闻吗?”真主还号召人们运用他们的理智,并用理智来推理。《古兰经》第二十一章第٢٢节经文讲道:“除真主外,假若天地间还有许多神明,那末,天地必定破坏了。”《古兰经》第二十三章第٩١节经文讲道:“真主没有收养儿子,也没有任何神灵与他同等,否则每个神灵必独占他所创造者,他们必定优胜劣败,赞颂真主,超乎他们的描述。”
三、 认识的工具是什么?认识的工具是感官,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净化自己的心灵,阅读他人的科学作品,正如《古兰经》第十六章第٧٨节经文讲道:“真主使你们从母腹出生,你们什么也不知道,他为你们创造耳目心灵,以便你们感谢。”这节经文明确与柏拉图的观点恰恰相反,人在刚出生之时是不具有任何认识的,真主给予人以感官,以便让人通过感官来认识和研究世界。真主给了人心灵和分析能力,以便对由感官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和思考,透过其表面而达到事物的内部去寻找统制着各种事物的规律。在上节经文中提到听觉和视觉,是因为这两个感官是人的最重要的感官,只是举例而已,明确提出感官是说明,感官是人的初级认识工具,另外,《古兰经》中还讲到心灵,并把心灵称作是人的逻辑和高级认识的工具。同样在上节经文中还提到了认识的的层次。《古兰经》在认为感官和思维能力是人的认识工具的同时,还认为,净化心灵,虔诚,廉洁也是认识的工具,在许多节经文中均讲述了这一问题,《古兰经》第八章第٢٩节经文讲道:“信道的人们啊!如果你们敬畏真主,他将赏赐你们鉴赏能力。”《古兰经》第九十一章第٧-١٠节经文讲道:“以灵魂及使它均衡,并启示他善恶者发誓,凡培养自己的性灵者,必定成功。凡戕害自己的性灵者,必定失败。”学习知识,读书是伊斯兰教极为重视的另一认识工具。真主在降示给先知穆罕默德的第一段《古兰经》经文就是以“你读”为开端的。《古兰经》第九十六章第١-٥节经文讲道:“你应奉你的创造主的名义而宣读,他曾用血块创造人。你应当宣读,你的主是最尊严的,他曾教人用笔写字,他曾教人知道自己所不知道的东西。”
四、 认识的对象是什么?认识的对象是真主,世界,人,社会,时代等。
世界观
伊斯兰世界观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由于篇幅有限,我们在此只能简单扼要地就此做一讲述。
一、 世界具有着源于真主的本质。也就是说,世界的实在是源于他的实在。区别在于:虽然事物源于另一事物,但是,后一种事物的实在,并不一定就完全是前一事物的实在。比如,儿子是来源于父母的,但儿子却具有着来自于真主的本质,也就是说,世界的全部实在都归于真主。这就是被创造的意义。否则就不是创造而是生产了。真主是不生产也不被生产的。鉴于此,世界是否有始都是一样的,如果世界是有始的,那它就是一个源于他(真主)的有限实在。如果世界是无始的,那它就是一个源于他的无限实在。时间上的有限与无限对世界是被创造的实在和世界是源于真主的实在是没有任何影响的。
二、 世界是源于真主的实在,它本身就在不断产生新生事物。世界不但在运动和变化,而且,这个世界就是运动本身。由于它是运动本身,所以,不断有新生事物出现。它经常处于被创造的状态,也经常处于新生和消亡的状态。世界时刻都处在新生和灭亡的状态。
三、 这个世界的实在从品级上讲是低一级的,比世界更高一级的存在界被称之为幽玄界。以有限的形式出现在这个世界上的事物,在幽玄界里是以无限的形式出现的,正如《古兰经》第六章第٥٩节经文所讲述的:“真主那里,有幽玄的宝藏,只有他认识那些宝藏。”《古兰经》第十五章第٢١节经文讲道:“每一种事务,我这里都有其仓库,我只依定数降下它。”
四、 这个世界具有着归于真主的本质,也就是说,这个世界是来自于真主,将复归于真主的。因此,从总体上来说,世界犹如从手中抛出的一块石头,经过一道弧线而落向终点。正如《古兰经》第二章第١٥٦节经文所言:“我们确是真主所有的,我们必定只归于他。”《古兰经》第四十二章第٥٣节经文说道:“真的,万事只归于真主。”《古兰经》第七十九章第٤٤节经文说道:“唯有你的主知道其终点。”
