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Page ١ A • B •菲利普斯 博士 著
马 滔 译
前 言
创造的目的,是一个令所有人都困惑的话题。每一个人,在他(或她)生命中的某一时刻,都会发出这样的疑问:“我为什么会存在?”或者“我生存在大地上是为了什么?”
组成人类和人类赖以生存世界中的各种各样复杂体系,指示出一个至高的造物主的必然存在。设计图的存在指示出设计者的存在。当人们看到海滩上留下的一连串脚印时,他们会立刻得出结论:先前的某一时刻,肯定有人曾路过这里。不会有人认为那些脚印是海浪冲刷海滩而形成的痕迹,也不会有人认为那些脚印是毫无目的而突然自己出现的。由于目的性的行为是人类智慧的自然产物,人得出结论:至高智慧的造物主创造人类也必然出于一个特定的目的。因此,为了活得有意义,为了获得最大的效益,人类需要知道他们存在的目的。
然而,历史上直至今日,始终有一些人否认造物主的存在。在他们看来,物质是永恒的,人仅仅是元素偶然结合而形成的意外产物。所以,对他们而言,“真主(上帝)为何创造人类?”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根据他们的观点,存在毫无目的。
然而,历史上直至今日,绝大多数的人们相信并始终相信,一个超绝的至高存在以其特定的目的创造了这个世界。对他们而言,认识造物主及其创造人类的目的,一直是一件至关重要之事。
答案
为回答“真主(上帝)为何创造人类?”这一问题,应首先确定这一问题的视角。从真主(上帝)的观点来看,这一问题意味着:“是什么原因让真主(上帝)创造了人类?”而从人类的观点来看,这个问题意味着:“真主(上帝)创造人类是为了什么目的?”这两个观点代表了“我为何存在?”这一问题的两面。在以下章节中,我们将以天启(真主启示)的明确经文为据,探讨这两个方面的问题。
这不是一个让人们进行推测的话题,因为人的猜测不可能得出这一问题的完全真相。在人还几乎不能理解他自己的大脑,或其更高级的实体——思想,是如何运行之时,人又如何能完全正确地推论出他存在的真相呢?因此,历史上许许多多的哲学家们对此问题进行研究而得出的无数答案,全都是建立在不能被证实的假想基础之上的。
对这一话题的询问,让一些哲学家们宣称:我们并非真的存在,整个世界只是虚构的想象。例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公元前٤٢٨-٣٤٨年)主张:人们使用自身感官所了解到的每天变化的这一现实世界,并非真实的存在,而只是理念世界的影子。[١]其他许多人——就像我们先前所提到的那样——宣称并一直宣称:人类的产生根本没有任何目的。根据他们的说法,人的存在仅仅是偶然的产物。如果生命仅仅是由无生命的物质偶然产生进化而来的,那就毫无目的可言。人类的“近亲”——猴子和猿——从未为了存在的问题而烦恼,那人们又何必为此困惑呢?
虽然很多人把“我们为何被造”的问题搁置一旁很少考虑,获知其答案,对于人类而言确是极其重要的。不知道其正确答案,人类就变得与其周围的动物难以区分,动物性的需求和欲望——吃、饮和生殖——将成为人存在的目的,人的努力也因此而集中到这一有限的领域。
当物质的满足发展成为生活中最主要的目标之时,人的存在甚至会变得比最低等的动物还卑贱。当人类不清楚他们存在的目的之时,将总会错误地使用真主赋予他们的智慧。堕落的人会使用他们的才智制造毒品和炸弹,从事通奸、色情、同性恋、占卜算命、自杀等等。如果不清楚生命的目的,人的存在将失去所有意义,后世永恒的幸福生活也将因此而完全丧失。因此,正确回答“我们为何在这里?”是人类的头等大事。
人们通常会去其他与他们一样的人那里寻求答案。然而,能够清楚细致地回答这些问题的唯一处所,只存在于天启(真主启示)的众经典中。真主(上帝)通过他的众先知将创造的目的启示给人类,这是必然的,因为人类不可能通过自身而得到正确的答案。真主(上帝)的所有先知们都教导其追随者们“真主(上帝)为何创造人类?”这一问题的答案。
犹太教与基督教的经文
对《圣经》的研究会让真诚的探寻真理者感到困惑。《旧约》对于律法、人类的早期历史和犹太人的注重,似乎远远大于对人类创造这一重大问题的回答。[٢]
在《创世记》中,上帝在六天中创造了世界以及亚当和夏娃,然后在第七天歇工“休息”。[٣]亚当和夏娃违背了上帝,遭受惩罚,他们的儿子该隐杀死了自己的亲兄弟亚伯,然后居住在挪得之地。然后,上帝“后悔”了他创造人类![٤]为什么没有一个清晰无误的词汇来回答呢?为什么用了那么多象征性的言辞,去让读者们猜测其意义呢?例如,在《创世记》第六章中这样叙述:“当人在世上多起来,又生女儿的时候,神的儿子们看见人的女子美貌,就随意挑选,娶来为妻。”(٦:١-٢)“神(上帝)的儿子们”是谁?犹太教和基督教中的每一个教派对此都有不同的解释,究竟哪一种解释才是正确的呢?
真相是,古代的众先知们教导了人们创造的目的,然而,他们的部分追随者们——同恶魔相勾结——随后篡改了经文。答案因此变得含糊不清,许多启示被隐藏在了那些象征性的言辞当中。当上帝(真主)向犹太人派遣了耶稣(尔萨)作为使者后,耶稣赶走了在圣殿中做买卖的商人们[٥],并针对犹太拉比们的律法解释进行教训。他重新确认了先知摩西(穆萨)的律法并给予复兴,他向其门徒们教导生命的目的并展示如何去实践它,直至他在这个世界上的最后一刻。然而,在耶稣离开这个世界之后,他传达的信息也被某些自称为其门徒之人篡改了。就像他之前的众先知带来的信息那样,他带来的清晰的真理也变得模糊不清了。特别是通过约翰的《启示录》,象征主义被采纳,上帝(真主)启示给耶稣的《福音书》遗失了。我们当今所见到的四部《福音书》是公元四世纪的主教亚他那修(Athanasius)选定用来替代遗失的耶稣基督的《福音书》的人的作品。[٦]《新约》中,其它二十三本保罗及其他作者的作品,数目上远远超过了这四部《福音书》[٧]。因此,《新约》的读者们也不能在其中找到“上帝为何创造人类?”这一问题的清晰解答[٨]。他们被迫盲目地去追随那些他们所属的或所加入教派的人为信条。由于各《福音书》根据每一教派的信仰得到解释,寻求真理者再次陷入困境,究竟哪一个主张才是正确的?
上帝化身为人
在有关人类被造的目的方面,大多数基督教派唯一能达成的一点共识,或许就是:上帝化身为人并死于人类之手,以此替世人赎罪。根据他们的说法,由亚当传承下来的这一原罪是如此巨大,以至于人没有任何方式可以消除此罪孽。上帝是如此良善,罪恶的人不能站在他的面前。因此,只有上帝自己化身为人才能将人类从罪恶中拯救出来。
根据教会的主张,信仰这一人为的神话是获得救赎的唯一方式。因此,创造的目的在基督教中变成了“神圣的牺牲”以及承认耶稣基督是上帝本身。这或许可以从《约翰福音》的下述话语中推论出来:“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٩]
然而,如果这就是创造的目的和获得永生的前提,为什么所有的先知都没有教导呢?为什么上帝不在亚当及其子女生存的时代化身为人呢?——那样所有的人都可以得到一个平等的机会去实现他们存在的目的。或者,难道说那些在耶稣之前的人们的存在,另有一个目的?那样的话,今天所有没有听说过耶稣的人们,他们依然没有机会去实现他们被造的目的。这一目的显然太局限了,不适合人类的需要。
万物皆为上帝
印度教的经典中教导存在许多神祇、化身为人的神祇、上帝的格位以及万物皆为上帝——梵。尽管相信万物之“我”实际上就是梵,残酷的种姓制度却依然发展起来。祭司阶层的婆罗门从一出生便优越无比,他们是《吠陀》[١٠]的教导者,代表着宗教仪式的纯洁性和理想的社会声誉。另一方面,首陀罗阶层的人被剥夺了宗教地位,他们唯一的职责就是“温顺地服务于”[١١]其他三个阶层及由这些阶层衍生出来的数千个亚种姓的人群。
根据印度教的一元论哲学家们的说法,人的目的在于领悟他们的神性和从轮回中得到解脱,使人的灵魂重新与终极存在(梵)合而为一。对于那些遵循“巴克提”之路[١٢]的人而言,人的目的就是喜爱上帝,因为上帝创造了人类是为了“喜爱一种关系——就如同父亲喜爱他的孩子一样”(《圣典博伽瓦谭》)。对于普通印度教徒而言,遵循社会和宗教的义务、遵循所属种姓的传统规则——业报之路,就是尘世生活的主要目的。[١٣]
虽然《吠陀》中绝大多数有关火祭的经文都已被印度教其它经文中的理论与实践所取代,拥有绝对权威与神圣的《吠陀》依然是每一个印度教教派和传统的中心原则。《吠陀》包含四部本集,其中最古老的是《梨俱吠陀》。在这些经文中,最令人困惑的词汇被用于描述上帝。《梨俱吠陀》中反映的宗教是一种多神教,主要关注的是那些与天空和大气相关的神祇,其中最重要的是因陀罗(天空与雷雨之神)、婆楼那(司法神)、阿耆尼(火神)和苏里耶(太阳神)。在稍后的其它《吠陀》本集中,对《梨俱吠陀》中诸神的关注下降,多神论被一种对梵天(创造之主)的祭祀泛神论所取代。在《奥义书》中,梵天同梵——宇宙的最高精神与物质存在——的概念相融合,代替了特定的人格化,从而把神话转变成一种抽象的哲学概念[١٤]。如果这些经文中的内容都认为人类必须为获得指引而作出选择,我们只能得出结论——上帝对人类隐藏了其自身和创造的目的。
上帝并不叫人混乱,也不希望让人犯难。因此,他在一千四百年前向人类启示了最后的信息,并对以后所有的人类世代保证其完整性。在最后的经典——《古兰经》——中,上帝(真主)启示了他创造人类的目的,并且通过他最后的先知,阐明了人类能够理解的所有细节。通过这一天启的经典和先知的解释,我们将在以下篇幅中对“上帝(真主)为何创造人类?”这一问题作出精确的分析与解答。
[١] 这一观点通过其著作《理想国》中著名的“洞穴”隐喻而表达出来,把变化的物质世界同投掷到洞穴墙壁上的图像影子相比(《新不列颠百科全书》第二十五卷,五百五十二页)
[٢] 在《以赛亚书》中,以色列人是因上帝的荣耀而被造的:“雅各啊,创造你的耶和华;以色列啊,造成你的那位,现在如此说……”(٤٣:١)“我要对北方说:‘交出来!’对南方说:‘不要拘留!’将我的众子从远方带来,将我的众女从地极领回,就是凡称为我名下的人,是我为自己的荣耀创造的,是我所做成、所造作的。”(٤٣:٦-٧)
[٣] “到第七日,神造物的工已经完毕,就在第七日歇了他一切的工,安息了。神赐福给第七日,定为圣日,因为在这日 神歇了他一切创造的工,就安息了。”(《创世记》٢:٢-٣)
[٤] “耶和华就后悔造人在地上,心中忧伤。”(《创世记》٦:٦)
[٥] 参见《路加福音》第十九章四十五节
[٦] 《新不列颠百科全书》第十四卷,八百一十四页
[٧] 在四世纪中叶被称为《西奈抄本》(Codex Sinaiticus)的圣经手稿中,《新约》中还包括《巴拿巴书》(Letter of Barnabas)和《赫尼斯牧人》(Shepherd of Hernias)两本作品。(《新不列颠百科全书》第十四卷,八百一十四页)
[٨] 在《启示录》中这样叙述道:“我们的主,我们的神,你是配得荣耀、尊贵、权柄的,因为你创造了万物,并且万物是因你的旨意被创造而有的。”(٤:١١)
在保罗写给歌罗西的信中,他解释道世界是为耶稣而创造的:“爱子是那不能看见之神的像,是首生的,在一切被造的以先。因为万有都是靠他造的,无论是天上的、地上的、能看见的、不能看见的,或是有位的、主治的、执政的、掌权的,一概都是藉著他造的,又是为他造的。”(《歌罗西书》١:١٥-١٦)
[٩] 《约翰福音》第三章第十六节
[١٠] “吠陀”一词意为“知识”,它是印度教天启的神圣经典的集合。印度教中其它包含实际教条与规则的人类作品,被编纂称为《忆念》(smriti)。(《新不列颠百科全书》第二十卷,五百三十页)
[١١] 《新不列颠百科全书》第二十卷,五百五十三页
[١٢] 这是对位格上帝的奉献之路,其中包括对偶像的崇拜
[١٣] 《新不列颠百科全书》第二十卷,五百二十页
[١٤] 《新不列颠百科全书》第二十卷,五百二十九页至五百三十页
真主为何创造?
