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玛目哈桑 哈赛因(愿主喜悦他俩)伊斯兰网站昿为了弘扬伊斯兰

什叶派的伊玛目制度

什叶派的伊玛目制度
 

一、 什叶派名称的来历
“什叶”一词,阿拉伯语原意为“团体、集体、支持者”。什叶派即阿力的支持者、阿力的团体。过去有些中文译著和外文译著称“阿力党人”。
“ 什叶”这个名称首先来自先知的圣训。伊玛目阿里自幼信仰了伊斯兰教,跟随先知传教,且聪明好学,习功练武。到青年时期已经学识渊博,武艺超群。与法蒂玛结婚后成为先知的乘龙快婿,在历次战役中杀敌最多,誓死保卫先知,战功卓著,且宗教虔诚,生活俭朴,品德出众,慷慨豪放,在先知的亲属哈希姆族和圣门弟子中是最完美的人。伊玛目罕佰里说:“伊玛目阿里是圣门弟子中最完美的人。”先知把许多知识和一些幽冥的知识个别传授给阿里,先知对阿里的评价很多,如说:“
我是知识的城,阿里是城门。”因此,早在先知时代,一部分宗教特别虔诚,追求学问与善功,不贪现世的圣门弟子特别喜爱阿里,亲近阿里,团结在阿里的周围,如艾布·
赞莱、安玛尔本·亚希尔、赛勒曼·法里斯、米格达德·本·艾斯瓦德、贾比尔·本·阿卜杜拉、胡栽法·本·叶曼、艾布·艾优卜、艾布·海赛姆·本·齐哈尼、胡栽麦·本·萨比特、盖斯·本·赛尔德、哈希姆·本·欧太白、穆罕默德·本·艾比·佰克尔、伊本·阿拔斯等。因此,先知称他们为阿里的“什叶”,即阿力的支持者、阿力的团体。先知说:“阿里呀!你和你的‘什叶’(支持者、伙伴)是成功者。”
“阿里呀!你和你的‘什叶’及喜爱你和你的‘什叶’的人进天堂;你的敌人和对你认识过度的人进火狱。”
伊玛目阿里在谴责骆驼战役的发动者泰勒哈、袓拜尔和伊本·祖拜尔等人进攻巴士拉,杀害那里的穆斯林弟兄时说:“他们进攻我的‘什叶’(支持者),他们背信弃义地杀害其中的一批人,而另一批人举起他们的宝剑,同他们决一死战,直至他们忠实地去见真主。”(《辞章之道》言论219)
伊玛目阿里说:“真主关注地球,于是他选择了我们,并选择了我们的‘什叶’(支持者),他们援助我们,他们和我们同喜同忧,他们为我们奉献他们自己和他们的财产,这些人是我们中的一部分,最终回到我们身边,在天堂里同我们在一起。”(《伊玛目阿里格言荟萃——旗帜的引导》157页)
卡尔巴拉惨案,先知的外孙伊玛目侯赛因被杀害以后伊玛目阿里的“什叶”(支持者)和喜爱、同情先知亲属的人迅速增长,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宗教政治派别——什叶派,沿用了先知和伊玛目阿里说过的“什叶”这一名称。与其对称的是“逊尼派”或“逊奈与大众派”。这一名称的来历是伊玛目阿里的继承人伊玛目哈桑在穆阿威叶强大的军事压力下,把哈里发位让给了穆阿威叶,条件是只让给他一个人,他之后哈里发应由穆斯林大众从新选举,但是穆阿威叶生前已经安排好了传子叶齐德的一切准备。穆阿威叶把哈桑让位的那一年称为大众团结的一年,后来加上了“逊奈”形成了“逊奈与大众派”,或称正统派。胜者为王,合法选出来的哈里发被杀、被废,用武力抢夺的政权却合法化。什叶派认为,他们是真正遵循《古兰经》、圣训,即先知逊奈的人,因为伊玛目阿里严格奉行先知的圣行。
“逊尼派”与什叶派相比,逊尼派占绝大多数,“逊奈与大众派”这一名称是针对什叶派——少数派而取的。而什叶派以这一名称而自豪,因为这个名称是先知和伊玛目阿里亲自命名的。伊玛目阿里说:“坚持真理者往往是少数。”
既然先知对阿里有如此多的圣训,为什么圣门弟子中的大多数人不支持阿里当选哈里发呢?这里面有诸多原因:
(1)伍麦叶族是古莱什部落中的一个最大的部族,里边骑士、精英较多,在伊斯兰教之前的蒙昧时期与哈希姆族争权争荣,先知和阿里出自哈希姆族,且阿里在白德尔、吴侯德战役中斩杀了许多伍麦叶族人的精英。
(2)艾布·佰克尔、欧麦尔等先知的重要圣门弟子属于非哈希姆族的其他部族,出于政治考虑,阿里如果首先担任哈里发可能遭到伍麦叶族等其他部族的反对,担心新生的伊斯兰国家不稳定。
(3)阿里太年轻,先知逝世时才31岁,阿拉伯人有从最年长者中推选部落族长的传统。艾布·拜克尔是早期入教的圣门弟子中最年长者,所以把他推选为第一任哈里发。欧麦尔是个强有力的人物,先知逝世后在推选哈里发的问题上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欧麦尔曾对伊本·阿拔斯说:“先知想让阿里做他的继承人,但真主未意欲。族人们反对圣位和哈里发位都出自古莱什中的哈希姆家族。”
“ 逊奈与大众派”这个名称自伍麦叶王朝(661-750)和阿拔斯王朝(750-1258)沿用了六个世纪。这两个王朝出于政权的考虑,排挤和压迫什叶派,尤其伍麦叶王朝规定在星期五聚礼日的演讲中诅咒阿里,禁止传述先知关于阿里的圣训,对什叶派穆斯林和先知的后裔进行残酷镇压和屠杀。直到伍麦叶王朝第八位哈里发、清廉的欧麦尔·本·阿卜杜勒·阿齐兹才废除了诅咒阿里的规定。两个王朝不承认阿里为正统哈里发,直至伊玛目罕佰里才给阿里平了反,他阅读了先知关于阿里的圣训,研究了阿里的功德后,把伊玛目阿里列为第四任正统哈里发。但伍麦叶王朝和阿拔斯王朝长达六个多世纪的统治,他们的反什叶派的宣传对后辈穆斯林产生了很大影响。