五、 世界具有着精确的因果规律。真主使任何存在物的前定只依照其因果规律而运动。
六、 因果规律并不只局限于物质,世界在自己的物质范围之内有物质的因果规律,在自己的精神范围之内有非物质的因果规律。在物质与精神这两种因果规律之间没有任何矛盾,它们分别展现着自己的存在的层次。天仙,灵魂,天牌,笔,天经均在真主的命令下成为运动的工具。
七、 一系列精确的规律与法则严密地控制着整个世界,是世界的因果规律的前题。
八、 世界是一个得到引导的存在,世界的进化就是得到引导的进化。世界上所有的原子均得到着光明的引导。天性,感觉,理智,启迪,启示全部是世界普遍引导的层次。《古兰经》第二十章第٥٠节经文讲道:“他说:‘我们的主是天性赋予万物,而加以引导的。’”
九、 在世界上既存在着善也存在着恶;既有相融的,也有不相融的;既有光明,也有黑暗;既有运动和进化,也有静止和倒退。但根本性存在是善,相融的,光明,运动。而矛盾,邪恶,黑暗,静止均是些附带和寄生性的存在。与此同时,正就是这些寄生性附带的事务在打开善的大门,在相融的事务,在光明和运动与进化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十、 鉴于世界是一个活的实体,也就是说,具有意识的力量在安排着世界。从人与世界的关系的角度来说,世界就是工作与反应的世界。也就是说,世界对于人的善恶并不是无动于衷的,人的善恶,感恩与昧恩除了在后世受到赏罚之外,在今世也一定会得到报赏或受到惩罚。正如《古兰经》第十四章第٧节经文所言:“当时你们的主曾宣布说:‘如果你们感谢,我誓必对你们恩上加恩;如果你们忘恩负义,那末,我的刑罚确是严厉的。’”世界犹如一台巨型机器,其各零件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如果你施恩于人,你没有必要对这个人抱任何希望,如果他没有回报你,那你一定会从你所想象不到的地方得到回报。因为,在这个世界有真主存在,真主是热爱行善者的。
十一、 继这个世界之后还有另一个世界,那个世界是永恒的和赏善罚恶的世界。
十二、 人的灵魂是一个永恒的实在,人在复生日将会被按照现有的形状复活。在今世与后世之间有一个中世存在。中世的生活要比今世的生活更加完美一些。大约有二十节《古兰经》经文讲述了人在中世的生活状况。
十三、 人生命的最基本原则——人性的原则和道德准则是固定和永恒的。凡是变化和相对的事物均是些次要的和非原则性的事物。人性在任何时代都是固定不变的。比如说,穆萨永远都是穆萨,而法老则永远是法老,这是一个永恒不变的原则。
十四、 天地世界全部是建立在真理和公正的基础之上的,《古兰经》第四十六章第٣节经文讲道:“我只本真理而创造天地万物,我只使他们存在至一定期。”
十五、 这个世界的规律和常道是真理最终战胜虚伪,《古兰经》第三十七章第١٧١-١٧٣节经文讲道:“我对我所派遣的仆人们已有约在先了,他们必定是被援助的,我的军队必定是胜利的。”
十六、 人类全部是平等的,任何人并不比他人优越。人的优越只在于三种东西:第一,知识。《古兰经》第三十九章第٩节经文中讲道:“你说:‘有知识的与无知识的相等吗?’”。第二,在真主的道路上奋斗。《古兰经》第四章第٩٥节经文讲道:“凭自己的财产和生命而奋斗的人,真主使他们超过安坐家中的人一级。”第三,敬畏。《古兰经》第四十九章第١٣节经文讲道:“在真主看来,你们中最优越者就是你们中最敬畏者。”
十七、 根据创造的原则,人具有一系列天赋的潜能,其中包括信仰宗教和具有良好道德的天性。人的良心是天赋的。因为人具有人的本质,因此人完全可以拥有一种文化,一种意识形态。人也可以起来征服自然,社会,环境和历史与遗传因素,并使自己从所有的桎梏中解脱出来。
十八、 由于人一生下就具有人的天性,所以任何人即使是最坏的人也具有悔改和接受劝告的本能。因此,众先知被责成首先去劝告那些最坏的人和那些最敌视他们的人,去唤醒他们的天性和良知。如果这一方式没有奏效,再通过斗争的方式来对待他们。正如真主曾命令穆萨去劝告法老的那样,《古兰经》第七十九章第١٨-١٩节经文讲道:“他对他说:‘你愿意成为纯洁的人吗?你愿意我引导你认识你的主,而你畏惧他吗?’”