从真主(上帝)的观点来看,一个基本的问题需要提出——“真主为何创造?”这个问题应该被提出,是因为人类——事实上——并不是最伟大的创造。真主在其最后的启示中这样说道:
“创造天地,确是大过于创造人类的,但世人大半不知道。”(《古兰经》٤٠:٥٧)
人类的构成,其复杂性远不及他们所赖以生存的宇宙的构成。然而,极少人意识到这一事实。由于人类明显地优越于地球上的其它生物,其旅程抵达了外太空,加之技术与知识的不断进步,让人类变得傲慢自大,认为自己是世上最伟大的事物。
然而,人类绝大多数的伟大发现只是有关其周围的事物,而不是有关自身的。因此,人类的努力中对物质世界的注重超越于对人类本身的注重。在这节经文中,真主让人类回到了他们的实际地位。人类仅仅是真主奇妙创造中的一小部分而已。因此,为了理解真主为何创造人类,我们首先需要理解一个更基础的问题——真主为何创造?
造物主
创造是造物主神圣属性的根本结果。一个没有创造任何物的创造者,本身就是一种自相矛盾的说法。这并不是说真主需求其创造物。真主是绝没有任何需求的。只有创造物需求于他。然而,就像一位作家以其著作表现出其卓越才华那样,真主的创造属性通过其创造物而表现出来。
真正意义上的创造,只归属于独一的真主。虽然人类也用“创造”一词描述他们的创作行为,但他们所做的并非真正的创造。人类仅仅是在操作已经存在的事物——这些事物早已由真主创造出来了。一张由木头和钉子螺丝制作出来的桌子,其木头来自于树木,而钉子螺丝来自于由矿石提炼出来的金属。人类并没有创造出树木或矿石。
事实上,所有的人类创造都可以追溯到基本的元素——这些元素是人类无法创造的。甚至于艺术家“创造”的设计也是建立在其所看到的事物之上的。感官所没有感受到的事物是不可能被想象出来的。因此,所有艺术家的思想都是已经存在事物的反映。只有独一的真主从无到有地进行创造。
这一基本事实曾经并一直让某些人难以理解。某些古代——包括现代——的哲学家们,由于无法理解真主如何从无到有地进行创造,从而宣称这一被造的世界及其中的一切最初都是真主的一部分[١]。根据他们的说法,这意味着真主用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创造了宇宙。这一结论把真主类同于人——只能从已经存在的事物上进行“创造”。
然而,真主否定了任何将他与人所作的类比。在最后的启示中,真主这样叙述道:
“任何物不似像他。他确是全聪的,确是全明的。”(《古兰经》٤٢:١١)
因此,创造的行为是造物主神圣属性的结果。真主通过其最后的启示,用许多不同的经文将自身描述为造物主,以对人类强调:所有一切都是属于独一真主的。
“安拉是创造万物的,也是监护万物的。”(《古兰经》٣٩:٦٢)
“安拉创造你们,和你们的行为。”(《古兰经》٣٧:٩٦)
人应该意识到:除开真主的许可,宇宙间的任何事情都不会发生。撇开真主而向其它任何源泉寻求保护或益济的话,是一个最大的错误。由于愚昧无知,许多人试图通过咒语、护身符、算命等多种形式去趋吉避凶。因此,在最后的启示中,真主告诉人类应向真主寻求庇护:
“你说:我求庇于曙光的主,免遭他所创造者的毒害。”(《古兰经》١١٣:١-٢)
安拉——全能的真主,不是邪恶的,而是良善的。在他创造的世界中,他给了人能力,让人能行善也能作恶。然而,除开真主的许可,任何的善或者恶都不会产生。这也就是为什么向真主之外的事物寻求帮助是徒劳无益的原因。
“凡灾难的发生,无一不是依安拉的判决。”(《古兰经》٦٤:١١)
真主的最后先知穆罕默德(祈主福安之)进一步阐述了这一概念:
“注意:如果全人类联合起来想要帮助你,他们只能做安拉已经为你前定下的事项;另一方面,如果全人类都联合起来想要伤害你,他们也只能做安拉已经为你前定下的事项。”[٢]
慈悯与宽恕之主
在真主对人类的创造中,宽恕、慈悯和仁慈的神圣属性也表现出来。人被创造为善良纯洁的,并具有认识善恶的自然意识。全能的造物主还为人类创造了各种欲望,并给予他们能力去选择,或控制这些欲望而服从真主的法律,或放纵这些欲望而盲目追随。
真主创造了人类并知道人会违背他。因此,他从阿丹(亚当)开始,便教导人类如何忏悔而纯洁自身。阿丹(亚当)和哈娃(夏娃)随后为全人类做出了示范。他俩忘记了真主的命令,恶魔挑唆起了他俩的欲望。在违背了真主之后,他俩向真主忏悔,真主就饶恕了他俩。在人类对真主的违背与忏悔中,真主无限宽恕与慈悯的属性表现出来。最后的先知(祈主福安之)告诉了其追随者们这一事实,他说:
“假若你们没有犯罪并向安拉忏悔,安拉势必创造有罪而向真主忏悔的民众,从而宽恕他们的罪过。”[٣]
最后启示的一百一十四章经文中,除一章外都以“奉至仁至慈的安拉之名”开始。强调安拉的慈悯与宽恕的属性,鼓励人不要绝望。无论人所犯的罪恶有多大,只要他真诚地向真主忏悔,真主都能饶恕他。真主的使者(祈主福安之)这样说道:
“安拉完成造化万物后,便在自己的记录簿上对自己写到:‘我的怜悯先于我的谴怒。’”[٤]
他还这样叙述道:
“安拉有一百份怜悯,从中把一份降在精灵、人类、牲畜和猛兽之间。由于这份怜悯,他们相互抚爱、相互怜恤;由于这份怜悯,野兽抚爱自己的幼仔。安拉将九十九份延迟到复生日,以此怜悯自己的仆人。”[٥]
如果安拉意欲,他可以把人类创造为类似天使一样永不犯罪的。然而,这并非他的意愿,因为他已经创造了众天使。人类被创造为会犯错的,当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向真主求恕饶时,真主慈悯与宽恕的属性就清楚地表现出来。
公正之主
在复生日对人类的审判之时,真主绝对公正与公平的属性将体现出来。
基于其无限的知识,真主可以将要在大地上生存的所有人类成员创造出来,并直接把其中一部分人送进天堂而把其余的人打入火狱。在创造每一个人之前,安拉已经知道他将要在世上做出的选择,知道他将得到的给养和福分,以及他将死于何种状态——皈信或者不信。因此,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某些人是为天堂而被创造的,另一些人则是为火狱而被创造的。先知穆罕默德(祈主福安之)的妻子阿依莎传述,先知说:
“难道你不知道吗?安拉造化天堂,又造化火狱,然后为二者造化了各自的居民。”[٦]
如果真主直接把那些天堂的居民送进天堂的话,他们不会质疑真主的决定。天堂的居民们会非常乐意接受永恒的幸福生活,并感谢真主没有把他们打入火狱。然而,那些被直接打入火狱之人就会提出质疑。他们会对自己将在世上的所作所为一无所知,从而感到受到了不公平对待。那些火狱的居民们将会极力争辩说如果他们能有一个机会在大地上生存,他们必会皈信并行善功。因此,安拉允许人类在大地上生存,并让他们做出所有可能的选择。
这样,每一个进入火狱之人都将知道是他们自己选择了火狱。他们将会意识到真主在世上给予他们的慈悯,并承认他们因否认真主的迹象与指引所犯的罪恶。他们将接受真主的公正判决与责备。然而,他们将依然会祈求真主再给他们一次机会重返尘世,真主说:
“假若你得见犯罪者在他们的主那里垂头丧气地说:‘我们的主啊!我们已经看见了,听见了,求你让我们转回去,我们将做善事,我们确是确信者。’”(《古兰经》٣٢:١٢)
然而,如果安拉让他们重返尘世的话,他们将会把他们在火狱中的见闻忘得一干二净,再次选择罪恶而像先前那样重入火狱。真主这样说:
“即使他们得复返人世,他们仍必再犯他们以前所被禁戒的事。他们确是说谎的人。”(《古兰经》٦:٢٨)
真主之爱
真主之爱从人类存在伊始便显现出来。无论是皈信者还是不信者,他都能享受生命——即便是短暂的时刻也罢。这也体现在为那些选择正道者而创造的天堂中。安拉在最后的启示中叙述,他喜爱行善者(٥:١٣)、公道者(٥:٤٢)、敬畏者(٩:٤)、坚忍者(٣:١٤٦)、信托他的人(٣:١٥٩)、悔罪的人和洁净的人(٢:٢٢٢)。
然而,真主通过众经典和众先知对人类规定了何为善、公正和敬畏。因此,那些追随众先知的人们是最受真主喜爱的。真主启示先知穆罕默德(祈主福安之)对其追随者们这样说:
“如果你们喜爱真主,就当顺从我;(你们顺从我),安拉就喜爱你们,就赦宥你们的罪过。”(《古兰经》٣:٣١)
追随众先知不仅是真主命令的义务,也是信士们热切从事的副功。
真主之爱也体现在他的慈悯与恩典中。特别体现在饶恕那些犯罪但向真主忏悔之人的意愿中。从对阿丹和哈娃的创造开始,他俩就被应允忏悔作为消除罪恶的方式,并作为随后世人的一个范例。无论人犯下多么大的罪行,真诚忏悔的大门将一直为他打开,直至世界末日。艾奈斯传述,先知穆罕默德(祈主福安之)说:
“全能的安拉说:‘阿丹的子孙啊,只要你呼唤我、祈祷我,我就饶恕你的所作所为,我并不介意。阿丹的子孙啊,即便你的罪恶高耸入云,只要你祈求我的饶恕,我必将饶恕你。阿丹的子孙啊,如果你带着大地一般沉重的罪恶来见我,只要你没有为我设立配主,我必将给你相同的恕饶。’”[٧]
真主的恩典
对于天堂的居民而言,他们进入天堂不仅仅凭的是他们的善功。是真主的无限恩典将他们带入天堂的。安拉的最后先知(祈主福安之)曾说:
“你们尽量去行善吧,要乐观。因为没有任何人是仅仅因为他的善功而进入天堂的。”他的门弟子们问道:“安拉的使者啊!你也不行吗?”他回答说:“我也不行——除非安拉赐我予慈悯和恩典。”[٨]
“注意,安拉最喜爱的善功,就是持之以恒的善功——哪怕它很微小也罢。”[٩]
然而,真主的恩典并不是随意的。它建立在正确的信仰与善功的基础之上。安拉说:
“行一件善事的人,将得十倍的报酬;作一件恶事的人,只受同样的惩罚;他们都不受亏枉。”(《古兰经》٦:١٦٠)
如果真主严格地清算人类,那将没有任何人的善行会重过其恶行。然而,真主通过重复加倍地报酬人的善行,同时只对恶行作原量的计算,体现出其伟大的恩典。真正的信士们也通过真主的恩典得以进入天堂。这并不是说善功毫无作用。善功起到重要的作用,但它们不是决定性因素。真主的恩典重于善功。
因此,人类的创造,他们所犯的错误以及所做的善功,都是为了体现真主慈悯与宽恕的属性、公正与恩典的属性。
人类不应该质疑为什么真主要选择这种方式来体现他的属性。这只能认定为这种方式是最好的方式,因为安拉将自身描述为至睿的和全知的。人类只能理解安拉选择而启示给他们的信息。
“除他所启示的外,他们绝不能窥测他的玄妙。”(《古兰经》٢:٢٥٥)
因此,人类不应试图去将自身等同于真主。如果真主告诉人类他决定做某事,他们不应该质疑他为何要这样决定。因为这样的质疑没有终点,也超出了人类的范围之外。应受质问的是人而不是真主——他们将在复生日因他们的行为和意图而受到质问。安拉这样说道:
“他(真主)自己的行为,不受审讯,而他们都是要受审讯的。”(《古兰经》٢١:٢٣)
伊本•阿巴斯传述的圣训中,先知穆罕默德(祈主福安之)告诉我们说:
“你们思考安拉的创造,不要思考安拉的本体。”[١٠]
思考安拉的本体就是思考无限。当人类思考有限的宇宙和众星系、众星体时,会吃惊不已,而如果试图去理解无限的造物主,就会更加偟乱了。先知(祈主福安之)警告人们,恶魔将会企图在信士们的心中投入对真主的疑问,从而动摇人们的信仰。艾卜•胡赖勒传述,安拉的使者(祈主福安之)说:
“恶魔将会到你们每一个人那里询问:‘谁创造这个,谁创造了那个?’甚至说:‘谁创造了你的主?’如果谁遇到这种情况,就让他祈求安拉护佑,说:‘我诚信安拉及其众使者。’”[١١]并且“不要再往下思考。”[١٢]
[١] 这也是印度教对至高存在——梵——的信仰。在《梨俱吠陀》的最后一本(第十本)经中记述:宇宙是当普鲁沙(Puriisa)的身体被分解时产生的。四个种姓也产生自他的身体——祭司(婆罗门)来自他的口,战士(刹帝利)来自他的双臂,农夫(吠舍)来自他的双腿,仆人(首陀罗)来自他的双足。(《新不列颠百科全书》第二十卷,五百三十一页)
[٢] 《铁尔密济圣训集》记述,阿巴斯传述,考证为正确的圣训,收录在《正确铁尔密济圣训集》第二卷,第二〇四三段
[٣] 《穆斯林圣训实录》第四卷,第六六二一段,艾卜•安优布传述
[٤] 《穆斯林圣训实录》第四卷,第六六二八段,艾卜•胡赖勒传述
[٥] 《穆斯林圣训实录》第四卷,第六六三一段,艾卜•胡赖勒传述
[٦] 《穆斯林圣训实录》第四卷,第六四三五段
[٧] 《铁尔密济圣训集》记述,考证为正确的圣训,收录在《正确铁尔密济圣训集》第三卷,第二八〇五段
[٨] 《穆斯林圣训实录》第四卷,第六七六五段,艾卜•胡赖勒传述
[٩] 《穆斯林圣训实录》第四卷,第六七七〇段,阿依莎传述
[١٠] 《艾卜•尼拉伊姆圣训集》记述,阿尔巴尼认定为正确的圣训,收录在其《正确圣训系列》第四卷,第一七八八段。另外在《塔布拉尼圣训集》中收录的伊本•欧麦尔传述的圣训中,有类似的内容传述。
[١١] 《穆斯林圣训实录》第一卷,第二四二及第二四三段
[١٢] 《穆斯林圣训实录》第一卷,第二四四段,以及《布哈里圣训实录》第四卷,第四九六段
真主为何创造人类?
从人类的视角来看,“真主为何创造人?”意味着“人因何被创造?”在最后的启示中,这一问题得到明确的解答。人类首先被告知,每一个人在出生时都具有对真主的意识。安拉这样告诉我们:
“当时,你的主从阿丹的子孙的背脊中取出他们的后裔,并使他们招认。主说:‘难道我不是你们的主吗?’他们说:“怎么不是呢?我们已作证了。”(我所以要使他们招认),是因为不愿你们在复活日说:‘我们生前确实忽视了这件事。’或者说:‘只有我们的祖先从前曾以物配主,我们不过是他们的后裔。难道你要因荒诞者的行为而毁灭我们吗?’”(《古兰经》٧:١٧٢-١٧٣)
先知(祈主福安之)解释说,当安拉创造阿丹之后,在(伊历)十二月份的第九天[١],他与阿丹在一个名为“纳玛安”的地方立约。然后,安拉从阿丹上取出所有将在世上出生的阿丹子孙,一代接一代,全都在他的面前与他立约。他面对面地对他们说话,让他们作证他确是他们的主。[٢]
因此,每一个人都要为自己对真主的信仰而负责,这一信仰是铭刻在每一个人的灵魂上的。基于这一先天的信仰,安拉阐明了创造人类的目的:
“我创造精灵[٣]和人类,只为要他们崇拜我。”(《古兰经》٥١:٥٦)
因此,每一个人被创造的根本目的,就是崇拜真主。然而,全能的真主并不需求于人类的崇拜。如果没有任何一个人崇拜真主,真主的光辉不会有丝毫减损;如果全体人类都崇拜真主,真主的光辉也不会有丝毫增加。真主是完美的。他是没有任何需求的独一存在。所有的被造物都是有需求的。因此,是人类需要去崇拜真主。
崇拜的意义
为了明白人类为何需要崇拜真主,人必须首先明白“崇拜”这一术语的意义。英文中的“崇拜”(worship)一词来自古英文“敬重”(weorthscipe)一词,意为“为敬重神而做出的侍奉之举”;而中文“崇拜”一词即指“向崇高尊贵的神,发出尊崇的拜服”[٤]。根据这一意义,人被教导通过颂扬真主而向真主表示感谢。安拉这样说道:
“你应当赞颂你的主超绝万物。”(《古兰经》١١٠:٣)
通过颂扬真主,人与其余颂扬真主的被造物达到融洽与和谐。安拉在很多的《古兰经》章节中都叙述到这一现象。安拉说:
“七层天和大地,以及万有,都赞颂他超绝万物,无一物不赞颂他超绝万物[٥]。但你们不了解他们的赞颂。”(《古兰经》١٧:٤٤)
然而,在阿拉伯语——真主最后启示的经典的语言——中,“崇拜”一词是ibaaddah,与意为“奴仆”一词的abd为同一词根。奴仆是服从于其主人的意志而行事之人。因此,根据最后的启示,“崇拜”一词意为“顺服真主的意愿”。这是真主派遣给人类的众先知使命的精髓。例如,先知耶稣(尔萨)曾着重强调了对“崇拜”的这一理解:“凡称呼我‘主啊,主啊’的人,都不能进天国;惟独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进去。”(《新约•马太福音》٧:٢١)
需要注意的是,“意愿”意为“真主(上帝)想要人类去做的”而不是“真主许可人类去做的”,因为除开真主的许可,任何事情都不会发生。“真主的意愿”包含在众先知教导其追随者们的天启法律之中。从这一意义上说,当人们选择顺服真主的教导而赞颂真主时,也就是一种崇拜。
对崇拜的需要
为什么人类需要通过顺服真主启示的法律来崇拜真主、赞颂真主呢?这是因为服从真主的法律是通向今世及后世成功生活的途径。人类的始祖阿丹和哈娃曾被创造在天堂中,随后因为违背真主的法律而被逐出天堂。人类返回天堂的唯一途径就是顺服真主的法律。
《马太福音》中叙述,耶稣基督告诉人们说,服从真主的法律是通往天堂的钥匙:“有一个人来见耶稣说:‘夫子,我该做什么善事才能得永生?’耶稣对他说:‘你为什么以善事问我呢?除了上帝以外,没有一个良善的。你若要进入永生,就当遵守诫命。’”[٦]
《马太福音》第五章第十九节还记述,耶稣基督教导人要严格地服从真主的法律命令:“所以,无论何人废掉这诫命中最小的一条,又教训人这样做,他在天国要称为最小的;但无论何人遵行这诫命,又教训人遵行,他在天国要称为大的。”
天启的法律体现在对人类各行业的生活指引之中。它为人们界定对与错,给予人类一个全方位的完美管理系统。独一的造物主是最知晓什么是对其创造物有益的,而什么不是。天启的法律命令一些事项并禁止事项,是为了保护人类的心灵、身体以及社会免受伤害。为了过一种正确而幸福的生活,实现生命的意义,人类需要通过服从真主的命令来崇拜真主。
记念真主
天启法律中包含的所有崇拜行为,都是为了让人记念真主。