二、 什叶派的伊玛目制度
什叶派(这里指十二伊玛目派或贾法尔主义——伊玛目贾法尔的思想学说)教义学说的核心是确信真主独一,确信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确信六大信仰,承认并履行五项主命功课,确信阿里是先知的继承人和遗嘱执行人,主张从先知的亲属和后裔中推选伊玛目作为穆斯林大众的领袖,伊玛目既是宗教领袖,也是政治领袖。伊玛目可以执政,也可以不执政。阿里和哈桑之后的伊玛目没有执政,但是伊玛目的传承世系延续到第十二位伊玛目。十二伊玛目派确信阿里为第一位伊玛目,第二是哈桑,第三是侯赛因,接着是侯赛因后裔中的九位伊玛目。第四位是卡尔巴拉惨案中幸存下来的阿里·本·侯赛因(栽因·阿比丁)。
关于穆斯林大众在每个时代必须有一个伊玛目(领袖)和伊玛目出自先知的亲属和后裔,即阿里和法蒂玛的后裔,什叶派以《古兰经》圣训和伊玛目阿里的言论为依据。《古兰经》指出:“你(指先知)只是个警告者,每个民族都有一个引导者。”(13:7)
“然后,我让我所挑选的仆民继承经典。”(35:32)
先知说:“我给你们留下了两件法宝,它就是真主的经典和我的亲属,只要你们坚守它,在我之后你们不会迷误。”先知的亲属指阿里、法蒂玛和他们的后裔,因为先知除他们之外再没有亲属和后裔,有其他圣训为佐证。
这节圣训由逊尼派的六大圣训集和什叶派的五大圣训集从20多个传述系统辑录了它。但是后来伍麦叶王朝的“哈里发”们为了维护他们的政权,把这段圣训篡改为:“我为你们留下了两件法宝,即真主的经典和我的圣行……。”
先知说:“领袖出自古莱什族。”据另一传述:“领袖出自古莱什部族中的哈希姆族。”即先知和阿里的家族。
先知逝世后阿里等先知的亲属正在料理先知的后事,辅士们在“塞基法”开会推选海兹拉吉族族长赛尔德·本·欧巴岱为哈里发。艾布·伯克尔、欧麦尔、艾卜·奥拜岱等闻讯赶往“塞基法”与辅士们争辩,最后,迁士们以“领袖出自古莱什”这段先知的圣训赢得了胜利,欧麦尔率先伸手向艾·伯克尔宣誓效忠,众人效法,遂推选艾布·伯克尔为哈里发。
伊玛目阿里听到“塞基法会议”的消息后说:“他们以树争辩,都丢掉了果实(指哈希姆族,而哈希姆族中最有资格、最符合条件的是阿里)。
关于十二伊玛目制度,逊尼派的六大部圣训集和什叶派的五大部圣训集都有辑录。
先知说:“我之后的伊玛目共十二位,都出自古莱什。”据另一传述:“出自古莱氏中的哈希姆族。”有些传述还提到十二伊玛目的名字。据传述,有人问先知:“你的遗嘱执行人是谁?”先知答:“我的遗嘱执行人是阿里·本·艾比·塔利卜,他之后是我的两个外孙哈桑和侯赛因,接着是侯赛因后裔中的九个伊玛目。”问:“
你能说出他们的名字吗?”先知答:“侯赛因牺牲后是他的儿子阿里(栽因·阿比丁),阿里之后是他的儿子穆罕德德(巴基尔),穆罕默德之后是他的儿子贾法尔(萨迪格),贾法尔之后是他的儿子穆萨(卡兹姆),穆萨之后是他的儿子阿里(里达),阿里之后是他的儿子穆罕默德(贾瓦德),穆罕默德之后是他的儿子阿里(哈迪),阿里去世后是他的儿子哈桑(阿斯凯里),哈桑之后是他的儿子穆罕默德(麦海迪)。
[] 什叶派的第六代伊玛目贾法尔·萨迪格(伊历80-148,公元699-765)以宗教虔诚,学识渊博著称于世,由于伍麦叶王朝和阿拔斯王朝初期的哈里发们对先知的后裔和什叶派实行高压政策,伊玛目贾法尔回避政治,埋头宗教功修,潜心从事学术研究,精通《古兰经》、圣训、教义学、教法原理学、哲学及文学、占星学等。在伍麦叶王朝时期,他在麦地那创办了一所伊斯兰学校,当时伊斯兰世界的穆斯林学子前往麦地那拜他为师,求学伊斯兰学术,门下弟子众多,从而培养了一大批圣训学家、教义学家、教法学家。伊玛目艾布·哈呢法、伊玛目马立克曾师承伊玛目贾法尔,伊玛目沙菲仪师承伊玛目马立克和艾布·哈尼法的门生穆罕默德,伊玛目罕佰里师承伊玛目沙菲仪,因此,逊尼派的四大教法派与伊玛目贾法尔有渊源。伊玛目马立克评价伊玛目贾法尔说:“他是当代人类最有学问、最精通教法的学者。”
伊玛目贾法尔·萨迪格被公认为八世纪伊斯兰教义、教法学权威,深孚重望,逐渐形成了“贾法尔学派”或“贾法尔主义”,它与逊尼派教法学较接近,故后阿拔斯王朝哈里发企图把它纳入逊尼派教法学体系,称为“第五教法学派”,但没有成功。
伊玛目贾法尔的伟大功绩在于他根据经训和伊玛目阿里等前五代伊玛目的论述完善了什叶派的教义学说,尤其完善了伊玛目制度的基本思想体系。伊历265年(公元878年),第十二代伊玛目穆罕默德·麦海迪突然失踪,他没有子嗣,伊玛目传系中断,当时的什叶派学者们根据经、训和前代伊玛目们的论述,断定穆罕默德·麦海迪,是隐循的伊玛目,十二伊玛目世系确立。