十九、 人在他是一个真实的组合体和真实的统一体的同时,他与矿物和植物的组合体完全相反,因为,矿物,植物在组合的过程中,组合的元素使得它失去了自己的本质与独立,矿物植物相互间矛盾的元素就会变成合协的组合体。人的天性中就存在有矛盾的因素,但这些矛盾的因素从整体上来说会使人的本质丧失。人的内部矛盾用宗教的语言来说就是理智与愚昧之间的矛盾,或理智与私欲之间的矛盾,或精神和肉体上的矛盾。
二十、 人由于具有独立的精神本质,人的意志源于人的精神本身,因此,人是自由和有自由选择权的。任何宿命都不会夺取人的自由与选择。因此,人是自己和自己社会的负责者。
二十一、 人类社会犹如个人,是一个真实的组合体,它拥有一系列法律与法规。在历史的长河中社会从整体上来说并不附属于某一个人的意志,在社会的机制中也存在着一些矛盾的因素。各种思想流派,政治和经济团体,绝不会使社会失去本质。战争、政治战争、经济战争、思想战争,信仰战争总之这些战争会使人性得到完美,使社会达到崇高的人性完美的境界,只要是人类社会没有达到人性完美的项峰,这些战争就不会终止。
二十二、 真主绝不会改变任何民族的命运,只有他们自己改变自己的命运。正如《古兰经》第十三章第١١节经文所说:“真主决不变更任何民族的情况,直到他们变更自己的情况。”
二十三、 真主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是无需求的。真主是彻知一切的,是绝对完美的,对于真主来说,是没有等待可言的,运动与进化是不能针对真主而言的,真主的所有德性是他的本体本身,世界全部是真主的杰作。
世界从一个起点出发,并将非常合协地返回到那一起点,世界是在一个彻知一切,万能的治理者的治理下在不断地持续运动,世界拥有一种统一,这一统一是活着的存在的有机物的统一。
意识形态
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来谈论伊斯兰的特征,由于伊斯兰的意识形态所涉及的范围太广,所以,在此我们只能概括地讲述一下伊斯兰的意识形态。
一、与其它所有宗教相比,伊斯兰的优越之处是:伊斯兰教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宗教,是一个全面性的宗教。伊斯兰教的学者们依靠四大源泉,对所有新出现的问题提出伊斯兰的观点,伊斯兰教对任何问题都可以做出自己的判决。
二、可以进行教法演译:伊斯兰教对所有原则性和纲领性的问题都做了明确的规定,但是那些细节性的问题可由伊斯兰学者根据《古兰经》与圣训进行演译和创制。所谓的演译和创制就是使各种细节性和常常变化的问题与伊斯兰总的原则协调起来,在教法演译中除了运用《古兰经》和圣训之外,使用理智也是演译中的一大源泉。
三、简单易行;用先知穆罕默德的话来说,伊斯兰教是一个简单易行的宗教。伊斯兰教为人们制订的任何一项义务都是人力所能及的事,正如《古兰经》第二十二章第٧٨节经文所说:“关于宗教的事,他未曾以任何烦难为你们的义务。”
由于伊斯兰教是一个简单易行的宗教,所以,教法规定:如果一人在履行自己的义务时遇到困难,那他就没有履行那项义务的责任。
四、伊斯兰教是一个入世的宗教,而不是出世的宗教。伊斯兰教坚决反对出家和隐居。先知穆罕默德说过:“在伊斯兰教中没有出家和修行。”
在古时候,出世和入世这两种现象一直存在,即:要么只追求后世而抛弃今世,要么只追求今世而抛弃后世。而伊斯兰教则认为,后世与今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今世的生活和对今世生活负责是保证后世幸福的唯一途径。
五、社会性:伊斯兰教的法规具有社会的实质。伊斯兰教甚至对个人的细微索事都做了规定,如:礼拜,把斋及其所具有的社会意义。另外,伊斯兰教在政治、经济、社会、法律、司法方面均具有明确的规定。除此之外,奋斗、劝善戒恶等均属于伊斯兰的社会职责。
六、个人权力和自由:伊斯兰教是一个社会性宗教,为人类社会做了周密的安排,并制订了一系列周密完美的法规。但是,伊斯兰教也没有忘记人这一社会的根本组成部分。在伊斯兰教看来,人无论是从政治、经济、司法,还是社会的角度都具有一系列权力。从政治的角度上来说,个人都具有协商(参政议政)和选举权。从经济的角度来说,每个人均享有拥有财产、交易、贸易、施舍、租借、农耕、合伙经营等权力。从司法的角度每个人都拥有诉讼权、为自己辩护权和作证的权力。从社会的角度,每个人都有选择职业、住房、选择学习专业等权力。从家庭的角度来讲,每个人都有选择配偶的权力。