出于天性,人类有时候会忘记事情——甚至是最重要的事情。人常常注重于他们的物质需求,从而忘记了他们的精神需求。真主规定的特定的礼拜,安排了时间让真正的信士们去记念真主。它使人每天的精神需求与物质需求交织在一起。人每天都需要吃饮、工作和睡觉,同时也需要加强同真主的联系。安拉在最后的启示中告诉我们谨守拜功:
“我确是真主,除我外,绝无应受崇拜者。你应当崇拜我,当为记念我而谨守拜功。”(《古兰经》٢٠:١٤)
安拉亦命令我们保持斋戒:
“信道的人们啊!斋戒已成为你们的定制,犹如它曾为前人的定制一样,以便你们敬畏。”(《古兰经》٢:١٨٣)
信士们被鼓励尽可能地去记念真主。虽然天启的法律鼓励生活中各个方面的自我节制——无论是物质领域还是精神层面,记念真主却作为一个例外被提出。事实上,记念真主是不嫌多的。在最后的启示中,安拉鼓励信士们尽可能经常地记念真主:
“信士们啊!你们应当常常记念安拉。”(《古兰经》٣٣:٤١)
强调记念真主是因为罪恶通常发生在真主被遗忘的时候。当对真主的意识丧失之时,罪恶的力量更得以自由生长。因此,恶魔总是寻找机会令无关的思绪和念头占据人们的脑海,从而忘记真主。一旦忘记了真主,人们便很容易发生堕落。在《古兰经》这一最后的启示中,真主叙述了这一现象:
“恶魔已经制服了他们,因而使他们忘却安拉的教训;这等人,是恶魔的党羽。真的,恶魔的党羽确是亏折的。”(《古兰经》٥٨:١٩)
真主通过其制定的法律,禁止了饮酒和赌博,因为这两件事容易使人忘记真主。人类的心灵和身体容易被麻醉品和投机游戏所侵扰。一旦上瘾,人就会愈陷愈深而难以自拔,从而导致各种形式的堕落和暴力犯罪事件。真主在其最后的启示中这样告诉我们:
“恶魔惟愿你们因饮酒和赌博而互相仇恨,并且阻止你们记念安拉,和谨守拜功。你们将戒除(饮酒和赌博)吗﹖”(《古兰经》٥:٩١)
因此,为了自身的救赎与发展,人类需要记念真主。所有人都会有软弱犯罪的时刻。如果没有记念真主的途径,在犯罪后,他们就会沉沦在各种罪恶中,愈陷愈深。然而,那些追随真主法律的人们经常地记念真主,这就给他们机会去忏悔并改善自身。最后的启示中这样叙述道:
“敬畏者,当做了丑事或自欺的时候,记念真主,且为自己的罪恶而求饶——除安拉外,谁能赦宥罪恶呢?——他们没有明知故犯地怙恶不悛。”(《古兰经》٣:١٣٥)
伊斯兰教
今天,人类所能找到的最适合人类的完美崇拜体系,就是伊斯兰教。“伊斯兰”一词意为“顺服真主的意志”。虽然它通常被认为是“三大一神教中的第三个”,但却绝不是一个新的宗教。它是真主(上帝)的所有先知带给全人类的宗教。
伊斯兰是阿丹(亚当)、易卜拉欣(亚伯拉罕)、穆萨(摩西)和尔萨(耶稣)的宗教。真主在其最后的启示中谈及先知易卜拉欣(亚伯拉罕)时这样说道:
“易卜拉欣(亚伯拉罕)既不是犹太教徒,也不是基督教徒。他是一个崇信正教、归顺真主的人,他不是以物配主的人。”(《古兰经》٣:٦٧)
由于只存在一个真正的主宰、全体人类都是同一种类(阿丹的子孙后裔),真主为人类制定的宗教也只是一个。真主并没有为犹太人指定一个宗教、为印度人指定另一个宗教、为欧洲人指定再一个宗教,等等。人类的心灵与社会需求都是一致的,人类的天性自从人类的始祖与始祖母被创造开始,一直都没有改变。因此,除伊斯兰之外,真主不接受其余的任何宗教。这清楚地记录在最后的启示中:
“安拉所喜悦的宗教,确是伊斯兰。”(《古兰经》٣:١٩)
“舍伊斯教寻求别的宗教的人,他所寻求的宗教,绝不被接受,他在后世,是亏折的。”(《古兰经》٣:٨٥)
任何工作都是崇拜
在伊斯兰体系中,每一个人做的每一项工作都可以转变为一种崇拜的行为。事实上,真主命令信士们将他们的整个生命奉献给他。真主说:
“你说:‘我的礼拜,我的牺牲,我的生活,我的死亡,的确都是为安拉——众世界的主。’”(《古兰经》٦:١٦٢)
然而,任何行为若要被安拉接受,必须符合两个基本的条件:
首先:这一行为必须只为了寻求真主的喜悦,而不是为了得到人的认可与赞美。信士还必须确定所做之事不是安拉或其最后的使者(祈主福安之)所禁止之事,保持对真主的意识。
为了使平常之事轻松转变为崇拜功修,安拉教导最后的先知(祈主福安之)在每一简单的行为之前,先念诵一个简短的祈祷词。
一个可以适用于任何场合的简短祈祷词就是:
“奉安拉的名义”
不过,对于特定的场合,还有其它特定的祈祷词。例如,当穿新衣服的时候,先知(祈主福安之)教导其追随者们要念诵以下祈祷词:
“主啊,赞颂唯属你,你恩赐我穿上了它。祈你使我得到它的吉祥,及缝制它的吉祥;祈你护佑我免遭它的邪恶,及缝制它的邪恶。”[٧]
其次:这一行为必须符合圣行(即先知的道路)。真主的所有先知们都教导其追随者们追随他们的道路,因为他们受到了真主的指引。他们所教导的都是真主启示的真理,只有那些追随他们的道路并接受真理之人,才将获得天堂中的永生。这也是先知耶稣(祈主赐其平安)在《福音书》中所说的:“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约翰福音》١٤:٦)
类似地,阿卜杜拉•本•麦斯欧德传述,一天,先知穆罕默德(祈主福安之)在他们面前的土地上划了一条线,说道:
“这是安拉的道路。”然后,他又在这线的左右划了数条线,说道:“这些是迷误之路,每一条路上都有一个恶魔在召唤人们去追随它。”然后,他又引述《古兰》经文道:“这确是我的正路,故你们当遵循它;你们不要遵循邪路,以免那些邪路使你们离开真主的大道。他将这些事嘱咐你们,以便你们敬畏。[٨]”[٩]
因此,唯一能被接受的崇拜真主的方式就是追随众先知的方式。既然如此,宗教事物中的创新必然被真主视为最恶劣的事情之一。先知穆罕默德(祈主福安之)说:
“最恶劣的事情就是宗教中的创新,因为每一宗教中的新生事物都受到诅咒,迷误的创新通向火狱。”[١٠]
宗教中的创新是被禁止的,是不被真主接受的。圣妻阿依莎传述,先知(祈主福安之)说:
“谁在我们的事物中新生了不属于它的事物,将是被驳回的。”[١١]
由于创新,先前众先知的使命遭受了歪曲,今天世界上的很多虚妄宗教都是因此而演变出来的。为了防止宗教中的创新,一个应遵循的普遍原则就是:除了由真主特定、通过其使者向世人传达的崇拜功修之外,其它所有形式的崇拜功修都应被禁止。
被造物中最好的
那些相信独一的真主、不为他树立匹偶或子嗣、并(根据上述原则)力行善功者,将成为被造物中最好的。这就是说,虽然人类不是真主最伟大的创造,但他们有可能成为真主被造物中最好的。安拉在《古兰经》中叙述了这一事实:
“信道而行善的人,确是被造物中最好的。”(《古兰经》٩٨:٧)
最严重的罪恶
否认其被造的目的,是一个人所能犯下的最大罪恶。阿卜杜拉传述,他问安拉的使者(祈主福安之)在安拉看来什么是最严重的罪恶,使者回答:
“以物配主。”[١٢]
除崇拜真主之外,还崇拜其它的事物,被称作“以物配主”,这是唯一不被饶恕的罪恶。如果一个人没有为自己的罪恶忏悔就死亡了,安拉或许饶恕他所有的罪恶——除了以物配主。真主这样叙述道:
“安拉必不赦宥以物配主的罪恶,他为自己所意欲的人而赦宥比这差一等的罪过。”(《古兰经》٤:٤٨)
除崇拜真主之外还崇拜其它的事物,意味着将造物主的属性归属于被造物。历史上的一些人甚至否认真主的存在[١٣]。为了给自己否认造物主找借口,他们不得不编造出一些不合逻辑的言论,声称宇宙没有开始。他们的言论是不合逻辑的,因为宇宙中所有可观测到的部分都有时间上的开始,因此,唯一合理的推理就是宇宙所有的部分都具有一个开始。使宇宙从无到有产生的主,不可能是这个宇宙的某一部分,也不可能像宇宙那样有一个开始。
无神论者宣称宇宙没有开始,意味着组成宇宙的物质是永恒的。这是一种“以物配主”的说法,因为它将真主没有开始的永恒属性归属于真主的创造物。历史上,真正的无神论者数量是极少的,因为虽然很多人那样宣称,但他们的潜意识里是知道真主确实存在的。例如,虽然经历了长达数十年的共产主义无神论教育,大多数的俄罗斯人和中国人依然在相信造物主(中国人传统意识中的“上天”也就指的是造物主安拉——译者注)。全能的造物主指出了这一现象:
“他们的内心承认那些迹象,但他们为不义和傲慢而否认它。”(《古兰经》٢٧:١٤)
对于无神论者和唯物主义者而言,在满足欲望之外,生活毫无目的。他们的欲望因此也变成了一个神灵,他们不顺服独一的真主,却去顺服屈从于这一欲望之神。在最后的启示中,安拉说:
“你看到那个以自己的欲望为神灵之人了吗?”(《古兰经》٢٥:٤٣)
基督徒们将造物主的属性赋予了先知耶稣,让他与真主(上帝)共同永恒[١٤],然后让他成为真主(上帝)的一个格位,并称他为“圣子”。另一方面,印度教徒们则相信,真主通过被称为“阿凡达”的化身,已经在很多世代化身为人,然后,他们又把真主的属性分给三个神灵:造物神梵天、保护神毗湿努和毁灭神湿婆。