三、伊玛目制度,或十二伊玛目派的基本教义学说:
1、每个时代,穆斯林大众必须有个伊玛目(领袖),他是全体穆斯林的精神领袖和导师。
2、伊玛目必须由先知的亲属和后裔,即阿里与法蒂玛的直系后裔担任。
3、伊玛目的地位与权利由真主和真主的使者规定,即由真主的经典和先知的圣训规定。
4、伊玛目为十二代,每个伊玛目生前指定自己的继承人。
5、伊玛目受真主的保护,不犯错误。
6、伊玛目是穆斯林大众与真主之间的“中介”,穆斯林大众必须认识自己的伊玛目并服从他,伊玛目也了解他的民众,他们才能进天堂。
7、伊玛目继承先知的一切美德和学问,必须具有一般的知识和丰富的宗教知识。
8、伊玛目的职责是引导穆斯林大众走正道,奉行伊斯兰信仰,领导穆斯林大众遵循伊斯兰教义和仪规,维护真主的法度。
9、实行社会正义,以仁慈、公正和宽厚的态度对待弱者、贫困者、孤寡,善待奴隶,预防犯罪,制止人们的暴行、压迫、忤逆、堕落,率领穆斯林大众与进犯的敌人、叛教者、反叛者进行英勇的战斗,不怕牺牲。
10、向穆斯林大众阐释《古兰经》的含义,只有伊玛目才能通晓《古兰经》的隐义及创制、演绎教法,做出教法判例。
11、伊玛目在现世是穆斯林大众的引导人和见证人,在后世是他们的说情人。
12、确信第十二代伊玛目是被期待的伊玛目·麦海迪,他没有死,而是隐遁,将来复临人间,铲除不义与暴虐,一旦他被虐杀,世界末日即到来。