七、社会高于个人:如果社会权益与个人权益之间产生了冲突,应首先以社会利益为重,因为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八、协商:在伊斯兰教看来,对社会问题进行协商是一项有效的原则。穆斯林大众在遇到一件伊斯兰明文中没有规定的问题时应通过协商和集思广义来寻找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九、不接受损失:伊斯兰法规既有绝对的一面,也有相对的一面。在不给人带来损失的情况下是必须要执行的。损失的原则是一个总的原则。在伊斯兰教中“否决权”是针对任何一项会给执行者带来损失的法律而言的。
十、以利益为宗旨:在伊斯兰教看来,任何一项个人或社会性工作,首先必须是能带来利益的,任何徒劳无益和无意义无价值的工作都是被禁止的。
十一、贸易应以善为本。钱财的流通必须具有精神和物质意义,钱财应花费在好的道路中,严禁把自己的钱财花费在不正当和邪恶的道路之中。同时也必须通过正当合法途径来获取钱财。正如《古兰经》第二章第١٨٨节经文所说:“你们不要借诈术而侵蚀别人的财产。”伊斯兰教规定,通过赌博,诈骗等不正当手段获取的钱财均为非法财产。
十二、应通过劳动和奋斗来获得资产,严禁放高利贷,严禁以钱挣钱。
十三、交易双方应对交易的货物有完全充分的了解,否则这一交易就为不正当的欺骗性交易。
十四、反对愚弄人:伊斯兰教尊重人的理智,并把理智称作是人的内在先知。不符合人的理性的宗教原则是不被接受的,在宗教细则中,理性是伊斯兰的教法演译渠道之一。伊斯兰教严禁做麻痹人理智的事,伊斯兰教只所以严禁使用麻醉人的理智的物品(如酒精)等,这是因为它会使人失去理智。
十五、严禁做违反意志之事:正如理智是受尊重的,伊斯兰教要求人要保护自己的理智。同样做为理智的行政机构——意志也同样是受尊重的。因此,碌碌无为,好吃懒做,游手好闲均是被禁止的。伊斯兰教要求每一个人应为自己树立一个崇高的人生目标。
十六、伊斯兰教认为,工作和职业犹如圣战,是神圣的,是被真主喜悦的。先知穆罕默德说过:“为其家人的生计奔波和劳作的人犹如在主道中奋斗的战士。”
十七、伊斯兰教严禁以任何形式剥削他人的劳动成果或价值。
十八、伊斯兰教严禁挥霍浪费,每一个拥有财富的人完全有自由合法和适宜的花费和支配自己的钱财,伊斯兰教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和挥霍无度,以及过份地追求时髦。
十九、伊斯兰教严禁行贿受贿,凡是通过行贿受贿获得的财产均为非法财产。
二十、使生活得到繁荣和发展。伊斯兰教鼓励人们为了使自己的妻子儿女的生活过得更好而通过合法途径来获取更多的钱财。
二十一、伊斯兰教严禁垄断,严禁聚敛垄断商品或人们生活的必用品,然后再抬高价格从中获取暴利。伊斯兰政府可强行将所垄断的商品投入市场,按公正合理的价钱出售。
二十二、收入必须以利益为基础,不应以愿望为基础,仅仅顺应大众的愿望是完全不够的。伊斯兰教规定,做任何一项工作,其利益一定要符合伊斯兰教法所规定的必要条件。伊斯兰教并不认为,人们对某一物品的需求就是那一物品具有合法性的标准。因此,伊斯兰教严禁人们通过以下部分行业来获取收入。
A、 利用人们的无知采用欺骗的手段获取钱财,如出售十字架,出售天堂票,歌颂不值得歌颂的(暴君)。弄虚作假,以假乱真。
B、 导致敌人的势力得到加强的工作,如向敌人出售或购买军事,文化,经济产品。向敌人提供情报,导致伊斯兰阵营的势力被削弱。
C、 通过有损于个人和社会的利益而获取收入,如,出售酒,赌博用具,开设赌场,妓院,出售黄色书刊,影碟等。通过以上所有这些行业挣取的财物在伊斯兰教看来均为非法财产。
二十三、伊斯兰教倡导人们要捍卫个人和社会权益,反对侵权者。正如《古兰经》第四章第١٤٨节经文讲道:“真主不喜爱(任何人)宣扬恶事,除非他是被亏枉的。”
二十四、伊斯兰教号召人们要不断地进行改良,并经常与不正之风和邪恶势力做斗争,要始终与腐败做不懈的斗争。劝善戒恶是伊斯兰为人们规定的一项天职。正如《古兰经》第三章第١١٠节经文所言:“你们是为世人而产生的最优秀的民族,你们劝善戒恶,确信真主。”
二十五、信仰独一无偶的真主:伊斯兰教强调最多的就是要求人们只信仰独一无偶的真主。伊斯兰教的一切理论与思想全部是建立在一神论的基础之上的。伊斯兰教要求穆斯林在开始任何工作时,应以真主的名义为开端,在结束工作时,仍然以真主的名义即(一切赞颂全归养育世界的主)为结尾。也就是说,一个真正的穆斯林所做的每一样工作从始至终完全是为了赢得独一真主的喜悦。