真主之爱
当人对被造物的喜爱、信任或畏惧大于安拉之时,也会发生“以物配主”。在其最后的启示中,真主告诉我们:
“有些人,在安拉之外,别有崇拜,当做安拉的匹敌,他们喜爱那些匹敌,像喜爱安拉一样,但信道的人们,对于喜爱安拉,尤为恳挚。”(《古兰经》٢:١٦٥)
当对被造物的这些情感及其它类似情感过于强烈之时,它们会导致人为了取悦他人从而违背真主。然而,只有安拉才值得人完全的情感奉献,因为他是应被所有被造物喜爱和畏惧的唯一主宰。艾奈斯•本•马立克传述,先知穆罕默德(祈主福安之)说:
“谁具备了三种属性,谁就会尝到正信的甘甜:喜爱安拉和使者超越一切;只为安拉而喜爱人;不愿在安拉拯救之后重返不信,就像不愿被投入火狱一样。”[١٥]
人喜爱他人或其它被造物的所有理由,都是喜爱真主胜于一切的理由。人喜爱生命与成功、厌恶死亡与失败,安拉则是生命与成功的终极之源,他值得人类完全的喜爱与付出。人们也喜爱那些能给他们带来利益和帮助他们的人,而所有的福利(٧:١٨٨)与援助(٣:١٢٦)只来自于真主,他应受喜爱胜于一切。
“如果你们计算真主的恩惠,你们不能加以统计。”(《古兰经》١٤:٣٤)
然而,人类对至高真主的喜爱,与人类对被造物的喜爱,基准并不一样。就如同人对动物的喜爱,也与人对他人的喜爱是不相同的[١٦]。真主之爱的范畴超出了人类彼此间的喜爱。人对真主的喜爱,其基础应该是对真主法律的完全顺服,正如《古兰经》中所说:“如果你们喜爱真主,就当顺从我(先知);(你们顺从我),真主就喜爱你们。”[١٧]
这并非一个抽象的概念,因为人类之间的喜爱也意味着顺从。如果一个你所喜爱的人要求你做某件事,根据你对这个人的喜爱程度不同,你会不同程度地为此事而尽力。
对真主的爱也应该体现在喜爱真主所喜爱的事物之上。很难想象一个喜爱真主之人会去憎恶真主喜爱的事物,或者会去喜爱真主所憎恶的事物。艾卜•伍玛迈传述,先知(祈主福安之)说:
“为安拉而喜、为安拉而恶、为安拉而施舍、并为安拉而克制之人,已经全美了自己的信仰。”[١٨]
因此,那些信仰完全之人,将会喜爱所有的喜爱真主之人。真主在《古兰经》中指出,他将在行善的信道者心中投入爱:
“信道而且行善者,至仁主必定要使他们相亲相爱。”(《古兰经》١٩: ٩٦)
艾卜•胡赖勒传述,安拉的使者(祈主福安之)说:
“当安拉喜爱一个仆人时,他告诉天使加百利说他喜爱某某,并让加百利喜爱这个人,于是加百利也喜爱这个人。然后,加百利召唤众天使道:‘安拉确已喜爱某某人,你们也喜爱这个人吧。’于是众天使也喜爱这个人。然后,这份爱从天上降到大地,这个人获得大地上人们的喜爱。”[١٩]
祈祷
人只能对独一的真主进行祈祷,因为只有他才能应答祈祷。只要虔诚地向他祈祷,他就会应答。
“如果我的仆人询问我的情状,你就告诉他们:我确是临近的,确是答应祈祷者的祈祷的。”(《古兰经》٢:١٨٦)
先知(祈主福安之)强调了这一点,他说:
“如果你祈祷,只向安拉祈求;如果你寻求帮助,只向安拉寻求帮助。”[٢٠]
因此,向人祈祷或者是通过人——无论是活人还是死人——为媒介去祈祷,都是“以物配主”的形式。祈祷的对象也就是崇拜的客体。奴玛安••本••巴希尔传述,先知(祈主福安之)说:
“祈祷就是崇拜。”[٢١]
清高的真主说:“你们舍安拉而祈祷的,确是跟你们一样的奴仆。”(《古兰经》٧:١٩٤)
因此,天主教基督徒们向圣徒祈祷的行为就是一种“以物配主”。当有什么物品遗失的时候,他们会向底比斯的圣•安东尼(Saint Anthony)祈祷,以便能找回失物[٢٢]。圣•犹达太(St.Jude Thaddaeus)则是他们在遭遇绝症或婚姻困境时的祈祷对象[٢٣]。而当某人外出旅行时,圣•克丽斯朵夫(Saint Christopher)作为旅行者的保护者,成为他们的祈祷对象。然而,一九六九年,教皇颁布法令,圣•克丽斯朵夫被无情地从圣徒名单中删除了,因为他被证实是一个虚构的人物[٢٤]。
向玛利亚——耶稣之母——祈祷、向众天使——如米迦勒[٢٥]——祈祷等,都是以物配主的行为。甚至是不向圣徒祈祷的基督徒们,当他们向先知耶稣或以他的名义祈祷时,也犯了以物配主之罪。类似地,任何向先知穆罕默德(祈主福安之)祈祷的穆斯林,也都是以物配主。因此,真主命令先知(祈主福安之)告诉他的追随者们:
“你(穆罕默德)说:‘除安拉所意欲的外,我不能掌握自己的祸福。假若我能知幽玄,我必多谋福利,不遭灾殃了。’”(《古兰经》٧:١٨٨)
艾卜•胡赖勒传述,当“你应当警告你的亲戚”[٢٦]这节《古兰》经文降示给先知(祈主福安之)之时,他对他的亲戚们这样说道:
“古来氏的人们啊,你们应当从安拉的惩罚上拯救你们自己,我不能为你们抵御安拉的一点惩罚……穆罕默德的女儿法图麦啊,你现在可以向我想要什么就要什么,但我不能为你抵御安拉的一点刑罚。”[٢٧]
[١] 这一天被称作“阿拉法特日”
[٢] 《艾哈迈德圣训集》记述,阿尔巴尼认定为正确的圣训,收录在《正确圣训系列》第四卷,第一六二三段
[٣] 精灵是真主从火上创造的一种人不可见的智慧生命。他们像人类一样,被真主赋予自由意志。因此,他们中有的是善良的信士,而另一些则是邪恶的逆徒。精灵中的邪恶之徒被称作魔鬼、邪灵或恶魔等。
[٤] 英文解释来自《韦伯斯特百科辞典》第一一四八页,中文解释为译者添加
[٥] 雷霆在赞颂真主(١٣:١٣),昼和夜在赞颂真主(٢١:٢٠),群山在赞颂真主(٣٨:١٨)
[٦] 《马太福音》١٩:١٦-١٧
[٧] 《艾卜•达伍德圣训集》第三卷,第四〇〇九段,考证为正确的圣训,收录在《正确•达伍德圣训集》第二卷,第三三九三段
[٨] 《古兰经》第六章第一五三节
[٩] 《艾哈迈德圣训集》、《奈萨仪圣训集》和《达里米圣训集》记述,艾哈迈德•沙克尔考证为正确的圣训,收录在其《穆斯奈德》中第六卷,第四一四二段
[١٠] 《穆斯林圣训实录》第二卷,第一八八五段
[١١] 《布哈里圣训集》第三卷,第八六一段,以及《穆斯林圣训集》第三卷,第四二六六段
[١٢] 《穆斯林圣训实录》第一卷,第一五六段
[١٣] 小乘佛教(公元前٤٠٠- ٢٥٠年)是在乔达摩死后发展出来的佛教最早、最重要的两个分支之一,它清楚地宣称不存在造物主。耆那教创始人筏驮摩那亦声称不存在造物的真主。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一部分欧洲哲学家们宣布了所谓的“上帝死亡哲学”。德国哲学家菲利普••门兰德尔(Philipp Mainlander,١٨٤١-١٨٧٦)、普鲁士人弗里德里希•尼采(١٨٤٤-١٩٠٠)、法国哲学家让•保罗•萨特(١٩٠٥-١٩٨٠)都宣称上帝(真主)的不存在(英文版《哲学与宗教辞典》٧٢页、٢٦٢-٢٦٣页、٣٢٧页和٥٠٨-٥٠٩页)
[١٤] “太初有道,道与上帝同在,道就是上帝。”(《约翰福音》١:١)“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地有恩典,有真理。”(《约翰福音》١:١٤)
[١٥] 《穆斯林圣训实录》第一卷,第六十七段
[١٦] 二十世纪,大量的金钱被用于保护动物中的濒危物种,同时许多人挣扎在饥饿与疾病的死亡边缘。
[١٧] 《古兰经》第三章第三十一节
[١٨] 《艾哈迈德圣训集》、《铁尔密济圣训集》及《艾卜•达伍德圣训集》中记述,考证为正确的圣训,收录在《正确艾卜•达伍德圣训集》第三卷,第三九一五段
[١٩] 《布哈里圣训实录》第四卷,第四三一段,以及《穆斯林圣训实录》第四卷,第六三七三段
[٢٠] 伊本•阿巴斯传述,《铁尔密济圣训集》记述,考证为正确的圣训,收录在《正确铁尔密济圣训集》第二卷,第二〇四三段
[٢١] 《艾卜•达伍德圣训集》第一卷,第一四七四段,考证为正确的圣训,收录在《正确艾卜•达伍德圣训》第一卷,第一三一二段
[٢٢] 《世界图书百科全书》(The World Book Encyclopedia)第一卷,第五〇九页
[٢٣] 《世界图书百科全书》第十一卷,第一四六页
[٢٤] 《世界图书百科全书》第三卷,第四一七页
[٢٥] 基督教徒们为大天使圣•米迦勒举行盛大庆典,西方教会中定于九月二十九日,而东方教会(东正教)中则定于十一月八日。在天主教会中,则为米迦勒、加百利和拉斐尔几位大天使进行庆典。在英国圣公会中,这一庆祝的正式名称为“圣•米迦勒及众天使的庆典”(《新不列颠百科全书》第八卷,第九十五页)
[٢٦] 《古兰经》第廿六章第二一四节
[٢٧] 《布哈里圣训实录》第四卷,第七二七和七二八段,以及《穆斯林圣训实录》第一卷,第四〇二段
真主为何在大地上 创造人类?