四、 十二伊玛目派教义学说的依据
关于什叶派的伊玛目制度以及十二伊玛目的世系和阿里是第一位伊玛目的依据,除了上面引述的经、训之外还有先知关于阿里和他亲属的其他圣训,如“我是谁的主人,阿里就是谁的主人。”这段圣训逊尼派、什叶派的圣训集都有所辑录。什叶派认为这段圣训是先知归真前不久当着众圣门弟子的面说的。是明确指定阿里是他的继承人。还有其他圣训如:
“阿里啊!你与我的关系如同哈伦与穆萨的关系,但我之后不再出圣人。”
“我是知识的城,阿里是城门。”等。
伊玛目阿里根据先知的圣谕,关于他的继承权和先知亲属的地位,在他的格言、演说、言论、信件中有许多论述,他不是为自己和他的亲属争王权,他是最不贪恋现世的,他一心追求为主道献身牺牲。他是在执行先知的圣谕。在一次演讲中,他提到:“真主啊!你知道,我们现在的斗争不是为自己竞争王权,也不是追求世俗的浮华虚荣,而是为了竖起你的宗教的旗帜,为在你的国度里推行改良,以便让你的仆民中的被压迫者得到安宁,重建起你的被废止的法度。”
《古兰经》中说:“他(指先知)没有凭私欲讲话,它(指《古兰经》)只是接受真主的启示”(53:3-4)据此,什叶派认为先知作为真主的使者,不凭自己的私欲和个人见解说话,他的言语都是真主的启示,先知关于阿里的许多圣训不是先知个人的意见。伊玛目阿里作为先知的继承人和遗嘱执行人,他所说的话都是依据《古兰经》和圣训以及先知对他的明示与密示,他不凭他的私欲说话。
关于《古兰经》文:“你(指先知)只是个警告者,每个民族都有一个引导者。”(13:7)伊玛目阿里说:“我们先知的亲属中只要出伊玛目,他就知道他治理的人民,因为真主说:‘……每个民族都有一个引导者。(13:7)’”(伊玛目阿里《格言荟萃——旗帜的引导》158页)
“然后,我让我挑选的仆民继承经典。”(《古兰经》35:32)
伊玛目阿里说:“真主关注地球,于是挑选了我们,并为我们挑选了支持者,他们与我同喜同忧……。”(伊玛目阿里《格言荟萃——旗帜的引导》157页)
伊玛目阿里说:“伊玛目(领袖)们是真主的代治者,引导他的人民,是他仆民们的领导者,只有认识他们,而他们也认识的人进天堂;否认他们,而他们也否认的人进火狱。”(《辞章之道》演说145)
“我是真主的使者在你们中的继承人,是敦促你们遵循你们宗教律法的人,是把你们召唤到天堂归宿的人。”(伊玛目阿里《格言荟萃——旗帜的引导》159页)
“你们应该顺从你们的伊玛目,因为他们今天是你们的见证人,明天在真主那里是你们的说情人。”(伊玛目阿里《格言荟萃——旗帜的引导》161页)
“我和我的亲属是地球居民的安全保障,正如星辰是太空的安全保障一样。”(伊玛目阿里《格言荟萃——旗帜的引导》159页)
“他们(指先知的亲属)是伊斯兰的支柱,坚守真理的堡垒,真理借助他们而还原,虚妄借助他们而消除。”(伊玛目阿里《格言荟萃——旗帜的引导》164页)
“我们是真主在他的仆民中选择的忠诚代治者,在他的国度里确立真理的人。支持我们的人得救;敌视我们的人遭殃。”(伊玛目阿里《格言荟萃——旗帜的引导》165页)
“我们(先知的家庭)是圣位的树、使命的降示地、天使的出入地、智慧的泉源、知识的矿藏。支持我们、喜爱我们的人等待真主的慈恩;敌视我们、憎恨我们的人等待惩罚(诅咒)。
”(《辞章之道》演说110)。

五、 正义伊玛目的特质
1、伊玛目最有知识,最精通教义、教法,对教法的见解与判例不会出错,伊玛目依据《古兰经》和先知的“逊奈”(圣谕、圣行)说话,不凭私欲说话。
2、伊玛目生活简朴,不贪恋现世的享乐,他像最穷、最弱的人那样生活,不积累个人财富。
3、在战时伊玛目统率穆斯林大众英勇战斗,他最勇敢、最不怕牺牲。
4、伊玛目给民众传授知识,并教育民众,在用言语教育之前,先以自己的行为教育民众。
5、伊玛目最慷慨,他愿意把自己拥有的一切奉献给主道和穆斯林大众,并公正分配国库的财产,把人民的财产归还给人民。

六、 伊玛目不应有的品质
1、伊玛目不应该是无知的,以免因自己无知使穆斯林大众无知、迷误。
2、伊玛目不应该多占用国库的财产,或挥霍国库的财产,或对国家的财产分配不公。
3、伊玛目不应该是吝啬的,不应在判案中受贿。
4、伊玛目不应该是粗暴的,从而侵犯民众的权利。
5、伊玛目不应该忽视宗教法规,废止圣行、添加异端。
6、伊玛目不应该忽略保护妇女、儿童、防止流血、保护民众的生命财产、保护战利品。

七、 不义的和迷误的伊玛目
1、用武力夺取政权,废止真主的法度、先知的“逊奈”。贪图现世的浮华虚荣,使用阴谋诡计。
2、滥用职权,压迫民众,为了维护政权,杀害无辜的穆斯林。
3、任用伪信者,镇压和屠杀敢于反抗的虔诚穆斯林民众。
4、霸占和挥霍国库的财产,培植党羽和亲信,以维护自己不义的政权。
5、对外征服战争不是传播伊斯兰,而是为了夺取战利品,扩大统治地区。