二十六、伊斯兰教只接受启示和天经是通过中介降示给人类的,并认为,物质与精神世界的因果关系规律是完全真实的。但是伊斯兰教坚决否认和反对在对真主的崇拜中需要中介。正如一些被歪曲了的宗教认为,人是无能直接与真主取得联系的,只有通过神父和神职人员才能够与真主沟通。但是伊斯兰教认为,这样的信仰是一种举伴真主的行为。正如真主在《古兰经》中明确指出的那样,真主说道:“如果我的仆人们关于我而询问你,你就说:‘真主是最临近的,真主答应所有祈祷者的祈祷。’”
二十七、与所有信仰一神论者和平共处。只要其它宗教和信徒不侵犯穆斯林的利益,不污辱伊斯兰教的尊严,广大穆斯林应与非穆斯林友好相处,相互尊重,和平共处。
二十八、伊斯兰教意识形态的原则之一就是平等,反对任何歧视。在伊斯兰教看来,人类从本质上来说是完全相同和平等的。人类不分民族,种族,肤色,血统,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在伊斯兰教看来,人类当中最尊贵者就是最敬畏真主和为人类做出贡献最大者。
二十九、伊斯兰教认为,男女从人类的角度来说是完全相同和平等的,因此,在与种类有关的问题上男女双方所具有的权益,义务和受到的制裁也是相同的,比如说,在学习知识,崇拜真主,选择配偶,拥有财产,自由支配自己财产等方面,男女双方均具有同等的权力。但是男女从性别的角度来说是不同的,因此,一系列义务和权益则因男女的性别不同而各异。比如,男人有参加圣战的义务,女人则没有;男人有保障家庭的收入和花消的职责,女人没有。当然,如果有意对此进行详细了解者,请查阅《伊斯兰教中的女权》一书。
先知穆罕默德
真主派遣给人类的最后一位先知和使者的全名为穆罕默德·本·阿卜杜拉。他于公元٥٧٠年生于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城,四十岁时正式得到真主的命令传教。首先他在麦加城向人们传播伊斯兰教,历时十三年,在这期间虽然他承受了百般的折磨、巨大的痛苦与打击,但却培养出了一批优秀人材。此后他和他的追随者们全部迁移到了麦地那,并以该城为中心,自由地向人们传达真主的启示,传播伊斯兰教。在麦地那的十年里先后多次与多神教徒发生了战争。
十年后,他使一盘散沙的阿拉伯半岛全部统一团结了起来,使半岛居民全部成了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古兰经》就是在先知为圣后的这二十三年时间里陆续降示的,广大穆斯林对《古兰经》经文和先知的人格给予万分的敬仰和尊重。先知穆罕默德在他正式受命传播伊斯兰教后的第二十三年,也就是他从麦加迁移到麦地那后的第十一年在麦地那离开尘世归真,享年六十三岁。他为人类建立起了一个充满了活力和信仰,富有责任感,具有建设性意识形态的新社会。在此需要指出的是,给这一新的社会注入了活力,朝气和使之团结统一的因素有两个:
第一、 人们时刻都在诵读的《古兰经》。
第二、 是先知穆罕默德所具有的无与伦比的伟大人格。
在此,我们就先知穆罕默德的伟大人格向大家做一简单的阐述。
儿童时代
穆罕默德还未出生时,他的父亲阿卡杜拉在前往叙利亚经商的途中在麦地那去世,六岁时又丧母,由他的祖父阿卜杜·穆塔里卜抚养。九岁时他的祖父又去世,由他的伯父艾卜·塔里布抚养。他从小就在言行举止中表现的与众不同。比如,他不同于与他同龄的孩子们,无论是什么美味佳肴,他绝不贪吃,只吃一点就满足了。还有,他的衣着整洁,仪表干净,头发始终梳洗的干净整齐。
有一天,他的叔叔要把自己的外衣脱下铺在地上让他坐在上面,他非常不情愿地答应了,他不想违背他叔叔的命令。但他对他叔叔说:“你把它拿起来,让我把我的外衣铺在地上。”
艾布·塔里布听到小孩子说出此话后很是惊讶,因为当时的阿拉伯男人不忌乎赤裸着全身。艾布·塔里布对人们说:“我从来没有听穆罕默德说过一句谎言,也从来没有见到他不合时宜地发笑。他从来都不贪玩,而且经常喜欢独居,他始终都待人极为谦虚。
憎恶碌碌无为和游手好闲
他极为憎恶游手好闲,无所事事者,他说道:“真主啊!求你保佑我不要陷于懒惰,无精打采,萎靡不振,碌碌无为,软弱无能的境地。”
他经常鼓励和敦促广大穆斯林要加倍地努力工作,他说道:“善功有七十种,最优美的一种就是获取合法的收入。”
信守诺言