有关人类被创造的目的这一问题,可以延展至人类赖以生存的世界。因此,这一问题可以这样问:“真主为何在世界上创造人类?”再次地,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在最后的启示中找到:
“他曾创造了死生,以便他考验你们谁的作为是最优美的。他是万能的,是至赦的。”(《古兰经》٦٧:٢)
“我[١]确已使大地上的一切事物成为大地的装饰品,以便我考验世人,看谁的工作是最优美的。”(《古兰经》١٨:٧)
因此,人类被创造在大地上的目的,就是考验他们的工作行为[٢]。这一包含生与死、富与贫、疾病与健康的世界,是为区分善恶之人而创造的。人在这个世界上的工作行为就是信仰的标尺。
然而,应该注意的是,真主考验人的工作行为并不是为了要了解——真主在他创造他们之前已经知道所有的一切。这个考验只是为了在复生日让那些进入火狱之人知道自己罪有应得,同时让那些进入天堂之人明确真主的恩典。关于人类的今世生活,工作行为的考验具有两个基本的目的:一,人的心灵成长;二,惩罚或奖赏。
心灵成长
这个世界的考验首先是为了人类心灵的成长。就如同烈火从粗糙的矿石中提炼出真金一样,考验可纯洁信士们的道德品质。它促使信士们选择更高的精神素质,而放弃低级的欲望。虽然不是所有的考验都能通过,但即便有的考验失败了,信士们也能从中学到教训,以便在将来的考验中顺利通过。
慷慨与满足
例如,在所有的人类社会中,慷慨与满足都被认为是最高尚的道德品质之一。然而,如果每个人都是同等富足的话,这些特性就不可能发展。慷慨只能在人的心灵——意识到同有需要的人分享财物——战胜占有财物的欲望之后获得。另一方面,满足只有在心灵击败嫉妒与贪婪的欲念之后才能产生。造物主通过在这个世界上不均地分配财富,智慧地设定了这些心灵奋斗的步骤。安拉说:
“在给养上,安拉使你们中一部分人超越另一部分人。”(《古兰经》١٦:٧١)
贪婪与吝啬是人占有欲的腐化形式。在最后的启示中,信士们被告知财富是真主给予人类的托管物。这个世界上的财物在人出生之前就已存在,在人死亡之后依然存在。财富,如果根据真主的教导来使用,它将会对它的拥有者两世有益;但如果它被私欲地使用,就会让它的拥有者在今世遭到祸害在后世受到惩罚。在最后的启示中,真主警告信士们谨防财富和子孙的危险:
“你们应当知道你们的财产和子孙只是一种考验。”(《古兰经》٨:٢٨)
真主更进一步警告信士们,不要因对财产与子孙的喜爱而让他们偏离对真主的服从,这只是一种考验。
“信道的人们啊!你们的财产和子女,不要使你们忽略了记念真主。”(《古兰经》٦٣:٩)
“他使你们中的一部分人超越另一部分人若干级,以便他考验你们如何享受他赏赐你们的恩典。”(《古兰经》٦:١٦٥)
聚集财富的欲望在这个世上不会得到满足。人拥有的越多,想要得到的也就更多。先知(祈主福安之)说:
“如果一个人拥有一个山谷的金子,他会想要另一个山谷,除了(坟坑的)泥土,没有什么能填满他的口。安拉饶恕任何真诚向他忏悔的人。”[٣]
这一欲望只会在对人慈善施舍财物时被克服。因此,安拉命令众先知向他们的追随者中相对富裕的人收取赈款,分配给他们中的穷人。
“你要从他们的财产中征收赈款,你借赈款使他们干净,并使他们纯洁。”(《古兰经》٩:١٠٣)
伊斯兰从一开便把慈善捐赠制度化了,称为“天课”(天命义务的课税捐赠),阿拉伯语译音称为“则卡特”[٤]。每一年,每一个有多余钱财的信士都有义务拿出一部分财产去救助穷人,这是一项功修。不缴纳天课的话,被视为是一种大罪。缴纳天课帮助信士们意识到,他们并不是这些财产的完全拥有者。天课教导他们,他们只是这些财产的暂时保管者,必须拿出一部分分给穷苦之人。因此,真主描述真正的信士为意识到自己的财产中有穷人的权利之人。
“他们的财产中,有乞丐和贫民的权利。”(《古兰经》٥١:١٩)
然而,缴纳天课或施舍应该只为了真主的喜悦,而不是为了炫耀或控制他人。当施舍是为了获得尘世的利益而做时,其回报将完全丧失。真主这样叙述道:
“信道的人们啊!你们不要责备受施的人和损害他,而使你们的施舍变为无效。”(《古兰经》٢:٢٦٤)
对财富的渴求会因嫉妒而更得到加强。因此,真主也教导我们不要渴求他给予他人的财富。在最后的启示中,真主叙述道:
“安拉使你们互相超越,你们当安分守己,不要妄冀非分。”(《古兰经》٤:٣٢)
先知(祈主福安之)重申了这一真主的告诫,他说:
“关注那些财富比你们少的人,而不要看那些比你们富足的人,这对于你们是更好的,以便你们不至否认安拉已经赐给你们的恩典。”[٥]
当人关注于那些比他们更富有之人的时候,嫉妒就会开始生长。他们往往会感到并抱怨真主对他们不公平。最后,他们可能为了实现自己的欲望而做出许多罪恶之事。因此,伊斯兰建议人们去关注那些不如自己富足的人。无论环境如何困难,依然会有其它更困难的情况存在。因此,考虑其他不如自己富足的人,会让人们记起真主对自己的恩典。在这一避免嫉妒的心灵拼搏中,克制的高贵品质得以生长。此外,根据众先知的教导,物质财产并不组成这个世界的真正财富。艾卜•胡赖勒传述,安拉的使者(祈主福安之)说:
“富足不是通过财产的多少来衡量,心的满足才是真正的富足。”[٦]
满足并不意味着要人去接受他所处的任何环境,而不尝试去改善。满足的真正意义是,在一个人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寻求生活水准之后,应问心无愧地接受安拉的前定。在尽力之后,只有将事情托靠真主,心才能从对世界的欲望中找到平静。在这方面,真主叙述道:
“真的,一切心境因记忆安拉而安静。”(《古兰经》١٣:٢٨)
灾难
今世的生活也以“不幸”和灾难的形式而受到考验,这有利于真正信士们的心灵成长和消除他们的罪恶。同样地,不幸的生活考验也提醒迷失的信士们重返正道,并作为对悖逆者的惩罚。
忍耐
在灾难的基础上,忍耐这一高贵品质得以生长。因此,正义之人的生活中往往面临着很多灾祸与困难,这并不奇怪。萨阿德传述,当他问先知(祈主福安之)谁是人类中受到考验最多的人之时,先知(祈主福安之)答道:
“是众先知。然后是那些类似于众先知之人,然后是那些类似于这些人的人。人根据他的信仰等级而受到考验。如果他的信仰是坚定的,他也将受到严格的考验;如果他的信仰是薄弱的,他将受到相应的考验。”[٧]
真正的忍耐是在灾难发生时对真主的完全信赖。信赖其主宰,是崇拜的重要一面,也是真正信仰的自然结果。信仰安拉意味着承认宇宙中的任何事情,如果没有他的许可,就绝不会发生,因此,只有安拉值得人类完全的信赖。因为,只有真主的许约是绝不会被毁约的。无论一个人如何善良正直,他或她都有可能犯错。由于本性使然,人总是会让他人失望。因此,安拉在《古兰经》中引述先知叶尔孤白(雅各)的话这样说:
“一切判决只归安拉,我只信赖他,让一切信赖者都只信赖他吧!”(《古兰经》١٢:٦٧)
安拉更进一步向人们保证,如果他们完全地信赖他,他将使他们满足。
“谁信托安拉,他将使谁满足。”(《古兰经》٦٥:٣)
信托真主体现在坚信只有安拉知道什么是对人最好的,坚信人所感知到有益的事情,最后未必是真的对他们有益。安拉告诉我们:
“也许你们厌恶某件事,而那件事对你们是有益的;或许你们喜爱某件事,而那件事对于你们是有害的。安拉知道,你们确不知道。”(《古兰经》٢:٢١٦)
这些考验是安拉根据每个人的能力、需求与情况而设定的。如果这些考验超出了人的能力范围并让人因此而失败受惩罚的话,肯定是不公平、不公正的。因此,真主在最后的启示中多处强调,他并不亏枉任何人。例如,真主说:
“你的主不亏枉任何人。”(《古兰经》١٨:٤٩)
如果安拉真的是公正的,就意味着人类在今世所面临的考验并不超出他们所能应对的范围。为了让人类放心,安拉在《古兰经》中重复叙述这一事实。例如,安拉说:
“安拉只依各人的能力而加以责成。”(《古兰经》٢:٢٨٦)
此外,全能的主许约,人在今世生活中所面临的困境,不会没有休息间隔。如果考验持续不断,人们必然难以承受。因此,每一个考验之后都会有一个缓和的时期。安拉在以下这节经文中强调叙述了两次:
“与艰难相伴的,确是容易。与艰难相伴的,确是容易。”(《古兰经》٩٤:٥-٦)
绝望
根据这一事实,伊斯兰是明确禁止自杀的。清高的安拉这样说道:
“你们不要自杀,安拉确是怜恤你们的。”(《古兰经》٤:٢٩)
那些自杀之人基本上都说真主让他们承受了自己能力之外的重负。他们错误地指责造物主对他们不公,因而陷入悖逆不信的泥沼之中。由于他们对信仰的拒绝,他们对真主的想法也是恶劣的,并因此而陷入绝望之中。“生活太不公平了,”他们经常会说,“继续生活下去没有意义。”