八、 对什叶派的一般误解和不实之词
为了维护政权,伍麦叶王朝规定星期五聚礼日的演讲中诅咒阿里,禁止传播先知关于阿里的圣训,伪造圣训诋毁阿里和先知的后裔长达70多年。阿拔斯王朝虽然没有诅咒阿里,但仍禁止传播阿里的功德,并留下不少诋毁什叶派的宣传资料和著作,这对后辈的穆斯林产生了很大消极影响,甚至一些对什叶派的污蔑和攻击,至今仍在穆斯林大众中传播,严重影响了穆斯林的团结。现将这些诋毁和不实之词举例如下:
1、不少著作称:什叶派是早期也门犹太人阿卜杜拉· 伊本·赛拜伊组建的党派。他利用穆斯林公众对奥斯曼重用自己伍麦叶族人的不满和拥戴阿里、喜爱先知的亲属、后裔的感情,组织了一个团体。有些材料称“赛拜伊党人”,他们派人到各地宣传阿里的功德、先知亲属和后裔的特殊地位,进而神化阿里,伊玛目阿里严惩了这伙人。他们的主张与伊玛目阿里对自己的评价:“对于我,两种人遭殃,一种人爱之过度,另一种人恨之过分。”以及正统的十二伊玛目派的教义学说没有共同之处。
但是,什叶派学者、伊拉克宗教教法原理学院院长穆尔台达·阿斯凯里教授在他的著作《阿卜杜拉·伊本·赛拜伊》一书中说:“阿卜杜拉·伊本·赛拜伊是一个名叫赛夫·本·阿卜杜拉的人编造的神话故事,根本不存在这个人。
2、有的著述说,波斯是琐罗亚斯德教的故乡,古波斯人神化他们的教主琐罗亚斯德,诚信他是最高主神(上帝)的朋友,是真理的预言者,他们也神化王室家族成员,相信他们是最高主神在地球上的代理人和朋友。伊斯兰教传入波斯后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所以什叶派也神化阿里,相信先知亲属和后裔中的伊玛目是真主在地球上的代治者。
什叶派反驳说,我们是依据《古兰经》和先知的圣训、伊玛目阿里的论述,他们都不是波斯人,而且什叶派首先是先知的圣门弟子和他们的后裔,他们都是阿拉伯人,而不是波斯人。
3、有的传述说,什叶派崇拜阿里和先知的后裔,憎恶先知穆罕默德和天使吉卜勒利,并诅咒他把启示传授错了,应传授给阿里,不应传授给穆罕默德。这些传说纯属臆造。
4、有些宗派偏见严重的人妄言什叶派是伪信者,因为他们相信“塔基叶原则”,其含义是:在暴君统治下如果表现出信仰会遭到迫害时表现出假意应酬,内心保持信仰。这是根据什叶派长期遭到伍麦叶王朝的镇压、迫害的情况下,第六代伊玛目贾法尔依据《古兰经》文:“信士们不可舍信士而以不信者为朋友,谁如果这样做,他不在真主的宗教之内,除非你们对他们有所畏惧(而表现应付)。”(3:28)
“归信真主之后又表示不信者——除非被迫宣称不信,内心信仰坚定者——为不信而心安理得者必遭真主的恼怒,并受重大的刑罚。”(16:106)
根据这两节《古兰经》文,伊玛目贾法尔·萨迪格创制,演绎了“塔基叶”原则。
但是,从历史到现代,一些教派偏见强烈的人凭“塔基叶”原则把什叶派枉诬为伪信者。他们依据的是《古兰经》文:“他们遇见信士们就说:‘我们已经信教了。’他们回去见自己的恶魔同党就说:‘我们确是同你们在一起的,我们只不过是嘲弄他们而已。’”(2:14)。
这节经文是针对伪信者降示的,伪信者是口头假信,内心不信,而“塔基叶”原则的条件是表面应酬,内心有坚定信仰,两者截然相反,有本质的区别。殊不知,轻意地把穆斯林弟兄断为伪信者,或不信者是件重大的问题,伤及自己的信仰。
5、有些人说,什叶派有自己的一部秘密《古兰经》。什叶派断然否定。
6、说:什叶派允许临时婚姻,而先知早期允许,后来被废止了。实事上先知没有废止,是欧麦尔担任哈里发时期废止的。有伊本·阿拔斯传述的圣训为证。直到伊本·
祖拜尔时代,在一次主麻日的演讲中,伊本·祖拜尔在讲台上指着台下的伊本·阿拔斯说:“这个盲人(当时伊本·阿拔斯已双目失明)允许临时婚姻……。”伊本·阿拔斯答复说:“这个问题你去问你母亲就知道了。”

随笔联想
写这篇文章时,笔者浮想联翩,从事伊斯兰学术的学习与研究凡60多年,深感教派林立,各执一说。伊斯兰教早期分为两大派——逊尼派和什叶派。其他几个早期的伊斯兰教派别,如哈瓦利吉派、穆尔太齐莱派、吉卜利叶派等随着伊斯兰学术思想的发展,或因离经叛道,或因太极端,或因缺乏政治和理论的支持,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被淹没,已不复存在。现存的两大派——逊尼派和什叶派又分化出许多派别,教派之间的斗争往往被政治利用,或教派利用政治求发展,经常发生流血冲突,影响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内部的团结与稳定,也影响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甚至发生战争。