在他正式受命传播使命之前,他曾为后来成为他的妻子的麦加富孀赫蒂彻到叙利亚经商,在经商的过程中充分地展示了他的才能和诚实。他在人们中以忠实者而著称。在他正式受命传达使命后,就连那些极力反对他的敌人们也相信他的为人和诚实,而把一些物品寄放在他家里。在他离开麦加迁移麦地那时,他也把自己的堂弟阿里专门留下,把别人寄放的东西全部归还给其主人。
与不义和残暴作斗争
在蒙昧时期,他与那些受欺压,受剥削的人们为反对压迫和剥削,而结成了联盟。这一盟约是在麦加的一位重要人物阿卜杜拉·本·杰德安的家中缔结的。他后来在谈到那一盟约时说道:“我绝不会毁坏那一盟约,现在我仍然为参加那一盟约作好着准备。
家庭道德
在家中一反当时阿拉伯人中所流行的陋风恶俗,对自己的妻子极为体贴和关心,从不对他的妻子们发火,面对个别几个妻子对他出言不逊,他显示出了自己的宽容与大度,他用好言去劝慰她们,用优美的行为去感化她们。他说道:“所有的人都有好坏两种性格,一个男人不应只看到妻子的反面就将她抛弃,而是应在看到她的坏性格而生气时,也想一想她所具有的可令自己感到高兴与快乐的好性格。”
他对自己的孩子们表现出了特殊的慈爱。他让孩子们坐在他的披风上,把孩子们搂在自己的怀抱中,亲吻他们。这一切与当时阿拉伯人中流行的陋习是完全相反的。有一天,他跟一位贵族坐着谈话,这时他的外孙哈桑来到了他的面前,他把哈桑抱在怀抱里亲吻,这位贵族说道:“我有两个孩子,直到今天我从来没有亲过他们。”先知听到此话后说道:“对人不慈爱就得不到真主的慈爱。”他对待穆斯林的孩子们也同样慈爱,他看到孩子们时就把他们搂在自己的怀中,放在自己的腿上,用手抚摸孩子们的头,有时,孩子的母亲把婴儿抱来让先知为她们的孩子做祈祷,婴儿往往会把尿撒在先知的衣服上,孩子的母亲们看到后感到羞愧和生气,她们想制止孩子继续往外撒尿,但先知阻止她们说:“你们让孩子继续尿,不要阻止他们,我的衣服脏了还可以洗干净。”
善待奴隶和仆人
先知对奴隶和仆人们十分慈爱,他告诫人们说:“这些奴隶是你们的兄弟,你们吃什么,就应该给他们吃什么。你们穿什么衣服,就应该给他们穿什么衣服,你们绝不要强迫他们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你们应与他们一道参加工作。”他还说道:“你们不要以仆人或婢女来称呼或呼唤他们,要知道,我们全部是真主的仆人,只有真主才是我们真正的主人。你们应该用‘青年’和‘小姐’来称呼他们。”
伊斯兰教极力地号召和鼓励人们释放奴隶,并认为,商业中出售奴隶是最低贱最可恶的行业。先知穆罕默德说道:“在真主看来,最恶的人就是出卖人口的人。”
讲究卫生
先知穆罕默德严格地讲究卫生,他不但自己这样,而且还命令其他人也讲究卫生。他经常告诫他的追随者们一定要使自己的身体和住宅保持清洁卫生,尤其在星期五,他要求自己的追随者们在礼聚礼拜之前要洗澡,打香水驱除身上的不良气味后再参加聚礼。
与人交往
他对人和蔼可亲平易近人,面带微笑。他见到任何人,无论是小孩还是奴隶总是首先过去向他们问好。他在任何人面前都不会把腿伸开。他在人面前绝不靠着靠背讲话,而是并腿跪在那里。在坐席时,他总是要人们坐成一圈儿,以便不要分什么上下贵贱。无论在那里他总是维护平等的原则,经常无微不至地关心他的门徒们的状况,如果三天没有见到某一人时,他会主动到他的家里去看望他。如果这个人是生病了,他就安慰他。如果这个人被工作缠绕,他就帮助他。如果大家聚会,坐在一起,他不会只注视一个人,而不注视其他人,而是会把自己慈爱的目光注视到每一个人。他最讨厌自己坐着不动让他人侍奉的人。他和大家在一起时如果有活的话,他会和大家一起去干。他说道:“真主最憎恶高高在上,认为自己比别人优越的人。”
刚柔并举
先知穆罕默德在有关他的私人问题上极为宽宏,温和,他的宽宏大量,不计较个人得失的精神正是他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但是在有关原则,公众利益和侵犯法律的问题上,他是铁面无私,坚决果断,毫不留情的。在和平解放了麦加城,战胜古莱什人之后,他将那些在他传教的二十三年里迫害过他的人一律赦免,就连那位亲手杀死了他最可爱的叔叔——哈米泽的凶手所做的忏悔他也接受了。与此同时,正就是在解放麦加城时,白尼·马赫祖姆部落的一个贵妇犯了偷盗罪,其罪行确实无疑。这位贵妇的家族属古莱什人中的贵族,他们认为,如果对一个古莱什贵妇绳之以法,就是对他们家族的污辱,这个家族坚决要求先知改变自己的判决。就连先知的一部分德高望重的门弟子也来求情。但是,先知满面怒容的说:“怎么能赦免呢?难道真主的法律会因为某些人而被废弃了吗?”