“只有不信道的人们才绝望于安拉的慈恩。”(《古兰经》١٢:٨٧)
因此,真主告诉人类,那些对他抱有恶意猜想之人,将受到永久火狱的痛苦刑罚。安拉说:
“以便他惩罚伪信的男人和女人,和以物配主的男人和女人,就是对安拉作恶意猜想的人,恶运只降临他们,安拉谴怒他们,弃绝他们,并为他们预备了火狱。那归宿真恶劣!”(《古兰经》٤٨:٦)
希望
另一方面,真主对公正与慈悯的许诺让信士们充满信心地去忍耐今世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因此,对真主慈悯的希望是信仰的重要部分。那些相信安拉并忍耐奋斗之人,有权期望安拉的慈悯,因为安拉已经许诺援助和支持那些忍耐之人:
“信道的人们啊!你们当借坚忍和拜功,而求佑助。安拉确是与坚忍者同在的。”(《古兰经》٢:١٥٣)
“信道的人,离别故乡并且为主道而奋斗的人,这等人他们的确希望安拉的慈恩。安拉是至赦的,是至慈的。”(《古兰经》٢:٢١٨)
当然,天堂是对那些真诚信仰真主并忍耐之人的奖赏。真主这样告诉信士们:
“你当向坚忍的人报喜。他们遭难的时候,说:‘我们确是安拉所有的,我们必定只归依他。’”(《古兰经》٢:١٥٥-١٥٦)
忍耐也建立在相信无论人遭遇什么都是他们自己恶行的结果之上[٨]。真主在最后的启示中提醒人类这一真相:
“凡你们所遭遇的灾难,都是由于你们所作的罪恶。他饶恕你们的许多罪过。”(《古兰经》٤٢:٣٠)
事实是,真主已经宽恕了人类的很多罪恶。如果他根据他们的行为而严厉地惩罚他们,他们以及大地上的所有一切都必将被毁灭了。真主叙述了这一事件:
“假若安拉为世人所犯的罪恶而惩治他们,那末,他不留一个人在地面上。”(《古兰经》٣٥:٤٥)
因此,无论是好的考验还是坏的考验,都是对信士有益的。真正信士们的生活是介于人们行为的左右极端之间的。他们既不会由于生活的成功而得意忘形忘记真主,也不会为生活的困难失败而悲观对真主失望。他们记住他们的主是供给的主,信赖他的所有决定。苏海布•本•西拿安传述,安拉的使者(祈主福安之)说:
“信士的事情真令人惊奇!他的整个生活都是有益的,也是唯有信士才具备的。当遇到好的光景时,他感谢真主,这对他有益;当遭遇困难的时日之际,他忍耐,这依然对他有益。”[٩]
这是接受真主的安排之人的状态。因此,相信好与坏的前定,是伊斯兰的六大信条之一。
另一方面,如果信士们经历的生活中没有任何问题,这反倒是不对劲了。在这样的情况下,真正的信士必须要花时间思考自己的生活。要么是考验不明显而他们没有意识到,要么就是他们已经偏离了正道。安拉在《古兰经》中告诉信士们,不信道的人们从他们的财富和子嗣中获得的表面的快乐,只是他们遭受惩治的开始。
“他们的财产和子嗣不要使你赞叹,安拉只愿借此在今世惩治他们,他们将在不信道的情况下死去。”(《古兰经》٩:٨٥)
这并不是说信士们应该渴望在生活中遇到问题和灾难,安拉已经教导信士们这样祈祷:“我们的主啊,求你不要使我们荷负重担——犹如你使古人荷负它一样。”[١٠]无论安拉为他们安排了什么考验,他们都应该感谢安拉。在宽裕的时日,他们必须保持警惕,而不能忘记考验,因为成功与幸福总是容易蒙蔽人。
提醒
考验有时候是对那些迷误之人的惩罚性提醒,激励他们重返正道。当人偏离正途时,他们很少能听得进周围之人的忠告。然而,当他们亲近之人遭到灾祸的时候,对那些信仰尚存之人会起到震撼的作用,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在最大的刑罚之前,我[١١]必使他们尝试最近的刑罚,以便他们悔悟。”(《古兰经》٣٢:٢١)
灾祸的考验提醒着人类他们的背离,这种考验可能以人对他人的残暴行为的形式出现。例如塞尔维亚人对波斯尼亚穆斯林们——他们已经严重偏离了伊斯兰——的暴行,或者萨达姆对科威特的野蛮入侵,以及美国随后在伊拉克不加区分平民与士兵的轰炸,等等。安拉指出,人所遭遇的灾祸都是他们自己导致的。然而,灾难是让他们回归正道的一个提醒。
“灾害因众人所犯的罪恶而显现于大陆和海洋,以至安拉使他们尝试自己的行为的一点报酬,以便他们悔悟。”(《古兰经》٣٠:٤١)
虚伪
灾难也揭露出那些虚伪宣称自己信仰的人,同时展示出不信道者是以自己的自由意志选择了火狱。有许多人因为某些原因宣布皈信伊斯兰,但在随后的生活中发现了比皈信之前更多的困难,从而再次改变回之前的信仰。真主在最后的启示中这样叙述道:
“众人以为他们得自由地说:‘我们已信道了’而不受考验吗?我[١٢]确已考验在他们之前的人。安拉必定要知道说实话者,必定要知道说谎者。”(《古兰经》٢٩:٢-٣)
惩罚
那些超越真主设定的法度者,他们将在今世和后世都受到惩罚。通过《古兰经》,安拉描述了众多违背天启指引的先民们,他们最终遭受了毁灭。这些故事警告人类违背真主命令的严重后果。安拉警告说:
“违抗他的命令者,叫他们谨防祸患降临他们,或痛苦的刑罚降临他们!”(《古兰经》٢٤:٦٣)
惩罚可能通过多种不同的途径来临。今天,在所有国家中都存在的艾滋病[١٣],或许就是对人类最明显的一个惩罚,它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第一次出现开始[١٤],逐步蔓延至全球。其中受感染的最主要人群就是淫乱者。最初,同性恋者是主要的受害者,然后是淫乱的异性恋者,以及注射吸毒人员。所有这些人群都是公然违背真主的法律的——真主把性关系限定于夫妻之中,并禁止使用麻醉品。有的人可能指出,艾滋病也可以通过输血感染或由父母传染给他们的孩子。然而,医学数据表明,这样的例子同其它类型的感染相比,比例是很小的。无论如何,安拉在其最后的启示中警告,当他的惩罚来临的时候,并仅仅局限于作恶者,同时也会影响到整个社会。
“你们当防备一种灾难,(否则),受害的绝不限于你们中的不义者,你们要知道,安拉的刑罚确是严厉的。”(《古兰经》٨:٢٥)
一千四百年前,先知穆罕默德(祈主福安之)预言了将要来临的磨难。伊本•欧麦尔传述,先知说:
“当淫乱在民众当中公开实行时,一种前人们从未遭受过的疫病和痛苦将要在他们中流行。”[١٥]
然而,艾滋病仅仅是系列疾病之一。在艾滋病之前,一个警告已经以另一种名为“疱疹”的疾病形式出现,它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在性淫乱者当中开始普遍。它在七十年代的美国被宣布为一种流行病,直到今天依然无法根治。七十年代末,人们对它不再关注,因为它不是致命的[١٦]。然而,艾滋病确是致命的。
[١] “我”一词阿拉伯语原文中用的是第一人称的复数形式,表示尊称,指的是真主。
[٢] 亦可参加《古兰经》第十一章第七节
[٣] 《布哈里圣训实录》第八卷,第四四七段
[٤] “则卡特”的字面意思为“纯洁”和“生长”
[٥] 《布哈里圣训实录》第八卷,第四九七段,以及《穆斯林圣训实录》第四卷,第七〇七〇段
[٦] 《布哈里圣训实录》第八卷,第四五三段
[٧] 《铁尔密济圣训集》及《伊本•马哲圣训集》记述,考证为正确的圣训,收录在《正确铁尔密济圣训集》第二卷,第一九五六段
[٨] 事实上,大地上所有的堕落都是人错误行为的结果。安拉在《古兰经》第三十章第四十一节中已经叙述了,这本小册子随后将会引述。
[٩] 《穆斯林圣训实录》第四卷,第七一三八段
[١٠] 《古兰经》第二章第二八六节
[١١] “我”在阿拉伯语原文中使用的是表尊称的第一人称复数形式,指真主。
[١٢] “我”在阿拉伯语原文中使用的是表尊称的第一人称复数形式,指真主。
[١٣]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英语缩写AIDS,是通过病毒传播引起的,病毒攻击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让感染者感染其它的疾病,导致各种复合感染而最终死亡。(《钱伯斯口袋词典》第十九页)
[١٤] 它与一九八一年第一次被确认(《新不列颠百科全书》第十卷,第六七六页)
[١٥] 《伊本•马哲圣训集》记述,考证为正确的圣训,收录于《正确伊本•马哲圣训集》第二卷,第三二四六段
[١٦] 当症状发生时,发烧和食欲不振伴随着生殖部位的刺痛与腹股沟淋巴腺肿大而出现。水疱和溃疡通常出现在感染部位,在排尿时会有剧烈的疼痛。(《新不列颠百科全书》第廿一卷,五三六页)
真主为何创造世界?