伊斯兰教——逊尼派和什叶派先后传入中国,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两派在中国长期竞争、发展过程中互有消长。在元蒙时期什叶派占优势,共同语言是波斯语,后来逐渐趋向融合,逊尼派占了优势,但仍然有明显的什叶派色彩。
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后又分为四个派别,苏菲派传入中国,尤其传入中国的西比地区后分化为四大门宦。四大门宦又分化出几十个支派。
笔者曾阅读过中国各伊斯兰教派的一些资料,也跟各派的学者、阿訇、门宦领袖交流过,发现在认真独一、默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六大信仰、五项天命功课等原则问题上没有问题。笔者在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学习、研究、工作、访问、参加学术会议期间跟各派的学者进行过交流,都认为,念了“清真言”、两个作证词,并内心诚信的人就是穆斯林,履行了“五功”就是完美的穆斯林。在伊斯兰世界逊尼派的四大法学派已不十分明显,各派一起礼拜,一些非天命的礼仪不同,但互不干涉,互相尊重,不予重视,不予讨论。逊尼派与什叶派的特点虽比较明显,但也一起做礼拜。伊玛目霍梅尼曾做出教法判例:在阿拉伯、伊斯兰国家里的什叶派穆斯林可以跟随逊尼派的伊玛目做礼拜。笔者曾跟一个黎巴嫩的什叶派穆斯林学者(他有不少著作)进行过交流,我首先申明我属逊尼派,但我没有宗派偏见,与穆斯林兄弟可以交流,可以倾听不同的观点,有经、训依据的可以接受。这位什叶派学者学术渊博,观点客观,他说,“什叶派与逊尼派在伊斯兰的基本信条上没有分歧,主要分歧在阿里是先知的合法继承人问题上即哈里发问题,这是个历史问题,已经过去了。还有教法上的一些分歧,不是逊尼派的四大法学派别之间也有分歧吗?”我说,我在中国从小听到什叶派诅咒吉卜勒利,因为他把启示降错了。这位学者笑了,他说这个神话故事在阿拉伯世界也流传,它是伍麦叶王朝时代故意编造出来的。至到今日宗派偏见仍在作怪。譬如什叶派穆斯林礼拜时在叩头的地方放一小块用圣地上的土制成小土块,把头叩在上面做为圣行,因为圣人时代清真寺内是土地,圣人和穆斯林们在土地上叩头,现代清真寺的地面上铺上了木板和地毯。但是在阿拉伯国家一些教派偏见强烈的人把这个小土块(上面有经文或花纹)说成什叶派向偶像叩头。
全世界穆斯林无论什叶派、逊尼派应联合起来、团结起来对付共同的敌人犹太复国主义侵略集团,他们的间谍钻到伊斯兰教派内部,挑拨离间,煽起教派之间的仇恨与敌对情绪,制造流血事件与恐怖主义,以削弱穆斯林的力量,丑化穆斯林的形象。
笔者跟伊朗的中国留学生交谈过,我问他们对什叶派怎么看?一个硕士生说:来伊朗学习前家中老人和亲友们担心我变成什叶派,来到伊朗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与观察,发现我们在国内听到的什叶派与我们亲眼看到的什叶派完全不一样。成不成为什叶派并不重要,都是穆斯林,重要的是对什叶派有个真实的、公正的、客观的看法,否则,把穆斯林弟兄可能当成敌人。其他同学有同样的看法,还说“这里的穆斯林对伊斯兰的热情比中国穆斯林强,对‘五功’遵行也比中国穆斯林好,比如每年朝觐的人很多……。”这是当代中国穆斯林青年的客观看法,因为他们热心于探索真理,少带偏见。
据逊尼派和什叶派的圣训辑录,先知曾说过:“我的教民将分为73伙,其中的一伙进天堂,其他72伙进火狱。”据此各派都说自己是进天堂的那一伙。那么,其他派别都进火狱吗?由谁来裁判呢?只有真主和他的使者,即真主的经典和先知的“逊奈”,谁遵循了《古兰经》与逊奈(圣行、圣道),谁就是得救的那一派。“逊奈”不只指某一件圣行而是圣人的道路,包括圣人坚持和遵循的伊斯兰的信仰和“五功”以及伊斯兰的伦理道德等。并不是某派多遵行了圣人的一件圣行,而别的派没有遵行就说自己遵行了“逊奈”而别的派没有遵行,就认为自己是进天堂的那一伙。有些“逊奈”
如礼拜中的抬手,接“杜阿”等,圣人有不同的做法,故传述的圣训有不同,教法学家们对传述系统的认识不同,采纳的圣训有所不同。凡有正确圣训为依据的仪式都是圣行,不能说与自己的派不同的有圣训依据的仪式不是圣行,或撇了圣行,所以不算是进天堂的那一伙。
笔者所接触过和交流过的中国的许多教派在伊斯兰的基本信条、“五功”等没有分歧,只是遵行的程度不同,接受的圣训不同,都是非原则性的问题。笔者接触和交流过的伊斯兰世界的不同教派也在伊斯兰的基本信条、“五功”、“清真言”、“两个作证词”方面没有分歧。在圣人时代和早期的对外开拓运动中高举的旗帜是“清真言”,只要对手接受了“万物非主、唯有安拉,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就放下宝剑成为穆斯林兄弟,不能在杀戮,至于教义、教法、功修慢慢在教授、学习和遵行。笔者认为先知指的进火狱的72伙指的是脱离伊斯兰的基本信条,或其中一部分的那些派别,如白哈仪教信仰白哈翁拉是新的圣人、艾海麦迪亚教相信乌拉姆•艾海麦迪是新的圣人。还有其他类似的派别。至于在伊斯兰的基本信条上没有分歧的派别本来不称其为派,而是他们自称派别罢了。
一种宗教、一种学术往往在兴旺的时期和地区出现派别。中国的西北地区,由于穆斯林多而集中,朝觐者多,与伊斯兰世界的联系也比较多,所以教门细而兴旺,教派也多,而内地,由于穆斯林少而分散,与汉族人杂居,受汉文化影响较多,教门相对粗而淡薄,大多数人把不吃猪肉作为穆斯林的标志,对伊斯兰的认识也淡薄,所以没有教派。教派的出现,或一种学术出现支派,本来是件好事,除离经叛道者之外,可以竞争、辩论。真理越辩越明,有利于教门的发展与兴旺,但是有些地区教派之间的隔阂很深,对立情绪很严重,这是由于互相批判,无限上纲,把不同观点的穆斯林弟兄当成敌人,开除教籍,宁可与非穆斯林交往,不与穆斯林兄弟交往,内心憎恨、不说话、不通婚。尽管有缺点错误,应善意地规劝、交流,不能当成敌人制造流血冲突。伊斯兰允许娶基督教的女子,但是穆斯林教派之间不来往、不通婚,岂不是把穆斯林弟兄当外教人了?
一旦教派形成,想消灭已不可能,在非原则性的问题上应当相互尊重,和平共处,通过直接对话、交流,增进彼此了解,保持自己的教派观点,求大同存小异,淡化派性,逐步达到教派之间的接近,穆斯林队伍的团结,“你们当共同抓紧真主的绳索,你们自己不要分裂。”(《古兰经》3:103)
伊斯兰教派内部和教派之间的对立、斗争、冲突有两方面的原因:

1、 内部原因
在中国尤其西北地区,由于离伊斯兰世界较远,交通不便,与阿拉伯、伊斯兰国家联系较少,经典的进口也较困难,中国穆斯林主要依靠有限的手抄本经典学习、理解伊斯兰教义、教法。由于在中国环境里学习阿拉伯语、波斯语比较困难,能学好阿拉伯语、波斯语,并借助它学习、理解伊斯兰教义的阿訇、学者凤毛麟角,加之不学中文,没有获得其他文化知识的语言工具,知识面窄,思想水平、理解能力较差。伊斯兰世界不同教派传入中国,或朝觐者带回不同的教派,主要是苏菲派,回国后各自传播自己带回的教派,实际上是枝节上的分歧,不顾客观环境,不顾穆斯林群众的接受能力,不讲方法,不讲策略,互相排挤,争取信徒,结果发生冲突。清廷支持一派打击一派,扩大矛盾,激起穆斯林的起义,清廷进行残酷镇压,不管哪一派。这时两派的穆斯林才醒悟过来,联合起来抵抗共同的敌人——反动的清政府。譬如1781年的河湟穆斯林起义。当时奈格什班丁叶苏菲派中的高念赞颂词与低声念赞颂词之间发生冲突,清廷趁机镇压,激起穆斯林的起义,清廷镇压、屠杀了十几万穆斯林,把妇女儿童押解到省府,然后发配到内地非穆斯林地区为奴,丧失了自己的民族信仰,其代价何等的高昂!
阿拉伯、伊斯兰国家的教派之间的冲突,主要是逊尼派与什叶派之间经常发生的流血冲突与战争,除了内部原因,如被政治利用等之外,主要是西方殖民主义和犹太复国主义在背后煽动。18、19世纪,东方的阿拉伯、伊斯兰国家沦为英国等西方国家的殖民地。自那时起,英国殖民主义者与犹太复国主义者勾结,派遣大量的间谍到东方阿拉伯、伊斯兰国家、印度等国,以控制他们的殖民地。这些间谍经过培训,学习阿拉伯、波斯、土耳其等语言,学习伊斯兰历史与知识,以及如何做穆斯林等。他们到东方后假信伊斯兰,在殖民地国家里做政府官员、军官,表现虔诚,娶穆斯林妻室,生儿育女,他们的第二代、第三代中有些成为高官,高级军官,有些成为大企业家,有些成为教授,有些成为学者、大阿訇,在清真寺里当伊玛目,在星期五聚礼日向穆斯林群众讲经布道。他们受伦敦总部的控制与指挥,每个时期指定具体的政治、军事政治战略,他们早期的战略是对殖民地国家实行“分而治之”的政策,即把阿拉伯、伊斯兰国家分为许多小国,或组成英联邦,把殖民地分为自治领、托管地等,由英国统一领导,当时把巴勒斯坦定为英国的托管地,在这种情况下,英国殖民主义者支持犹太复国主义者在巴勒斯坦建国,把大量的犹太人移民到巴勒斯坦。实行“分而治之”
的最好办法是首先分裂穆斯林们的思想信仰,为此,他们利用教派,或创立新教派,煽起教派情绪,使穆斯林内部分裂,不能团结一致对付殖民主义者。这些间谍有些娶了穆斯林妻子,生男育女,他们长期在穆斯林社会生活,与虔诚善良的穆斯林共处,得到他们热情的对待与帮助,受到感染,同时他们更深入的学习了《古兰经》和伊斯兰教义,发现犹太教、基督教与伊斯兰教有许多共同之处。穆斯林们尊敬先知穆萨和耶稣,信仰亚伯拉罕、大卫、所罗门等为先知,共同信仰一个安拉,信仰后世……都是天启的宗教。于是他们的良知受到启发,由假信伊斯兰变成真穆斯林,不愿意再搞危害穆斯林的间谍活动了。这种人往往遭到暗杀。