下午时分,先知在集会上发表讲话指出:“过去的民族只所以衰亡是因为他们全部抛弃了真主的法规,每当达官贵族,有权有势者犯罪时,就会得到赦免。每当黎民百姓犯罪时,就会受到惩罚。以掌握我生命的真主起誓,在执行公正方面我决不会有丝毫的动摇,即使是我最亲近的人犯了法我也绝不会放过。”(穆斯林圣训实录第五卷,第١١٤页)。
崇拜
先知有时把夜晚的一半时间,(有时三分之一,有时三分之二的时间)用来崇拜真主,即使是到麦地那后,白天忙一整天公务,晚上仍然不间断,也不减少礼拜。礼拜对于先知来说犹如镇静剂一样,同时也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先知穆罕默德这样加倍地崇拜真主既不是贪恋乐园中的享受,也不是害怕和畏惧火狱的刑罚,完全是因为他对真主的爱和感谢。有一天,他的一位妻子问他:“你为什么如此这般地做礼拜?你是被宽恕的人!”他回答说:“难道我就不可以作一位感恩的仆人吗?”
先知除了莱买丹斋月把斋之外,还在伊历八月的部分日子里把斋,并在其它月份的中把一天斋。每逢莱买丹斋月最后十天到来时,他就到清真寺里坐静,一心一意地只崇拜真主。他经常告诫人们:“在做副功拜时应量力而行,切莫强求。”
先知穆罕默德坚决反对出家,隐居,抛弃家人而独自修行办道。他的部分门弟子因这样做而遭到了他的斥责,他说道:“你们对自己的身体,妻子儿女,朋友均有义务,你们必须履行自己对他们所肩负的义务。”
每当他一个人礼拜时,礼拜的时间拉的特别长,有时头叩在地上几个时辰也不抬起来,但在集体礼拜时,为了照顾那些老弱病残者和有急事需要办者的状况而简单迅速,他还告诫他的门弟子们在带人做礼拜时也应该注意这一点。
清贫简朴
清贫简朴是先知生活的原则,他吃极简单的食物,穿极简朴的衣服,他家里地上所铺的只是草席,他经常坐在地上亲手挤羊奶。他的常食是大饼和椰枣。他经常自己动手缝补衣服和鞋子,他这样过简朴的生活并不是倡导人们过贫穷落后的生活,而是他把自己的财产和收入全拿来周济了那些生活贫困的穷人们。他说道:“最有价值的财富就是通过合法途径得来,再把它施舍给那些真正需求者。”
意志坚强 不屈不
他坚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是无与伦比的。他历时二十三年的传教史是坚强的意志与不屈不挠精神的展现,是后来者们学习的榜样。他一生中经历了无数次波折与磨难,多次到了频临绝境的地步,但他的信念丝毫也没有动摇,对胜利充满了信心。
领导 管理与协商
尽管先知下达命令,他的门弟子和追随者们会毫不犹豫地去执行,同时他的门弟子们经常告诉他,我们绝对信仰和相信您,只要您下达命令,就是上刀山下火海我们也在所不辞。但是,他从来都没有独断专行过。只要不是真主所命令的事务,他都会与自己的门弟子们协商,尊重他们的意见和人格。他在许多次战役,如白德尔,伍候德,壕沟之战中关于是留守在城里呢,还是主动出击,如何安营扎寨,如何处置战俘等问题上都与门弟子们进行商议。
他所具有的谦虚谨慎,和蔼可亲,宽宏大量的高尚品德,均是他赢得人们普遍热爱和支持的最大因素。就此真主在《古兰经》中针对先知而说道:“只因为从真主发出的慈恩,你温和地对待他们,假若你是粗暴的,是残酷的,那末,他们必定离你而分散,故你当恕饶他们,当为他们向主求饶,当与他们商议公事,你既决计行事,就当信托真主。真主的确喜爱信托他的人。”
办事井井有条 严守纪律
先知把自己每天的时间进行了周密的划分,并告诫其他人也这样做。他的门弟子们因受他的这一办事方法的影响,办起事来也井然有序。先知作出的一些重大决定,因怕被敌人所知晓,而不向人们公布,尽管如此,他的门弟子们从来都是不问为什么就立即执行。比如,有时他突然间宣布,大家明天做好出征的准备,尽管大家不知道出征的目的是哪里,但仍然照先知的命令为出征而做好充分准备。直到临出发之时才得知出征的目的的是哪里。有时,他在军队出征时交给指挥官一封密信,在他们到达某一地点时再打开信,信中写有这支军队出征的目的和任务。这样,既避免了军机被敌人的间谍窃取的可能,同时也迷惑了敌人。