真主创造世界的目的与人类有关。这个世界及其中万有的创造,都在最后的启示中有着明确的界定。安拉说:
“安拉创造天地,并从云中降下雨水,而借雨水生产各种果实,作为你们的给养;他为你们制服船舶,以便它们奉他的命令而航行海中;他为你们制服河流;他为你们制服日月,使其经常运行,他为你们制服昼夜。”(《古兰经》١٤:٣٢-٣٣)
“他使天破晓,他以夜间供人安息,以日月供人计时。这是万能者全知者的布置。他为你们创造群星,以便你们在陆地和海洋的重重黑暗里借诸星而遵循正道。我为有知识的民众确已解释一切迹象了。”(《古兰经》٦:٩٦-٩٧)
这个世界中的所有都是为了服务人类而被创造的。无论它们是人的发明,如船舶等,还是自然界的存在,都由真主许可而益济于人类。然而,接受这样的礼物并非无需承担责任。人被要求去认识安拉的慷慨与仁慈,并感谢他、赞颂他。例如,安拉教导信士们当他们骑乘牲口或交通工具时要进行祈祷:
“以便你们端坐在(牲口)上面。然后,在端坐的时候,想着你们主的恩典,并且说:‘赞颂真主,超绝万物!他为我们制服此物,我们对于它本是无能的。我们必定归于我们的主。’”(《古兰经》٤٣:١٣-١٤)
人类还负担着根据真主的法律来治理世界的责任。这是人相对于其它被造物的目的所在。他们被命令根据真主的法律来使用这个世界上的所有。艾卜•赛义德•胡德里传述,安拉的使者(祈主福安之)说:
“世界是美丽而清新的,清高伟大的安拉已经让你们去治理它,以察看你们的行为。”[١]
人类不能够按自己的高兴而任意对待世界。因此,世俗唯物主义社会对于自然的否定态度,是与真主的启示相违背的。
唯物主义社会将自然视作一个应该被征服的敌人。仅仅欣赏珠穆朗玛峰的美丽是不够的,每年都不得不遭受的生命的损失只是为了登上其顶峰去征服它。仅仅赞赏世界上的各种珍禽异兽是不够的,在过去的几个世纪的狩猎旅行中,许许多多的动物被猎杀至绝种,只是为了给西方人的卧室中提供装饰纪念品。虽然狩猎旅行现在已经停止了,但很多动物依然受到绝种的威胁——比如犀牛,因为它们的角在远东的传统医药与性药中是一味重要材料。
动物
根据最后的启示,为体育娱乐而杀害动物是被禁止的,在真主看来是罪恶的。伊本•阿巴斯传述,安拉的使者(祈主福安之)说:
“不要以任何活物为箭靶。”[٢]
除了为食用、保护人的生命或保暖之外,剥夺任何动物的生命都是受到禁止的。为了娱乐和嬉戏而杀害动物从根本上是一种罪恶。而且,即便是剥夺犯重罪的死刑犯的生命,或者为食肉而宰杀动物,也必须尽可能地减轻其痛苦。闪达德•本•奥斯传述,安拉的使者(祈主福安之)说:
“安拉确已命令善待万物。所以,当你们处决(犯人或敌人)时,当用好的方式;当你们宰杀动物时,也应当用好的方式。你们中的每一个人(宰杀动物时)要磨快他的刀,让被宰杀的动物轻快地死去。”[٣]
虽然西方国家的许多“动物爱护者”反对伊斯兰宰杀动物的方式(断喉法),西方通过电击或猛击动物头部的屠宰方式却让动物更加痛苦。当用利刃斩断脖颈时,心脏跳动而让血液涌出颈动脉,动物却并不会马上失去意识而死亡。
关心动物,是记录在天启的法律当中的——即便是对穆斯林所禁止入室的狗[٤],也当关怀。艾卜•胡赖勒传述,先知(祈主福安之)说:
“一个人因跋涉行走而口渴了,于是他来到一口水井旁,下到里面去喝水。出来的时候,他看到一条狗因口渴而在一旁舔食稀泥。这个人于是对自己说:‘这条狗就像我刚才那样口渴啊。’于是他又下到井里,把自己的鞋子灌满水。然后,他用牙咬着鞋子,爬出水井,让那条狗喝了水。安拉因此而感谢他,饶恕了他的罪恶(让他进入天堂)。”[٥]
人们曾问道:“安拉的使者啊!我们为动物付出也有回赐吗?”先知回答说:
“为任何有生命之物的付出,都有回赐。”[٦]
艾卜•胡赖勒还传述,安拉的使者(祈主福安之)说:
“安拉饶恕了一位(以色列的)妓女[٧],她用她的头巾拴住她的鞋子放入一口井中,取出水喂了一条几乎因渴致死的狗。因为她的这一行为,安拉饶恕了她的罪恶。”[٨]
相反地,对动物的伤害根据伊斯兰的法律,是一种大罪。阿卜杜拉•本•••欧麦尔传述,安拉的使者(祈主福安之)说:
“一个女人受到了惩罚而进入火狱,因为她监禁一只猫而致其死亡——她既不给猫食物和水,也不放它自由去寻找食物。”[٩]
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动物遭受一些痛楚是必然的,如鞭打牲畜以让他前行、为它们打烙印以便于区分等。然而,即便在这些情况下,真主依然命令我们要保护它们。扎比尔传述,先知(祈主福安之)禁止鞭打动物的脸或者在它们的脸上打烙印。[١٠]
植物
人类照顾这个世界的责任并不局限于对动物。植物世界也在真主的法律中得到关怀。因此,穆斯林们在战争中被禁止毁坏果树,[١١]而且,即便是种树也被认为是一种施舍。扎比尔传述,安拉的使者(祈主福安之)说:
“任何穆斯林,只要他种了一棵树,就能得到施舍(财物)所得到的回赐。树上的果实送人吃了算作一种施舍,被人偷了、被动物吃了、被鸟吃了,也全都是施舍。任何人或物动了它,植树者都能得到施舍(财物)所获得的回赐。”[١٢]
伊斯兰鼓励尽可能地植树——即便那是信士今世生活中最后一件能做的事情也罢。艾奈斯传述,先知(祈主福安之)说:
“如果复生日开始的迹象显现了,而你们中有人的手中尚存树种,如果他能够在复生开始前种植下去的话,也应该去做。”[١٣]
因此,人类有责任照顾环境的方方面面,这是真主赋予的神圣职责。这要求我们反对当今世界上因唯物主义和消费社会而造成的大规模污染以及对自然栖息地的破坏。根据启示,对这一职责的疏忽,被认为是一种罪过,而履行这一职责则是一种功修。
[١] 《穆斯林圣训实录》第四卷,第六六〇六段
[٢] 《穆斯林圣训实录》第三卷,第四八三一段
西沙姆•本•宰德传述,当他和他的祖父艾奈斯•本•马立克去哈克姆••本•安优卜的家中拜访时,他看到有些人用一只母鸡作为他们射箭的箭靶。艾奈斯于是传述安拉的使者已经禁止使用捆绑的动物作为箭靶。(《穆斯林圣训实录》第三卷,第四一八二段
[٣] 《穆斯林圣训实录》第三卷,第四八一〇段
[٤] 穆斯林们被阻止养狗和宠物。不过,饲养看家护院的狗、牧犬和猎犬是许可的。伊本•欧麦尔传述,安拉的使者(祈主福安之)说:“在看护畜群和打猎之外,谁若饲养一条狗,每天他将损失两座山等重的善功。”(《穆斯林圣训实录》第三卷,第三八一五段)
[٥] 《布哈里圣训实录》第一卷,第一七四段
[٦] 《布哈里圣训实录》第三卷,第五五一段;《穆斯林圣训实录》第四卷,第五五七七段
[٧] 《布哈里圣训实录》第四卷,第六七三段
[٨] 《布哈里圣训实录》第四卷,第四五六段;《穆斯林圣训实录》第四卷,第五五七九段
[٩] 《布哈里圣训实录》第四卷,第六八九段;《穆斯林圣训实录》第四卷,第五五七三段
[١٠] 《穆斯林圣训实录》第三卷,第五二八一段
[١١] 伊玛目马立克的《穆宛塔圣训集》第九五八段,阿尔巴尼认定为正确的圣训
[١٢] 《穆斯林圣训实录》第三卷,第三七六四段
[١٣] 《艾哈迈德圣训集》第三卷记述,阿尔巴尼考证认定为正确的圣训,收录于其《正确圣训系列》第一卷,第九段
结 语
没有对创造的目的的认识,人类将漫无目的地度日,就像是没有舵手的船只在大海中航行一样。而如果根据错误的宗教的教导或唯物主义对世界的定义来了解,他们的目标也必然是错误的。因此,对人类而言,认识真主为何创造他们,是非常重要的。
最基本的,安拉创造是为了彰显其属性。因此,创造是安拉作为造物主的结果,天堂体现其仁慈与恩泽,火狱体现其公正,人类的错误体现其宽恕,生物与非生物体现其慷慨,等等。创造是安拉彰显其属性的方式,认识到这一真相的重要性在于,人类可因此正确认识真主并接受他的判决、接受他们的命运。
然而,认识到人类自身被创造的目的,是更重要的。这一目的——真主在最后的启示中教导我们——就是为了崇拜真主。因为,人类为了获得进入天堂所必需的善功与品级,必须要崇拜真主。这一知识的重要性在于让人类明白,崇拜真主不是一件为真主而做的好事,而是与饮食和呼吸一样必须的事情。
人类领会这个世界恩典与考验,也是非常重要的。认识不到创造背后的目的,人就会对这个世界趋有敌意。然而,真主创造了这个世界是为了益济人类。好与坏的考验都是为了提升人的高尚精神品质。然而,除了完全地信赖真主并忍耐真主对他们的前定之外,人类不能够从考验中获益。对于那些否认真主之人,今世的考验将成为他们在后世永久惩罚之前的先行惩罚。
对真主创造世界目的的认识,也让信士具有环境意识。人类有责任正当地使用这一恩典。大地与海洋中的动物、植物和大气都是为了人类而设立。因此,人应该尽心去保护环境及其中的生物,以此作为感谢真主的途径。
在具备这样全面的目的意识之后,人才成为完全意义上的人。他们给他人予指引、导人于正途。因此,安拉在最后的启示中将他们描述为最优秀的人:
“你们是为世人而被产生的最优秀的民族,你们劝善戒恶,确信安拉。”(《古兰经》٣:١١٠)
参考书目
Al-Albaanee,Naasirud-Deen,Irwaa’al-Ghaleel,
Beriut: al-Maktab al-Islamee,١st ed.,١٩٧٩.
---------,Saheeh Sunan Abee Daawood,
Beirut: al-Maktab al-Islamee,١st ed.,١٩٨٨.Daawood
---------,Saheeh Sunan at-Tirmithee,
Riyadh: Arab Bureau of Education for the Gulf States,١st ed.,١٩٨٨
---------,Saheeh Sunan Ibn Maajah,
Beirut: al-Maktab al-Islamee,٣rd ed.,١٩٨٨
---------,Silsilah al-Ahaadeeth as-Saheehah,vol.١
Beirut: al-Maktab al-Islamee,٤th ed.,١٩٨٥
---------,Silsilah al-Ahaadeeth as-Saheehah,vol.٤,
Riyadh: Maktabah al-Ma’aarif,٤th ed.,١٩٨٨
Chambers Pocket Dictionary,
Edinburgh: W & R Chambers,١٩٩٢.
Hasan,Ahmad,Sunan Abu Dawud[English],
Lahore: Sh.Muhammad Ashraf Publishers,Isted.,١٩٨٤.
Khan,Muhammad Muhsin,Sahih Al Bukhari[Arabic-English]
Riyadh: Maktabah ar-Riyaad al-Hadeethah,١٩٨١.
Rahimuddin,Muhammad,Muwatta Imam Malik[English],
Lahore: Sh.Muhammad Ashraf,١٩٨٠.
Reese,W.L.,Dictionary of Philosophy and Religion,
New Jersey: Humanities Press,١٩٨٠
Robson,James,Mishkat Al-Masabih,
Lahore: Sh.Muhammad Ashraf,١٩٨١.
Siddiq,Abdul Hamid,Sahih Muslim[English],
Lahore: Sh.Muhammad Ashraf Publishers,١٩٨٧.
The Living Webster Encyclopedic Dictionary,
Chicago:The English Language Institute of America,١٩٧٥.
The World Book Encyclopedia,
Chicago: World Book,١٩٨٧.
| |