以色列建国后,主要由以色列间谍肩负起对阿拉伯、伊斯兰国家实施“分而治之”的方针,分化阿拉伯国家,迫使一部分国家承认以色列,窃取政治、军事情报,利用教派和政治上的分歧,挑起阿拉伯与阿拉伯、阿拉伯国家与伊朗之间的战争。据有些资料称,由西方犹太大财团资助的一个间谍网散布在各阿拉伯、伊斯兰国家。两伊战争、海湾战、入侵伊拉克、伊拉克的逊尼派与什叶派之间的流血冲突、库尔德族与土耳其之间的战争等中东地区的一切流血冲突都由这个间谍网煽起、操控。两伊战争打了八年,巨大的经济损失不说,双方死伤二百万人,以色列获渔人之利。两伊战争的起因是阿拉法特访问伊朗,伊玛目霍梅尼向阿拉法特保证将开辟对以色列的东部战线。以色列十分惊惶,敦促美国暗示萨达姆,愿意提供武器对伊朗开战。萨达姆不过是犹太大财团间谍网棋盘上的一个小棋子。后来美国又暗示萨达姆侵略科威特,联合国干预后美国纠集了几十个国家的军队,其中包括九个阿拉伯国家的军队打伊拉克,达到削弱伊拉克、分裂阿拉伯国家的目的。以色列又获渔人之利。据传,9·11事件也是以色列间谍策划的,以激发美国对阿拉伯、伊斯兰国家的仇恨,下决心发动战争。以色列的间谍是世界第一流的,他们无空不钻,难道他们不打进危险的基地组织吗?犹太大财团豢养的以色列间谍对自己的盟友美国也搞间谍活动,担心美国政策变化,他们在美国有强大的经济力量和媒体舆论力量,影响着美国的对外、对以色列政策。目前,以色列一再敦促美国打伊朗。早在打伊拉克之前,以色列前总理鼓动美国先解决伊朗,他说伊拉克问题是萨达姆个人问题,而伊朗则是一个国家的信仰问题,更危险。自出现伊朗核问题以来,以色列一再鼓动美国进攻伊朗,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黎巴嫩的阿拉伯媒体特意采访过伊朗总统内贾德。问:为核问题,美国、以色列进攻伊朗,其代价值吗?内贾德总统回答:“美国没有能力进攻伊朗,所以不敢进攻伊朗。即使进攻我们已做好了应对的准备。”面对以色列的鼓动,安抚以色列的焦虑,美国国防部长和国务卿赖斯表态说:我们目前不打伊朗,但以后要打。
美国领导人并不傻,这次没有上以色列的当,他的确不敢轻易攻打伊朗。因为伊朗不是伊拉克。
1、伊朗是个大国,幅员辽阔,如果像伊拉克那样地面部队打进去,面对全面地、殊死的抵抗,使美国陷入旷日持久的侵略战争之中,有伊拉克的教训,如果只空袭,解决不了问题。
2、伊朗不像伊拉克,没有反对派,即使打进去扶植不起傀儡政府。
3、伊朗控制着霍尔木兹海峡,一旦遭到美以进攻,它立即封锁海峡,并切断波斯湾的输油管道,它是西方的经济命脉。
4、一旦美以发动进攻,伊朗立即进攻以色列,伊朗人民不像伊拉克人,他们有强烈的信念,不怕牺牲,宁死不屈。战争的结果很难预料,美国不敢冒这么大的风险。奥巴马总统聪明,他想通过谈判和平解决。
伊朗政府和人民要保持高度地警惕,谨防狡猾的以色列间谍制造类似9·11那样的事件,把美国拖入对伊朗的战争。美国政府和人民也应提高警惕,勿上以色列间谍的当。
面对如此险恶的现实,阿拉伯、伊斯兰国家、全世界的穆斯林应该猛醒、团结、联合,共同对付犹太复国主义的侵略和阴谋,不要再窝里斗,使亲者愁,仇者快。
 

 

您的意见

用户意见

无意见
*
*

伊玛目哈桑 哈赛因(愿主喜悦他俩)伊斯兰网站昿为了弘扬伊斯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