虚心接受批评 憎恶阿谀奉承
有时,有些圣门弟子们会对先知做出的决定提出抗议,但先知从不因之而生气,而是认真地听取他们的意见和观点,只要是正确的意见他就采纳。
先知最憎恶那些阿谀奉承,拍马流须之辈。他告诉人们,你们当把土撒向阿谀奉承之徒的脸上。
与弱点作斗争
先知从不利用人们的弱点和无知,相反,他始终与弱点和无知愚昧作不懈的斗争。他十八个月的儿子伊卜拉欣去世那天,正好赶上日食。人们纷纷说,出现日食的原因是先知的儿子去世了。面对人们的这种愚昧无知的思想,他没有保持沉默,也没有利用这一弱点,而是走上讲坛对人们说:“人们啊!太阳和月亮只是真主的两个迹象而已,绝不会因某人死亡而出现日食和月食的。”
合格的领袖
领袖所必备的条件,如:坚决果断,明辨秋毫,自强不息,不畏艰险,高瞻远瞩,虚心接受批评,了解人们和其能力,不滥用职权,在个人问题上不拘小节,在原则性问题上丝毫不让,尊重门弟子们的人格,挖掘和发挥他们的理智,感情和工作潜能,绝不独断专行和盲目从事,谦虚谨慎,简朴整洁,严格地要求自己,具有组织性和纪律性,一个领袖所应具备的这一切条件先知穆罕默德可以说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地步。先知穆罕默德说道:“如果有三个人一起旅行,你们当选举其中一人为团长。”
先知在麦地那建立起伊斯兰政权后,从圣门弟子中挑选了多名能书会写的人作他的秘书,并对这些人进行了详细的分工。部分秘书专门记录启示和抄写《古兰经》文,部分秘书专门收发和写信函,部分秘书则专门登记人们的贸易合同和契约。部分秘书专门负责盟约。
宣教的方式
先知的宣教方式是极其简单的,他所选择的方式大多是向人们报喜信和赋予人们希望,而并非恐吓,威胁。
先知为宣传伊斯兰而四处奔波,他曾到过塔仪夫,在朝觐季节到各部落去宣传伊斯兰教。他曾先后派遣阿里和穆阿泽·本·加伯利到也门去宣传伊斯兰教。
他在自己前往麦地那之前,首先派遣穆萨阿布·本·欧麦尔到麦地那向人们宣传伊斯兰教。他在迁移前曾向埃塞俄比亚派遣了一大批门徒,这样即使他们避免了麦加多神教徒的迫害,同时也宣传了伊斯兰教,为埃塞俄比亚国王南加希和他的一半臣民接受伊斯兰教而创造了条件。在先知迁移到麦地那后的第六年,他向世界各国的国王写信,向他们宣布了自己的使命和圣品,大约有一百多封这样的信件保留至今。
鼓励学习知识
先知穆罕默德大力地鼓励人们学习知识,他督促自己的门徒们的孩子学习知识,他曾命令部分门弟子学习古叙利亚语。
先知关于求知而说道:“学习文化知识是每一个穆斯林的天职。”
他还说道:“你们当寻求智慧,无论是在哪里,不论在谁的手中,即使是在多神教徒或伪信士那里你们也要学到。”
他还说道:“求知不怕远在中国。”
先知的这一系列教导和鼓励,使得广大穆斯林树立起了在整个世界范围内追求知识的远大理想和决心。穆斯林学者四处搜寻科学书籍,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翻译和研究运动。最终形成了一个容古希腊、罗马、波斯、埃及、印度等文明于一炉的伊斯兰文明,这一人类文明的集大成者——伊斯兰文明又缔造出了一个欧洲新文明。
正如先知穆罕默德的宗教——伊斯兰教是所有天启宗教的集大成者一样,先知穆罕默德本人则是全人类的精华和集大成者,象他这样完美无缺的人在整个人类中再也不会找出第二个人,也只有先知穆罕默德才算得上是一个真正的完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